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天地宽?终是时代负了少年

俇攘 2023-10-04 12:39:26

自古以来,英雄出少年,君可曾记得,十四岁出将入相的天才高澄;君可曾记得十五岁纵马疆场的慕容恪;还有那明朝天才少年杨廷和十二三岁的年纪就乡试中举;以及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未冠而仕的王勃;再有十七岁就驱匈奴上千里的霍去病;还有小刀会领袖周秀英,少年参加反清起义,在极端条件下,率部坚守上海16个月后被俘,牺牲时不满二十岁;千古第一猛将项羽,少年从军反秦,24岁便在巨鹿背水一战大破王离数十万秦朝大军,一战震动千古。

但并不是所有的天才少年都是因为赚取了功名而名垂青史,有部分人以生命捍卫了民族的气节,以肉身敢于馁虎搏斗,为了家国,为了满腔的正义,也为了信仰和尊严,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还愿意奋力一搏,这样的人更可贵,这样的品质更值得后世纪念和缅怀。

梁启超曾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总是满怀赤子之心,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英雄气节,而明朝末年就有这么一位赤子,舍身成仁,成全了民族大义,这位天才少年就是夏完淳。

夏完淳

明朝末年,天灾人祸不断,崇祯初年,连续四五年的特大干旱亘古罕见,造成了中原绝产,百姓数年颗粒无收;随后小冰期导致了草原鼠南下,携带了大量的病毒,造成了华夏历史上最大的两次瘟疫之一的明末大瘟疫;席卷整个河南、华北和陕西的农民起义,动则几十上百万的农民起义大军攻城略地,也是百年难遇;西南持续土司作乱,导致了大明帝国耗光了财政;土地兼并和流民问题始终解决不了,官场贪污横行,导致了明朝高层崩溃;明朝末年,满洲和蒙古联合,组成了强大的外敌势力,对大明王朝形成了持续性的巨大威胁,耗光了大明王朝巨大的财力。

就在这样的内外交困之下,大明王朝终于走到了末路,最后农民起义军全面崛起,而大明王朝走到了穷途末路,已经民心尽失。最终李自成率领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拿下了北京,大明王朝灭亡。随后李自成短暂地控制了北京,因为政治处理不妥当,导致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一战几乎全歼了李自成的精锐。

因为明朝是三京制度,除了凤阳之外,有应天府和顺天府两座京城,两京都有着相同的行政配置,也有着六部九卿。所以,当农民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殉国,清军入关时候。本来处于养老状态的南京六部官员,突然在乱世中成为了主角,南京这些书呆子立刻扶持福王组建了弘光政权,建立了南明政权。当时的南明控制着山东南部,南直隶,和整个南方,手握数十万大军,是一个纸面实力很强的政权。

南明‍

但是,南明高层大都是在北京站不住脚的文官群体,基本上都是些饱学诗书,却没有实际政务能力的书呆子,由这些人掌控的朝廷,那就突出了一个不懂变通,清军入关之后重创了农民军,南明政府为了给崇祯报仇,竟然联合满清合力剿灭农民军,导致了李自成死之后想要投降南明政府的农民军被断了后路,南明失去了一支极为重要的即战力。

弘光元年,清军在彻底打散农民军之后,开始大举南下,南明政府还在忙于内斗,毫无战略能力的官吏掌握着军中大权,导致了清军一路势如破竹,如砍瓜切菜般杀入了南直隶腹地。空有一腔血勇却无丝毫军事指挥能力的史可法指挥的扬州保卫战,防线如豆腐渣工程,被清军三两下就攻破,虽以身成仁,但是却也害苦了扬州百姓,清军就这么一路杀向南京和苏吴地区,针对孱弱的南明政府进行了重点打击。果然,南明政权一碰就碎,很快就丢失了南京。

每看到历史这一段,我们都会感慨着南明政府的无能,想来四百多年前的完颜女真攻破北宋之后,也是大举向江南进军,打算一举灭掉南宋偏安政权,当时女真带着无敌骑兵和名将如云的精锐南下,而看似危如累卵的南宋却在岳飞、张俊、韩世忠、张浚等名将的带领下,屡屡以弱胜强,无数次打败完颜女真的精锐,帮助南宋在江南站稳了脚跟。

清军南下

而到了明末时期,同样是女真人南下,这次的满洲骑兵不如当年的完颜氏骑兵精锐,满洲名将也不比完颜氏名将更出色。但是看似强大且拥军几十上百万的南明政府,却一路溃败,清军以若是兵力平推,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杀入了南明腹地,崇祯皇帝殉国不到一年,原占了大半个江山的南明政府却连南京都守不住了。

清军攻克扬州之后,江北已经没有阻拦,顺利渡过长江,克京口(今镇江市)。弘光帝在部分大臣的簇拥下出奔芜湖。五月十五,清军杀到南京城下,南明政权不想逃走的众多大臣献南京降清,清军一路追击,二十二日,弘光帝被俘获,自此之后,南明就成了流亡政权,直到被彻底灭亡。

南明政权之所以表现如此拉闸,并不是没有能人,只是身居高位的那些人都是些满口道德之士,不懂得乱世用人的标准,泥古不化,而且过分死板还不懂军事和政治。唯一能打的左良玉还与权臣马士英、东林党阮大铖矛盾重重引发党争。一片混乱之下,真正有才学之士却得不到重用,只能饮恨民间,而且当时南明的军队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弱,只是摊上了史可法这类型的军事指挥。和战术素养极高的清军的作战,那基本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南明高层忙于内斗没有血性,但是民间却有热血青年,却自发组织起了抗清队伍,许多江南名士也投身其中,为了家国大业而贡献出应有的热血。早在崇祯时期,为了革除时弊,创造太平盛世,江南文人们创办了复社,这些文人满怀政治热情,以宗经复古、切实尚用相号召,切磋学问,砥砺品行,反对空谈,密切关注社会人生,并实际地参加政治斗争。但是后来大多数成员都被阉党余孽和满清入关所迫害。

夏完淳

江南名士陈子龙就曾经参加过这个名士团体,为了能更好的抒发自己的政治主张,陈子龙联合杜麟征、夏允彝、周立勋、徐孚远、彭宾创立几社,人称几社六子。因为六人关系好,所以夏允彝将自己的儿子夏完淳拜在了陈子龙门下。

夏完淳,生于崇祯四年的华亭,正值大乱伊始,因为自幼生活于江南名士圈子,天资聪颖的夏完淳很早就得到了开发,5岁读经史,7岁能诗文,9岁写出《代乳集》,之后随父亲周游山川,拜访江南顶级文豪,增长了很多见识,十二岁拜入陈子龙门下,接受了陈子龙政治思想的洗礼,渐成气候。

年轻的夏完淳,比老一辈更有热忱和冲劲儿,在时局杂乱的情况下,仍旧怀有一颗救国之心,年仅十二岁就与同县友人杜登春等组织“西南得朋会”,正逢明朝大军在对抗农民军战斗争渐渐后继乏力,夏完淳一心报国,甚至在次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年,年仅十三岁的夏完淳上书40家乡坤,请举义兵为皇帝出力,只是这些江南士子并没有积极响应。

也正是在夏完淳十三岁这一年,农民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以身殉国,大明王朝毁灭。南京方面立刻组织起了新政府,扶持弘光帝登基,但是由于政治主张的错误,南明没有抓住清军刚入关这一年的兵力不足和准备不充分,而是在无限的内斗中自毁长城。次年,也就是1645年,清军大举南下,一路杀过山东和南直隶,直取南京,而弘光政权没有调动勤王大军,也没有等来左良玉,很快就被清军攻破占领。

江山易色

夏完淳随其父亲在松江组织起地方抗清武装,不过蚍蜉撼树,民间几百人的力量怎么可以和精锐的八旗部队对抗,所以很快就失败了,夏完淳的父亲夏允彝投水自殉,夏完淳随其师陈子龙逃出重围,与太湖义军取得了联系,帮助义军领袖吴昜参谋主持军事,继续从事抗清救国活动。

很快,太湖义军也被清军团团包围,再次失利后,义军大部分被清军剿杀,夏完淳游泳避难,躲过了清军的围捕,自此开始了逃亡的生涯,途中写下了著名的《大哀赋》,言辞恳切,内心悲愤。文中切中时弊,讲述山河残破之惨景和民族压迫之暴行,反复申述抗清复国的坚定志向,失望中仍存希望,怀有东山再起的愿景,恢复山河的美好愿望。慷慨悲歌,凄楚激昂,颇有些屈原和文天祥作品的味道,最恳切的一句“既一战之未申,渝九死而靡悔。黄土一抔,丹青万禩”,表明志向和心迹。

太湖之败后,夏完淳先是联系上了远渡舟山的鲁王,向其递交名册,但是不幸被清军所截,交由洪承畴追捕。江南的义士就这样被清军强行搜捕之下,损失殆尽。夏完淳无处可去,先避祸于嘉善岳父家中,后想要西行追随王师未果,只能返回松江,想要渡海追随鲁王,六月底被清廷侦获逮捕,经吴江押往南京洪承畴处受审,其人生最精彩的一幕就是和洪承畴之间的对辩。

夏完淳怒斥洪承畴

其反驳洪承畴之一句“亨九先生死王事已久,天下莫不闻之,曾经御祭七坛,天子亲临,泪满龙颜,群臣呜咽。汝何等逆徒,敢伪托其名,以污忠魄!”令其无颜以对,试想一个普通少年士子敢于为国捐躯,而一位身居高位的朝廷名将却不能全忠义,这是多么大的讽刺。

因为夏完淳誓死不降,所以清朝只能将其残忍杀害,年仅十六岁的少年赤子,就这样埋葬在有负于他的时代。其少年多才,著有赋12篇,各体诗337首,词41首,曲4首,文12篇。最著名的当属绝笔之作《别云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别云间

可惜了那个天资卓越的少年,他倾尽了所有,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最终败给了腐朽的时代。

8 阅读:1083
评论列表
  • 2023-10-15 14:48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万千民众举起所谓的武器保卫家园

  • 2024-03-14 08:01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君臣同心、军臣齐心、全民支持,任贤用能、智将猛卒才能无往不胜!

  • 2023-10-05 00:50

    [抠鼻]大变局下的小人物,挣扎来挣扎去,终究是错付了南明。

  • 2024-02-26 16:04

    南明最强战力李定国也是在党争中失去了可能复兴的机会

俇攘

简介:研史,读书,写诗,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