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初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天气寒冷风大,掀翻了屋顶的茅草,刮倒了大树,昏尘蔽天。管辂看到这么大的风,悄悄对朋友说道:“此为时刑大臣,执政之忧也!”
曹爽在大将军府中也坐立不安,皇上谒陵时间已定,若明日暴风仍然不止,必是凶兆,谒陵之事只得取消;若明日风止,则为吉兆,可进行不变。
同样,一直静卧在太傅府中的司马懿也心下忐忑,他的一切行动准备都已就绪,如果大风不止,使皇上不能成行,则此前的心血都将付之东流。
司马懿先叫来司马师商量,司马懿觉得司马昭还不够沉稳,暂时先不告诉他比较适合。司马师已经得到了少帝一行出发的时间和此行的详细安排的情报,提供情报的是中书郎钟会,钟会是司马懿的暗线,此次也随大队人马谒陵。
最终的目标形成了,就是趁曹爽兄弟全部离开洛阳的间隙,迅速控制洛阳,然后以太后的名义发布谕旨,罢免曹爽,夺取政权。
但是,朝廷中曹爽的势力非常强大,必须要协调组织好这次行动。同时还需要有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人加入自己的阵营,比较稳妥的有禁军元老蒋济、司徒高柔和太仆卿王观。
谒陵前一天,暴风悄然停止,太阳高照。曹爽大喜,他们就等着新年一过就去洛阳以东的高平陵拜谒。一来这是每年例行的大典,二来也借此游览一番。
高平陵是魏明帝曹叡的陵寝,在洛水南岸的大石山,距洛阳90里(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此地树木繁茂,适合游猎。孙礼拔剑斩虎,曹丕与曹叡打猎时见母鹿子鹿,曹叡不忍射杀,都发生在这里。
当晚,正待睡下的司马昭被司马师叫到司马懿这里,司马昭才得知整个计划。司马懿交给他的任务是明日中午由司马昭带五百人前往永宁宫保护太后,禁止任何人进出。
此时,蒋济、高柔、王观等人也被秘密接入府中,司马懿通报了情况,三人表示支持,于是,司马懿分别给他们布置了任务。
首先由司马懿带领少数人马占领武器库夺取武器,待人马配上武器后,由司马懿与蒋济率领出城,驻扎在洛水浮桥北岸,阻止曹爽回城,并随时准备恶战。
司马师则分兵据守城门,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去攻占曹爽的大营,王观行中领军事占曹羲大营,布置完毕,众人各自领命而去。
正月初六甲午黎明时分,少帝曹芳率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及宦官、宫人、散骑、羽林、虎贲、武卫营等上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离京。
桓范送行前提醒道:“若有闭城门,谁复内入者?”军机禁军同时都走了,如果有人趁机关闭城门造反怎么办。可惜,曹爽自大不听,仍旧进行。
司马懿早已派心腹侍从守候在洛水边,待到后卫车马行过,立即飞马扬鞭,向太傅司马懿府中奔去。
此时,司马懿依然静静躺在病榻之上,一副奄奄一息的模样。长子司马师和次子司马昭侍立在两侧。这时心腹侍从赶来汇报了皇帝离京的情报。
司马懿听完,陡然坐起,翻身下榻,其动作迅速,与刚才的样子判若两人。他满脸严峻之色,把手一挥,司马师和司马昭立即大步离去。至此,司马懿苦心策划多时的一场行动,终于付诸实施了。
不到半个时辰,有人来报,说全部人马已经集合待命。司马懿立即健步出门。
司马懿带领大队人前往的目标是武库,途中要经过曹爽的府邸,这引起了曹爽家人的注意,本想出来阻挡,但是看到太傅司马懿本人,便产生了犹豫。
家人报告了曹爽的妻子刘氏,刘氏很是惊恐,意识到司马懿恐怕要发动政变。
她急忙来到前厅,叫来负责守卫的守督严世道:“大将军不在,请你立刻派兵阻挡!”严世答道:“遵命,夫人勿扰!”
严世立即登上门楼,看到司马懿正路过大门前,他马上拿出弓弩,对准司马懿就准备发射。千钧一发之际,手下一位名叫孙谦的守卫官从身后拉住他,低声道:“天下事未可知!”
严世举着弩犹豫了,孙谦又劝了两次。这时,司马懿的已驶出一箭之遥。严世终于放下了弓弩。
司马懿的队伍占领了武库,配备了武器之后,随即跟随司马懿奔赴城南的洛水浮桥。此刻,镇抚大将军所统军营的高柔,以及镇抚中领军所统军营的王观,都已奉命出发。
这时,司马懿等人已经控制住了洛阳城内的局势。于是,一封由司马懿署名,并且经永宁宫郭太后批准的上奏,交给特使驰送给尚在途中的皇帝。
奏文以先帝的临终顾托为依据,历数曹爽多条罪状。主要是专权擅政,培植私党,侵犯皇权等,最后借皇太后的名义罢免曹爽兄弟的官职。奏疏上暂未涉及对其他人的处罚。
司马懿起兵时,桓范就在城内。司马懿比较欣赏他,称他为“智囊”,控制住洛阳的局势后,司马懿专门派人去请桓范,召桓范代理中领军,前去镇抚禁卫军的大营。
争取到桓范的支持,对于肃清曹爽等人的影响很重要。桓范接到司马懿的手令,欲应召。不料其公子却出来劝阻,说天子在外,要有所动作的话,不如去追随天子更为稳妥。
桓范犹豫再三,觉得还是追随天子名正言顺,于是,决定出逃去找皇帝。他担任大司农一职,属下闻讯赶来竭力劝阻,但桓范没听,上马直奔城门而去。
此时司马懿已经下令全城戒严,十二道城门全部关闭,桓范想要出城,谈何容易,他突然想到平昌门守卫的司蕃是自己举荐的门候。于是,他扬鞭催马,直奔平昌门而来。
到得门下,桓范大呼司蕃,把手中一块书板一亮,说道:“天子在外有诏召我,快开门!”司蕃心中有疑,便要索看,桓范脸色一沉,呵斥说:“你不是我昔日下属么?何以敢如此放肆!”
司蕃无奈,只好给他开门。不想桓范出得门去,又回头对司蕃高声喊道:“太傅谋反,卿可随我离去!”
司蕃一听,顿时知道大事不妙,便奔上前去欲抓桓范。桓范急催一鞭,绝尘而去。司马懿得知多谋善断的桓范出城投奔曹爽,便对身边的蒋济说道:“智囊往矣。”
蒋济既了解曹爽,也了解桓范,笑道:“桓范虽言多智,然曹爽保家心切,如恋栈之驽马,必不能用其冒险一搏之策。”
特使在洛水以南约四十里处赶上了谒陵的队伍,呈上奏章。
曹爽听说太傅有紧急上奏,心中好生奇怪。他把奏章抢过来一看,顿时如五雷轰顶,不禁失声叫道:“大事不好!”曹爽这才明白,原来司马懿没有病,他是装病。
曹爽心乱如麻,与同行的心腹们商量之后,决定先把上奏压下,并下令队伍停止前进就地宿营。
曹爽想打回去,又肯定打不过司马懿;如果不打,这城郊野外又不是久留之地;若顺从解职,以后又会不会遭司马懿清算而有性命之忧呢?
曹爽正自彷徨无计,桓范赶到了曹爽帐前。曹爽喜出望外,连忙把他迎入帐内。
桓范先把城中发生的一切简单叙述一番,然后建议迅速护卫天子,前往许昌(今河南省许昌市),据许昌以天子之命征兵四方,讨伐图谋叛逆的司马氏。
桓范这一计相当厉害,因为谁挟有天子,谁就占据了政治优势,再通过勤王征兵,取得军事优势,完全可以和司马懿抗衡。
但是,听了桓范之计,驽马恋栈的曹爽果然犹豫起来,而曹羲则在一旁默不作声。
桓范知道曹羲比其兄更有见识,便回头对他说道:“如今退保性命,已不能,况有天子在,可以号令天下,若不断然求生,必将遭受灭门大祸!”
桓范又道:“你所统领的禁军有一营在伊阙(今河南洛阳市南)之南,距此不远。此处西南百里,是洛阳典农中郎将的治所,有大量屯田的兵马,此二处的兵力和物力,足可支持一时。”
桓范接着续道:“或可前往许昌,今天半夜便可到达,武昌的武库有大批精良武器,足供使用。唯一缺乏粮食,不过大司农印章我已带在身边,从外地调运粮食来许昌毫无困难。”
任凭桓范如何劝说,曹氏兄弟就是不开口表示可否。眼看日落西山,这时,属下来报,说侍中许允和尚书陈泰求见。
桓范明白这是司马懿派来的两名说客到了。许允、陈泰是司马懿的亲信,与曹爽也很相熟。曹爽请他们进账,二人转达了司马懿的意思,说只要交出兵权,其他一切照旧无恙。
二人还带来一封由太尉蒋济给曹爽写的信,信中蒋济明确以个人名誉担保曹氏兄弟的人身安全。曹爽若有所动。
这时,司马懿派来的另一名说客又到了。此人是留守皇宫的禁卫军中级军官尹大目,与曹爽极为亲密。司马懿知道尹大目很得曹爽信任,便要他代传口信:此番绝对只免官职,不涉及其他,如不相信,可指洛水为誓。
尹大目如实传达后,曹爽完全动摇了。桓范见状不妙,又竭力劝阻,他痛切陈辞,曹爽又犹豫起来。就这样,从入夜到次日天明,是抵抗还是投降,仍然悬而未决。
最终,曹爽从木然的状态中醒来,缓缓起身,把手中一直紧握的佩刀丢在地上,说道:“我想太傅之意,也只不过要使我们兄弟支持他。我本人大概也确实不合他人之意吧。”
于是,他来到皇帝御帐之中,呈上司马懿的上奏,请求皇帝道:“望陛下下诏书,免臣官职,以遵循皇太后之令。”皇帝应允,随侍中书郎草成一份免除曹爽兄弟官职的诏书。
曹爽取得诏书,回帐交给许允、陈泰,请他们先回城复命,二人接过诏书,兴冲冲地跨马而去。
曹爽转身看着桓范,勉强笑道:“即使免职回家,也不失做富家翁。”
桓范一听,顿时老泪纵横道:“你父曹子丹,乃出色人物,怎会生出你们如牛犊一般幼稚的兄弟来呢!老夫今日将因你等而受灭门之祸了!”
次日清晨,曹爽等随从皇帝车驾回城,举手缴械,被免职的曹爽兄弟按照命令不能离开府邸。
桓范垂头丧气,随从皇帝返回京城,洛水旁看到司马懿,只好向司马懿跪拜而不发一言。司马懿命人扶起桓范道:“桓大夫何必如此。”皇帝回宫之后,司马懿指示恢复桓范大司农官职。
这时,看守城门的那个门候司蕃,听说天子回宫,曹爽等人被免职,知道事情不妙,忙主动自首,坦白自己为桓范开门的经过,包括桓范说的“太傅谋反”那句话。
司马懿闻听,大怒道:“诬人谋反,该当何罪?”于是,桓范立刻就被投入监牢。
第二天,司马懿下公文到洛阳县,征调了八百民夫,在曹府围墙的四个边角之外筑起高楼,高楼之上均有士兵瞭望,专门监视曹爽兄弟。
曹爽非常烦闷,持弹弓到东南角的后园去打鸟。刚走出几步,便听到角楼上有人大声报告:“故大将军东南行!”
曹爽气得回到大厅,几位兄弟也觉得不自在,无从计议。曹爽只得给司马懿写了封信:贼子爽,哀惶恐怖,无状招祸,分受屠灭。前遣家人迎粮,于今未返。数日乏匮,当烦见饷,以继旦夕。
信送出去的当天就有了回音。一批米、豆、肉、盐由专人送到曹府,同时还送来了司马懿的回信:初不知乏粮,甚怀踧踖。令致米一百斛,并肉脯、盐豉、大豆。
曹爽得到米肉,还收到回信,不禁喜出望外,兄弟几个庆幸可以不死了。
卢毓,字子家,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氏。其父是卢植。卢毓早年投奔曹操,历经曹氏四朝。到了少帝曹芳之时,因受何晏等人排挤,曾一度丢官闲居。
后因司马懿保举,卢毓得光禄勋之职。因此,他对曹爽等人切齿痛恨,而对司马懿感恩戴德。因卢毓曾任廷尉卿,深通法律。司马懿令他代理司隶校尉之职,负责追究曹爽等人的罪行。
卢毓经过一番调查,将黄门督监张当以私送宫人之罪逮捕,经过严刑审讯,张当供认:曹爽、何晏、邓飏等人密约谋反篡位。
卢毓便派人逮捕了何晏、邓飏、丁谧、毕轨和李胜一干人等,唯余 曹爽兄弟未动。
审判曹爽这等大事须经廷议。于是,司马懿召集所有大臣,经过讨论,对于曹爽等人“阴谋反逆”一案,最终意见一致,诛夷三族。
廷议结束,主犯曹爽,从犯曹羲、曹训、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张当等十人及其三族范围内的成员数百人押往北邙山下处决。自此,司马懿掌握了曹魏的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