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中秀才,26岁中进士,林则徐科举和仕途之顺,清代难有匹敌者

文史闯江湖 2025-02-10 15:17:10

提及林则徐,多数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往往是“虎门销烟”的壮举及其英勇对抗英国侵略者的历史片段。

然而,林则徐的成就远不止于此。

他在科举之路与仕途上的顺畅,于清代汉族官员中堪称佼佼者。

林则徐,籍贯福建侯官,诞生于1785年8月30日,即乾隆五十年。

其家族背景平凡,四代人虽均为读书人,却未有人涉足仕途。

其父林宾日,身为一位清贫的秀才,依靠教书维持生计,生活时常陷入拮据。

相较于一般的贫困家庭,林则徐的成长环境又略显优越。

得益于父亲的启蒙教育,自幼便立志通过科举步入仕途。

知识改变命运,这一真理,在林则徐身上得到了验证。

尽管家庭氛围的熏陶至关重要,但林则徐自身的天赋同样不容忽视。

据史料记载,他四岁便随父学习,七岁便能独立作文。

嘉庆元年(1796年),年仅11岁的林则徐便通过了县试,次年更是在府试中拔得头筹。

1798年,年仅13岁的他成功考取秀才,这在清代科举史上实属罕见。

同年,当地名士、曾任河南永城知县的郑大谟,将爱女许配给他。

但因年幼,婚礼并未立即举行。

中秀才后,林则徐进入福建最高学府鳌峰书院深造,期间虽曾参加乡试但未中。

直至嘉庆九年,19岁的他终于在乡试中脱颖而出,名列第二十九名举人。

发榜当日,恰逢他与郑淑卿的大婚之日,中举与完婚同日举行,为林家带来了双重的喜悦。

次年,满怀壮志的林则徐,踏上赴京参加会试的旅程。

然而,放榜之时,他的名字并未出现在榜单之上。

这位福建才子在京城意识到,在全国众多学子中,自己也只是普通一员。

会试落榜后,林则徐转而投身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开始了他的幕僚生涯。

在清代,未能通过科举考试的举人,常会选择成为幕僚。

以此途径不仅可获得不菲的收入,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对日后步入仕途大有裨益。

林则徐投身幕府后,深得张师诚的赏识。

后者对这位才华横溢、行事果断的年轻人寄予厚望,鼓励他继续参加会试。

然而,在嘉庆十三年,林则徐的会试之旅再次以失败告终。

但他并未因此气馁,而是坚持不懈,终于在嘉庆十六年成功通过会试。

并在随后的殿试和朝考中,分别取得了二甲第四名和第五名的好成绩,由此被选为庶吉士。

这一年,林则徐年仅26岁。

或许有人会觉得,26岁考中进士并不算出众。

但实际上,这是对清代科举制度缺乏了解的表现。

据统计,清代两万多名进士的平均中举年龄为34岁。

就连我们所熟知的大才子纪晓岚,也是在30岁时考中进士,而刘墉则是在31岁时中举。

林则徐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科举之路颇具代表性,可以说是清代读书人考中进士的一个典范。

当然,与许多同龄人相比,林则徐的科举之路相对顺畅。

虽然也曾经历过乡试、会试的落榜,但次数并不算多。

凭借庶吉士的身份,林则徐的仕途前景自然要比一般进士更为光明。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林则徐所处的时代仍然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按照正常程序,一个七品的翰林官要想升至二品大员,至少需要30年的时间。

至于能否更进一步达到一品,则更是难上加难。

那么,林则徐从七品升至二品究竟用了多长时间呢?

与其他翰林官一样,林则徐也在翰林院度过了数年的磨砺时光。

直到嘉庆二十一年,他被外放为江西乡试副考官,此后又多次担任乡试主考官。

直到嘉庆二十五年,林则徐的仕途才有了实质性的突破,被提拔为江南道监察御史(从五品)。

从此,他的升迁之路开始加速。

刚担任监察御史两个多月,林则徐就在京官考核中获得了一等评价,被嘉庆帝以“道府用”,并实授浙江杭嘉湖兵备道(正四品)。

在林则徐的早期仕途中,或许由于他相对缺乏官场历练,加之他采取的亲民措施与刚正不阿的个性,让他在浙江的官场环境中显得尤为突出,与当时腐败盛行的官场风气大相径庭,这让他感受到了深深的孤独、挫败与忧郁。

1821年,即道光帝登基的首年,林则徐的父亲身患重病,他以此为契机,选择离开官场,辞官归乡。

此时的林则徐,内心充满了矛盾:他渴望在仕途上有所建树,立志成为一位为民谋福的好官;但另一方面,他又对官场的阴暗面深恶痛绝,不愿与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为伍。

然而,在家人的支持与鼓励下,以及自己心中那份经世济民的坚定信念,林则徐最终决定重返官场。

回到京城后,他得到了恩师曹振镛的大力推荐。

于是在道光三年(1823年),道光帝亲自下旨,任命他为江苏按察使(正三品官职)。

但好景不长,一年后,林则徐的母亲离世,他不得不再次辞官,回乡守孝三年。

道光七年,林则徐官复原职,被调任为陕西按察使,不久后又升任江苏布政使(从二品官职)。

然而,命运多舛,他的父亲也随后去世,林则徐不得不再次丁忧离职。

道光十年,林则徐被外放至湖北担任布政使。

仅三个月后,他便晋升为河道总督(正二品官职)。

两年后,他又改任江苏巡抚,正式成为了手握重权的地方大员。

从巡抚到总督,林则徐仅用了五年的时间。

到了道光十七年正月,他更是被提拔为湖广总督。

至于林则徐后来的事迹,无需过多赘述。

他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前往广东禁烟,这一壮举,开启了他传奇般的英雄生涯。

回顾林则徐的仕途,他无疑是一个幸运儿。

从七品的翰林官到正二品的漕运总督,他仅用了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升迁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同时,林则徐的为官之路,也恰好成为了清代翰林院庶吉士升迁路线的一个典范。

他跳过了知县、知州等基层官职,直接以道府作为仕途的起点。

0 阅读:86
文史闯江湖

文史闯江湖

袁子淳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