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死亡百分之百•而且可能随时到来!

边地星 2025-03-25 14:04:33

又是一年清明节,家家户户祭先祖。在这个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美好时节,我们不的不提死亡,不得不坦然面对死亡。

我是七十年代中期生人,作为七零后的一员,已经进入不惑之年。记得10岁那年,祖父躺在土炕上,面容憔悴,瘦骨嶙峋,颧骨高高凸出,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不时的喘着粗气,瘦瘪的胸脯一起一伏,偶尔还有一阵阵剧烈的咳嗽,让人心疼的不行。就在那年冬天,患病五年的祖父在一个寒冷的大雪天离开人世,那年祖父71岁。那个寒冷的冬天,成为我记忆中永远的痛,山坡上祖坟隆起的土堆,成为我一生的思念和牵挂。

大约在30岁之前,我是没有考虑过“死亡”这个话题的。祖父在那个生活水平低下,缺医少药的年代只活了71岁。新时代生活富足了,医疗条件有所改善。在我的心目中,人活个八九十多岁是很正常的,而八十多岁的高龄,离我似乎还很遥远。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内心悲凉,措手不及。小学、中学,当兵的战友、单位的同事接二连三的离世,他们有的身患不治之症,医治无效远离人间;有的出于意外,猝然长逝令人悲痛。这样的噩耗,已经有十几个之多了。按道理来说,我寡情薄义,不爱交朋友,也不打探他人情况,认识的人自然也不多,为何有这么多人英年早逝。这些猝不及防死亡的人,几乎都是我的同龄人,有的甚至比我还年轻,一个个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让我不由得从内心升腾起一种恐慌的感觉,那就是对“死亡”两个字的惧怕。

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对生命进行探索,古有成语“出生入死”,出自《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当然现在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英雄人物,仁人志士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为社会,为人类愿因付出一切,乃至生命的褒义词。但原来的本义指的就是一个人从出生就奔着死亡而去,多么明白,多么直接,又是多么的发人深思。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终归免不了一死,不论你是巨贾豪商,帝王将相,还是才子佳人,老农乞丐,生前尽管各不相同,但在死亡之路上,却甚是公平。一旦到了死的时间,终归会咽下最后一口气,放下所有舍不得的东西。

古代帝王、术士炼丹求仙,学习法术,期望得到灵丹妙药,长生不老之法,永享世间各种美好;现代有钱人勤于锻炼,多方保健,即使得了绝症,仍然四处求医,开展大的手术,置换各种器官,所有的努力,都是渴望延年益寿。但这些都是徒劳无功,尽管折腾来,折腾去,终究还是挽救不了必定要逝去的生命。

有生必有死,人的死亡是百分之百,而且可能随时的到来。人不是老了再死,而是随时都可能死亡。所以说,每个人都离死亡不远,人是随时会死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活到八十九十。人的生老病死是常态,长命百岁是奢望,长生不老是谎言。一个人像春天的鲜花,绚烂之后就是枯萎;像秋天的树叶,金黄之后就要落下,我们要勇敢接受死亡,要坦然面对死亡。

出生入死,道法自然;明明白白,坦然淡然。生老病死谁都躲不过,这是植物、动物、世间一切的归宿,人生本就是一个过程,所以面对死亡不必须悲伤。每个人都要正确面对生老病死,只有正确面对,才能坦然接受,才能无有痛苦。

死亡,谁都逃不过的,谁都躲不开。每一个人终将成长、衰老,死亡,干枯,风化,尘归于尘,土归于土。

请你记住!美好的希望不一定会站在你的面前,但死神一定会等待你的光临!

0 阅读:4
边地星

边地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