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

菠萝蜜看看旅游 2025-01-31 03:46:10

惠城区,隶属广东省惠州市,是惠州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位于广东省东南部,东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东部,总面积约1157平方千米,惠城区常住人口约156.1万人,户籍人口约109.39万人。

气候

惠城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约 22℃,四季界限并不分明,仿佛大自然将春的和煦、夏的热情、秋的爽朗、冬的温和精心调和。夏季虽时有高温,但常伴有微风和降雨,带来丝丝凉意;冬季较为温暖,最低气温一般也在 10℃左右,无需厚重棉衣,便能惬意度过。这种温和的气候,不仅让本地居民尽享舒适生活,更为花卉、水果等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惠城四季繁花似锦,蔬果不断。

地形地貌

惠城地形丰富多样,北部为山地丘陵,峰峦起伏,森林茂密,犹如一道绿色屏障守护着城市。山间溪流潺潺,汇聚成河,为下游平原提供了丰沛的水源。南部则是广袤的平原,土地肥沃,河网纵横,是重要的农耕区和城市发展腹地。东江宛如一条巨龙蜿蜒流经城区,为城市增添了灵动之美,也孕育了繁荣的水运文化。此外,城区内还散布着一些湖泊,其中惠州西湖最为著名,湖面澄澈如镜,湖中的洲渚、堤桥错落有致,亭台楼阁点缀其间,与周边的山峦、平原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山水相依、如诗如画的绝美画卷。

著名景点

惠州中山公园(含望野亭一国民革命军二次东征纪念地、廖仲恺先生之碑、惠州中山纪念堂),位于桥西街道北门街社区中山北路梌山,占地3公顷,园内有历史文物有隋代遗留下的隋井、隋唐民居遗址、宋碑、明代城墙、清代建筑望野亭、“廖仲恺先生之碑”亭和东征遗址等。是惠州历史、人文景观的陈列馆,是惠州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1978年7月被定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梅花馆,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总团部旧址,位于桥西街道金带街5巷7号,始建于1932年,是著名爱国抗战人士张友仁的祖居。房子面积642平方米,面阔三间,深二进,青水砖墙,硬山顶,主体呈方形,现存两层楼房,还有部分灰塑、壁画、屏风等。2004年被市政府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西湖,位于市区西面,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由平湖、丰湖、南湖、鳄湖、菱湖、红花湖五个景区组成。历代建有的名胜古迹有196项,其中晋朝1项:唐代有6项:宋代约有33项:明代约有41项:清代约有27项;民国时期有31项,还有始建时代不明的有57项。

明代城墙,位于桥西上米街至渡口所转角处,南北长500米,高约7.50米,宽约4米。其中,城基高2米,外包青、红石条,内夯实土:墙身砌土砖。大部分砖石是明代遗物,少量青石条为清代加筑。1990年列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当地特产

梅菜,这是惠城极具代表性的特产之一,已有数百年历史。它选用新鲜芥菜,经晾晒、腌制、脱盐等多道工序制成,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可用来蒸肉饼、煲仔饭等,独特的风味让人回味无穷。梅菜不仅是惠城人餐桌上的常客,还远销海内外,让更多人品尝到了惠城的味道。

东江糯米酒,采用传统工艺酿造,以优质糯米为原料,配以东江流域特有的酒曲,经发酵、陈酿而成。酒液色泽金黄,口感醇厚绵甜,酒香四溢,具有滋补气血、健脾暖胃等功效。在惠城,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节日庆典,东江糯米酒都是不可或缺的饮品,承载着当地的民俗风情。

横沥汤粉,源自惠城区横沥镇,是当地最受欢迎的特色小吃之一。汤粉以细长的米粉为主料,搭配鲜猪肉、猪杂、肉丸等食材,用猪骨、虾壳等熬制的高汤煮熟,再撒上葱花、胡椒粉等调料。入口爽滑,汤鲜味美,让人一碗接一碗,欲罢不能。如今,横沥汤粉店已遍布惠城大街小巷,成为惠城美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历史文化

惠城民间的舞龙具有典型的广东风格。所舞的龙自己扎造。龙头主骨架由竹料扎成,外表糊纸上漆,彩布作龙身,整条龙长达13丈,约合42米。舞龙时,最前面由日月牌、匾额、宫灯、扮色队(化妆成历代的民间故事人物),鳌鱼、凤、狮、杂水(由人扮装的鱼虾蟹蚌等)在前面引路,最后才是活灵活现的龙。一路鼓乐不断,一路鼓乐不断,人数众多,浩浩荡荡,穿街过巷,满城轰动。龙过之处,不时有长者带子、孙在龙的肚子下钻来钻去,谓“钻龙架”,意思是望子成龙,舞龙时的“钻龙架”、“猎龙公”、“派龙贴”等民俗,颇有惠州的地方特色。惠州民间的舞狮活动与舞龙有相同的特点。把狮扎好后,先到元妙观“开眼”,并进行“抢青”活动。

新春的第一天清晨,各路狮队由师爷携匣领路,狮子、锣鼓镲钹、手持各种冷兵器的武术队伍依序表演,所到之处,店家、住户鞭炮相迎,并封红包,热热闹闹,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才告一段落。

赛龙舟,端午节,惠城民间称之为“五月节”。赛龙舟,惠城民间称之为“扒龙船五月节”。在惠州,流传着一首民谣:“五月节,扒龙船,龙鼓响,大江边”。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六,惠州都举行传统的赛龙舟活动,历经千年,常盛不衰。每年农历“五月节”,惠州多为河水涨满,“龙舟水”使各街(村)的龙船队兴趣倍增。以往的五月节,在东江河畔,完成了赛前仪式的龙船队沿江分批举行龙舟赛。参赛龙舟先是顺水而下,而后逆水而上,最后冲刺决出输赢。奖品多为花江(用竹串吊整幅衣布,上面贴满纸巾),设奖者也多为地方的殷商巨贾。得者把“花江”插在船头,沿江而上,以为荣耀。

0 阅读:0
菠萝蜜看看旅游

菠萝蜜看看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