范仲淹早在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就曾经上书朝廷,奏请改革吏治,裁减淘汰冗官。两年后,他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掌教兴学时,又有《上相府书》,再次提出改革的建议,但是仍然没有被朝廷采纳。
经过在西北抗击西夏的历练,宋仁宗发现并欣赏范仲淹的军事才能,因此在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的庆历三年(1043),宋仁宗就将范仲淹和韩琦提拔为枢密副使委以军事重任。
在这场对西夏的战争中,宋朝虽然派出了范仲淹、韩琦这样一帮能干的文官武将,经过三年多的劳师破费,最终与偏居一隅的西夏,也只是打了个平手,这让宋仁宗第一次明白了自己治下的庞大帝国竟然如此的不堪,竟然战胜不了一个像西夏这样的蕞尔小邦,这更加促使他认为需要重用像范仲淹这样的能臣,以提振国力。
就在这时,作为伯乐的欧阳修出现了。欧阳修担任的是谏官,他极力向宋仁宗举荐驻守在边关的范仲淹,希望能够让他参知政事,必定会有更大的作为。
他在奏疏中写道:“如仲淹者,素有大才,天下之人皆许其有宰辅之业。盖枢府只掌兵戎,中书乃是天下根本。”因此,他建议枢密院留韩琦一人就够了,应该任命范仲淹去中书省,“使得参预大政”,即全面参与朝政,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他的才干,为朝廷做事。
宋仁宗于是接受了欧阳修的建议,将范仲淹从枢密副使调任中书省担任参知政事,以副宰相的身份参预国事。
范仲淹上任不久,宋仁宗就在一次朝会之后,单独留下范仲淹询问治国的良策,这是违背宋朝祖制的举动。因为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避免后继子孙专门宠信某位大臣,而造成权臣大权独揽,最后架空皇帝,造成灾难,因此制定了皇帝不允许单独召见朝臣的祖训。不仅如此,宋仁宗接着又下了一份手诏,要范仲淹在极短的时间里,尽快给他拿出一份改革的方案。
这反映了宋仁宗对改革的急切心情,以及一蹴而就、立马见效的期盼。范仲淹对此却是忧心忡忡,因为他深知要想革除多年积累的弊端,需要精心谋划,渐次推进。这要有足够的耐心,做好数年或者十数年才能看到效果的心理准备,最忌讳的事情就是急躁冒进。它曾经私下对朋友说:“上用我至矣,然事有后先。且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能也。”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范仲淹于庆历三年(1043)九月,向仁宗上呈了那封著名的《答手诏条陈十事》的奏疏,提出了他的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