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政治黑暗,民生凋敝。朝廷内,宦官与外戚尔虞我诈,轮番乱政;地方上,豪强地主与割据军阀为非作歹。
又逢连年灾荒,在此背景下,冀州巨鹿人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他奉事黄、老学说,对汉代十分流行的谶纬之学深有研究。在灵帝建宁年间,疫病流行,张角以符水疗病,以妖术教授民众。
所谓“符水疗病”,就是把神符焚烧成灰,用酒或水和合饮下,即为吞符。这张角对民间医术、巫术也很熟悉,一时被众百姓奉为活神仙。
此前,汉顺帝时琅琊人宫崇献给朝廷《太平青领书》一百七十卷,又称《太平经》,宫崇称此书是其师父于吉在曲阳泉水上得的神书。此书实际是于吉、宫崇师徒将西汉末年至东汉顺帝时的各种黄老学说统合编撰而成。
有司奏劾此书多为妖妄之言,于是顺帝命人将此书封藏起来。此书后来辗转为张角所得,于是张角以《太平经》为经典,在灵帝熹平年间创立“太平道。”
张角带着两个弟弟张宝、张梁,首先在灾情特别严重的冀州魏郡一带开始传教活动,广泛宣传《太平经》中关于反对剥削、敛财,主张平等互爱的学说、观点,深得穷苦大众的拥护。
张角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其中多有治愈者,于是,信者越来越多。张角大收徒众,扩大太平道影响。
张角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徒众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几乎占了当时全国四分之三。
更有信者弃卖财产、流移奔赴千里来拜,一时填塞道路,未至病死者亦以万数。郡县不解其意,反言张角以善道教化,为民所归。
灵帝光和三年(公元180年),弘农人杨赐(杨彪的父亲、杨修的祖父)时任司徒,与掾属颍川人刘陶商议道:“张角等人逢大赦也不思悔悟,反而变本加厉,如今若是下令州郡逮捕讨伐,恐怕会引起更大的骚乱,加速祸患形成。
杨赐说应该严令刺史及二千石(泛指郡太守、国相、都尉等),简选流民,派人将其送回原籍,借机削弱其党羽,然后诛其首领,可不费力平定。刘陶点头道:“这就是孙子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杨赐于是上书陈说此计,恰好他因病被罢免,此疏便被留在宫中。灵帝素闻刘陶之名,便召见刘陶,并任命其为侍御史。
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刘陶见张角的太平道势力越来越大,又听说张角潜入京师洛阳传教,于是与奉车都尉乐松、议郎袁贡联名上疏朝廷:“应该明确下诏,有捉拿到张角的,奖赏为国士。如有看到张角不捉拿的,与张角同罪……”
但灵帝对刘陶的谏议始终不醒悟,却下诏要刘陶去编次《春秋》条例。此时,张角的太平道信徒日众,不仅百姓,部分官吏乃至一些宦官都成了信徒。
张角便将教徒划分为三十六方(教区组织),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渠帅负责。在此基础上,张角又按《太平经》中“顺五行”的思维方法,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选定于甲子年甲子日、即灵帝光和七年(184年)三月初五日(庚戌)举行大起义。
张角还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响亮口号,欲说明按照万物兴衰、按照朝代演变的规律,汉王朝(苍天)大数已尽,作为土德(土色黄)、黄天的代表,太平道应当取代汉王朝。
在二月初,各方首领及信徒便已着手准备。他们用石灰在洛阳的市门及州郡官府墙上书写“甲子”等标语口号。
一大方的渠帅马元义首先通知荆州、扬州的信徒数万人,到邺城(河北临漳)集中,准备起义。于是,其分管的信徒们便已开始向邺城集中。
马元义还多次到京城洛阳约定信仰太平道的宦官中常侍封谞、徐奉为内应,在三月初五日(庚戌)里应外合,一道起义。
大约在预定起义日期的前二十天,即二月十五日(庚寅)前后,太平道的一个信徒、济南人唐周上书官府告发起义之事。
河南尹何进发其奸,紧急捕捉马元义,不久马元义在河内郡山阳县被捕,同时被捕的教众有千余人。马元义等人被押送至洛阳,何进刑讯,马元义不肯招供,最后车裂于市。
灵帝下诏三公、司隶,使钩盾令周斌将三府掾属,案验宫省直卫及百姓有事张角道者,捕捉诛杀一千余人。中常侍封谞、徐奉因马元义没有招供,侥幸没有被查出。
朝廷又通知冀州捕捉张角及其家人。张角等发现事已败露,即用各种方法星夜通知各方,于二月下旬立即起义。起义时,义军首先将抓获的贪官杀了祭天。
张角军皆头裹黄巾(黄天的象征),时人称之“黄巾贼”。起义后,张角依据《太平经》中关于“有天治、有地治、有人治,三气极,然后歧行万物治也”的理论,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自称“地公将军”,其弟张梁自称“人公将军”。
起义开始后,群众纷纷响应,或入伍为信徒,或送粮送衣,义军发展很快。安平人执安平王刘续、甘陵人执甘陵王刘忠也加入其中。
义军攻克城镇后,往往烧毁官府,杀贪赃官吏,将其财产分给百姓。贪官污吏平时作威作福,一闻义军到来,便吓破了胆,如同丧家之犬,多已逃之夭夭。
旬日之间,天下震动,京师震动。一时间天下盗贼并起,博陵张牛角、常山褚飞燕等也随之造反,号称黑山军;巴郡张修以五斗米道造反,人称“米贼”;凉州边章、韩遂在金城郡起兵叛乱。
三月初三日(戊申),朝廷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又以其破获马元义之谋的功劳,晋封慎侯。命其率左右羽林、五营营士屯都亭,修理器械,以镇京师。
又布置函谷、太谷、广成、伊阙、輾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都尉,以防备黄巾。
因何进升为大将军,太尉杨赐派自己的掾属孔融拿着名片去祝贺,当时何进还在河南尹办公,孔融来到河南尹官署门前,因门人未及时通报,孔融就把名片夺回,引罪自责而去。
河南尹官属认为丢了面子,想要派剑客追杀孔融,有宾客对何进说:“孔文举有盛名,将军如果与他结怨,四方之士就会相随而去了。不如以礼对待他,使天下人都知道将军的胸怀广大。”
何进同意,于是举荐孔融为侍御史。孔融又因为与上司御史中丞赵舍不和,不久托病归家。
灵帝召集群臣会议,商议平定黄巾之事。北地太守皇甫嵩以为宜解党禁,益出中藏钱、西园厩马以班军士。
中常侍吕强(也有写吕彊)忠直奉公,为灵帝所信任,灵帝便问计于吕强,对曰:“党锢久积,人情怨愤,若不赦宥,轻与张角合谋,为变滋大,悔之无救。今请先诛左右贪浊者,大赦党人,料简刺史、二千石能否,则盗无不平矣。”灵帝畏惧听从了其建议。
三月初七日(壬子),赦天下党人,还诸徙者;唯张角不赦。“党锢之祸”遂告结束。朝廷要求各公卿捐出马、弩,推举众将领子孙及民间有深明战略者到公车署接受面试。
因党锢解除,大将军何进幕府初开,博选精英,华发旧德,并为元龟。不少因党锢被禁的名士被何进辟为掾属,当时大将军掾有汝南袁绍、山阳刘表、陈留韩卓等。
四月,太尉杨赐因恳言谏灵帝而违逆灵帝,灵帝于是以发生起义为借口将其罢免。以太仆弘农邓盛接替为太尉;司空汝南张济因久病免,以大司农南阳张温为司空。
侍中河内向栩上书陈说便宜,故意讽刺众宦官,不用国家兴兵,只派遣将领到黄河边,对着北岸的黄巾军大读《孝经》,贼人被孝道感染,自然就都退去了。
张让诬告向栩不欲令国家命将出师,疑与张角同心,欲为内应,收送黄门北寺狱,将他诛杀了。
郎中中山张钧上书说:“我想张角所以能够兴兵作乱,成千上万的人愿意跟着他,其根源都在十常侍,把他们的父兄、子弟、亲戚、宾客放到各州郡,独占财利,侵夺百姓,百姓的冤屈无处申诉,所以图谋不轨,聚积成为盗贼。
张钧建议灵帝应该杀了十常侍,把他们的脑袋悬挂南郊,以此向老百姓请罪。再派使者布告天下,这样可以不须用兵,而大寇自会消散。
汉灵帝把张钧的奏章给张让等人看,他们都脱掉帽子、靴子叩头请罪,乞求让自己去洛阳监狱,并且拿出家财以助军费。汉灵帝诏令他们都戴上帽子,穿起靴子,和以前一样工作。
汉灵帝发怒对张钧说:“你真是一个疯子啊!十常侍中硬没有一个好的吗?”张钧又上书,还是和上次的奏章一样。但总是被扣压不上报。
汉灵帝下诏廷尉、侍御史调查搞张角太平道的人。御史秉承张让等人的意旨,诬告张钧学黄巾道,把他逮捕,拷打他,死在狱中。
张让、赵忠等都叩头说:“这是前中常侍王甫、侯览干的!”王甫和侯览早在熹平和光和初年就因犯事下狱死,所以众常侍都推在二人身上。汉灵帝就不再追究了。
于是诸常侍人人求退,各自征还宗亲、子弟在州郡者。中常侍赵忠、夏恽等遂共谮吕强,云其与党人共议朝廷,数读霍光传,吕强兄弟所在并皆贪秽。
帝使中黄门持兵召吕强。吕强闻帝召,怒曰:“吾死,乱起矣!丈夫欲尽忠国家,岂能对狱吏乎!”遂自杀。
赵忠、夏恽又进谮言道:“吕强见召,未知所问而就外自屏,有奸明审。”遂收捕其宗亲,没入财产。
灵帝移居南宫时,看到了数年前杨赐担任司徒时请求抓捕张角、禁绝太平道的上疏,感悟之下,下诏封杨赐临晋侯,食邑一千五百户。又想起刘陶的话,封刘陶中陵乡侯。
当初,杨赐与刘宽、张济一道为灵帝讲学,他认为不应自己一人受封,于是上书请求分出食邑给刘宽、张济,灵帝于是封刘宽为逯乡侯,食邑六百户;张济因刚刚病逝,便封其子张根为蔡阳乡侯。
不久后,杨赐又担任尚书令,数日后出任廷尉,杨赐以自己并非世代法家出身,于是坚决推辞。灵帝命其以特进身份回府。
邓盛、司徒袁隗、司空张温四府)推举尚书卢植,拜北中郎将,持节,以护乌桓中郎将宗员为副将,将北军五校士(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往冀州征讨张角。
又以北地太守皇甫嵩拜左中郎将,朝中公卿又推举谏议大夫朱儁有才略,灵帝便拜朱儁为右中郎将,与皇甫嵩各持节征讨豫州颍川黄巾。又命侍御史太原王允担任豫州刺史,协助平定豫州黄巾。
各地有领兵作战能力的人纷纷来到洛阳报道,北地郡灵州县人傅燮乃是故太尉、逯乡侯刘宽的学生,也来到京城,被灵帝任命为护军司马,随皇甫嵩、朱儁一路出征。
皇甫嵩与朱儁调发五校(北军五校,为中央主要常备军,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所将宿卫兵)三河(河东、河内、河南三郡)骑兵,同时招募精壮之士,共计四万多人。二人各率一部,往颍川进发。
朱儁率军去讨伐威胁洛阳最大的颍川黄巾波才部。他想起吴郡人孙坚现为下邳县丞,其人勇武善战,当请其来助己共讨黄巾,朱儁乃是会稽人,与孙坚都是扬州州里同乡,于是朱儁上书请孙坚担任自己的佐军司马。
孙坚接到任命后,把他的家眷都留在九江郡寿春县,在淮、泗一带人苏代等),共得精兵一千人。孙坚便率领这一千多士兵,往颍川赶来与朱儁会合。
朱儁与波才交战兵败,皇甫嵩闻讯率军退守长社城,朱儁也率军逃入长社。黄巾军势众,波才指挥人马包围长社。消息传入洛阳,朝廷以议郎曹操懂军事,任命其为骑都尉,率骑兵去救援长社。
却说五月,长社城中皇甫嵩兵少,众寡悬殊。皇甫嵩安慰部下说:恐散乱,我出兵攻击,四面合围,田单守即墨用火牛攻燕而获胜的功劳就可以实现。
天遂人愿,当晚大风骤起。皇甫嵩命令将士扎好火把登上城墙,先派精锐潜出围外,纵火大呼,然后城上点燃火把,与之呼应。皇甫嵩借此声势,鸣鼓冲出。黄巾军缺乏战斗经验,惊慌散乱,被迫后撤。
这时,骑都尉曹操也率骑兵赶到,于是皇甫嵩、曹操、朱儁合兵,乘胜追击。黄巾军顽强抵抗,数万人遭屠戮。
波才退走阳翟,曹操辞别皇甫嵩、朱儁,率所部骑兵返回洛阳。不久,朝廷下诏,皇甫嵩因此军功被封为都乡侯,朱儁则因此前战败未获封侯。
皇甫嵩、朱儁乘胜追击,于阳翟大战波才。此时孙坚所部赶到,投入朱儁麾下,孙坚作战悍猛,常置生死于度外,所向无前,颍川黄巾平定。
护军司马傅燮上疏说:“臣闻天下之祸不由于外,皆兴于内。今张角起于赵、魏,黄巾乱于六州,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者也。臣受戎任,奉辞伐罪,始到颍川,战无不克。黄巾虽盛,不足为庙堂忧也。”
傅燮又说:“臣之所惧,在于治水不自其源,末流弥增其广耳。陛下仁德宽容,多所不忍,故阉竖弄权,忠臣不进…………陛下宜思虞舜四罪之举,速行谗佞之诛,则善人思进,奸凶自息。”此奏章让中常侍赵忠看到后,非常不满。
此前,汝南黄巾渠帅彭脱在邵陵击败了汝南太守赵谦的部队,屯兵于西华县。皇甫嵩、朱儁兵进汝南、陈国,讨伐彭脱。
孙坚乘胜深入,在西华县兵败失利。坚受伤堕马,卧于草中。当时,军众分散,其部众不知孙坚所在。
亏得孙坚所骑骢马驰还营,踣地呼鸣。吴景、苏代等将士识得是孙坚所骑之马,便随马去找,於草中发现了孙坚。
孙坚还营修养了十数日,创少愈,乃复出战。大破黄巾渠帅彭脱。
却说豫州刺史王允到任后,征辟荀爽、孔融等名士担任从事,率领重兵讨伐黄巾军。王允初次领兵打仗,便充分展示了他非同一般的文韬武略。预先,王允广泛征求从事和普通官兵的意见,设计了周密的作战方案。
战斗过程中,王允亲自披挂上阵,大显身手,彻底击溃豫州一带的黄巾军。颍川、汝南、陈国三郡黄巾平定之后,王允和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共同受降数十万黄巾起义军。
王允把其中的具体细节全部揭发出来,并且写成奏折上奏皇帝。汉灵帝大惊,立即召张让进宫,怒气冲冲地指责张让,并要他交待实际情况。
张让一向在朝中自以为是,指手画脚,也没想到有谁敢在皇上面前揭露他,因此见到王允的奏章后吓得半死,急忙叩头谢罪。
可张让是何等狡诈圆滑的人物,他在回答皇帝时,不仅不承认自己的罪行,反而说王允忌妒陷害他。又说自己对陛下,对朝廷是如何如何忠心耿耿,没有丝毫与黄巾军私通和背叛朝廷之意。
灵帝本就有意偏袒张让,加上被张让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自认为他无罪,也便不再追究。张让脱罪后,对王允心怀忿恨,便一心想伺机打击报复王允。
豫州平定后,皇甫嵩上表朝廷,推功于朱儁,朱儁被封为西乡侯,迁镇贼中郎将。灵帝下诏皇甫嵩讨兖州东郡黄巾,朱儁讨荆州南阳黄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