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国学课》:一堂讲义助你轻松了解中国文化的3种特征

林越历史笔记 2024-03-27 22:26:46

《西南联大国学课》收录了罗庸、汤用彤、冯友兰、闻一多、蒋梦麟等五位先生的学术讲义。内容以“儒、释、道、法、名”五个方向,梳理国学的重要精神。

本书通过对国学知识的讲解及对国学的思考,来展现西南联大兼容并包、影响深远的通识教育。

《西南联大国学课》第六章是蒋梦麟先生在昆明期间,有感于中西方文化碰撞,写下了中国文化的❸大特征:

❶超强的文化吸收力

中国在清朝时期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在外国人眼中,中国保守,缺少了吸收的能力,导致中国文化停滞不前。

有不少学者认为这种观念是正确的,但蒋梦麟先生认为中国在几百年前已经开始吸收外来的东西。比如胡琴、笛、和七弦琴是从土耳其斯坦传入的;西瓜、番茄、胡椒等等蔬菜瓜果也是几百年前传入中国的。

蒋梦麟先生强调:凡是值得吸收的精神粮食或知识养分,不论来自何方,中国总是随时欢迎的。

中国正因为有着强大的文化吸收能力,才能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历经沧桑而屹立不倒。

❷强烈的道德观念

东西的实用性是中国人最感兴趣的。同一件物品,西方人可能会说“这玩意真有趣!”中国人的反应多半是:“这玩意有什么用途?”

中国思想家在理论方面的探讨一向是谨慎的,唯恐远离了道德的范围。

所以,大部分中国人的座右铭是“学以致用”。

比如宋代的朱子,他从山顶上发现的贝壳而推断出山脉的成因。他认为山势的起伏显示千万年前的山脉一定是一种流体,山顶上的贝壳正可以证明,目前的山峰一度曾是深渊之底。

但是山体何时凝结成山脉,如何结成山脉等等问题,他却无法解答,因为他害怕自己的学术出错而停止了继续深挖山脉形成的原理。

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所以,蒋梦麟先生指出:在现代科学影响之下,中国正在建立一个新的道德体系。一片新的知识园地将与新的道德观念同时建立起来,以供新中国富有创造能力天才的发展。

❸中国人独有的人情

中国人的学以致用是什么?一是有益于世道人心,二是有益于国计民生。

学者们从先贤学到这些原则,然后又把所学传播给老百姓,在这种影响之下,老百姓已经不自觉地形成一种重常识和重人情的心理。

比如轮船火车刚传到中国时,人们对它们充满好奇心,后来发现搭乘它们可以节省大把时间,人们便爱上了。

又比如电话电报传入中国时,人们曾因发电报的费用过高而采取继续写信的方式,但后来发现,电话电报传达消息更便利、更快捷,人们也愿意使用它们。

此外,有学者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消极的影响,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坚定不移地执行这种消极的影响。

其实这跟我们有独特的人情有很大的关联,比如东北人喜欢吃生蒜,南方人却极其讨厌,东北人不能因为生蒜好吃,就要求南方人也这样吃。

由此可见,我喜欢的东西,你未必喜欢,采取这种“消极”的态度可以让我们在交往中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❹写在最后:

《西南联大国学课》是这些文化界仁人志士的心血汇集之作,大师们就是从国学经典中深度发掘、讲解、评析中国先秦时期的历史文化名人和思想家,以一种与现代最接近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带我们回到古代,对话先贤,了解古人的智慧、勇气和生活。

时代远去,大师远去,我们都无能为力,但他们为世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宝藏,跟随他们的讲义,我们依旧可以感受到中国国学文化的魅力。

0 阅读:1

林越历史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