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知青往事(连载一百四十二)~北大荒林中趣事

晓峰爱思考 2024-03-29 16:09:06

北大荒林中趣事

北大荒的冬天到了,大地封冻,一切田间作业都停止了,我们就上山伐木。

莽莽无边的深山老林对知青充满神秘的诱惑,接到任务大家都很高兴。打前站的人已经搭好了帐篷,大队人马上山后便安顿下来。帐篷里面两边是大通铺,中间过道,居中挖个坑,扣上斜切开的半个大油桶,插上根烟筒,夜晚便可点火取暖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山上到处是木材,但不能随便用来烧火,国家规定,烧柴只能用“站杆木”也就是已经死亡的树木,或是一些不成材的如“暴马子”“山槐”“水冬瓜”等等,这些树木都长不大,但数量多得很,取之不尽。“站杆木”或“暴马子”一类伐倒锯成段,劈好堆了一大堆。到了夜里有专人值班烧火,虽说山上比山下暖和,但夜里最低气温还是零下二三十度。几块大柴火扔进炉子里,很快火光熊熊,油桶炉被烧得通红,帐篷里的人烤得受不了,都向帐篷边上靠,甚至揭开帐篷透凉。一会儿烧完了,火一灭温度立刻就降下来。值夜班的人难免打盹儿,添柴不及时,我们就一会儿冷一会儿热,每天夜里都折腾几次。

为了保证森林的尽快恢复,伐木规定要“剃光头不能拔毛”,就是在划定的砍伐区域内,除留下小树苗外,所有成年植株砍伐干净,不能“伐好留次”。伐树留茬不得超过15公分,一是为了林子的恢复;二是为了不浪费木材。那时都使用一人高的马牙锯,为保证15公分留茬,就需要两个人坐在雪里贴着地面拉据,很费力。如果树生在斜度较大的坡上,坐也不是蹲也不是就更费力了。

伐树前,先清光周围两三米内所有植物。再确认最大的一根侧枝,侧枝的指向用来确定大树的倾倒方向。在这个方向树根部开锯,锯到树木直径近一半后,再从另一面高于锯口的适当位置开第二锯,锯到一定程度,大树便会缓缓倾斜,在两锯口间上下劈开,形成一个坎,挡住树干窜出,使它向预先选好的方向倒下。然后清除侧枝锯掉树头便算成功了。这可是技术活,需要多学多练。

但有时树冠四周生长均匀找不好倾倒方向,甚至发生锯完了树不倒的情况,这叫“坐垫”;有时候树倒了却倚在其他树上,这叫“搭挂”。处理“坐垫”和摘“挂”都是极其危险的事。由于树木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倾倒,而且方向不确定,所以伐木人要想保命,最重要的是第一时间逃离。如果周围灌木丛清不干净,跑开时碍手绊脚,危险可想而知。可能是大家伙儿过于自信,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伐木技巧,所以清场工作很少有人做,于是就时常听说砸折胳膊砸折腿的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完达山脉生长的主要树种有柞树、水曲柳、黄菠萝、椴树、山榆、桦树、核桃楸等,最多的是柞树。柞木木质坚硬,当地使用的最多;水曲柳、黄菠萝树干笔直树冠小,质轻坚固是制作枪托的材料,属军用木材;林中长势好的水曲柳大树是打着编号的,没得到批准谁也不准砍伐。黄菠萝还有一个特别之处,自身防腐,我曾经在山上发现一垛伐下堆好的原木,据老职工说是1958年伐的,一直没运下来,其他木料已经朽了,可黄菠萝除树皮不完整外,树干没有任何腐朽虫蛀现象。

树木伐下后送到堆放场,行话叫“楞场”,把圆木垛起来叫“归楞”。“归楞”过程中最有意思的是抬木头喊的号子。整根原木,一般4个人抬,前后两个挂钩两根杠子,杠子用椴木制作,两端细中间粗枣核型,叫“蘑菇头”。如果4个人抬不动,就在圆木粗端挂钩上加一个叫“把门儿”的附件,增加一根杠子两个人,也就是6个人一起抬。再抬不动,就加两个“把门儿”,一共8个人抬。

8个人就不能再加了,人多抬着重物行进,必须步调整齐一致,这就必须有人指挥,后钩的一组人中,左侧前边那位便是总指挥称“杠子头儿”。指挥大家步调一致靠的是“号子”。大家就位后,号子声响起,

“哈了腰就挂了嘛”

“嘿”

搭钩:“挺腰就起了嘛”

“嘿”

抬起:“瞪起那龙眼”

“嘿”

迈步:“挺虎腰哇”

“嘿”

于是一步步走起,只要不到地方,“杠头儿”就不停地唱,有老词也有像“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抓革命、促生产”的现编词,一时编不出来便“唉———呀啦”拉长一声,接着大家齐应“嘿”,每“嘿”一声迈一步,中规中矩。前进后退,向左朝右,抬起放下,均在“杠头儿”的号子声中了。号子响起,底气足,胆气壮,不论男女都跃跃欲试。

我们当时每天的定额是两人15棵,所有人奋勇争先,快的中午便完成了,慢的在大家的帮助下午饭后一两个小时也完了,干完活儿可以在深山里撒欢儿。

林海雪原,白雪皑皑,魅力无限。

大伙三三两两在林子里乱转,反正冬天迷不了路,顺着雪地上的脚印走就行。

有人找一种叫“王八骨头”的灌木作烟嘴。这种木头很硬,选拇指粗的枝条,锯成10来公分,用刀和玻璃片刮削成型,前端扩孔到可以插进香烟,用铁丝将中间树髓捅开,便可使用了,小巧精致,有人把它当礼物寄给朋友。有人到处寻找“老虎眼”做擀面杖,这种木材红色,刮削打磨后,有树疖子的地方形成一个一个“老虎眼睛”,很漂亮。因为树干生长扭曲,找一根直的挺不容易。我找了几根料,最后只做成一根,送给了我的一位朋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好多知青都想弄个好菜墩儿探亲假时带回家去。

好菜墩儿按材质说是:一柳二椴三青杨,就是柳树、椴树、大青杨树。林子里没有柳树,大青杨树不认识,椴树到处都是自然是首选了。找一个好菜墩儿也不易,椴树直径细了不够尺寸,粗的容易黑心儿空心儿,好在椴树也是我们伐木的目标,伐树时碰到合适的就锯一块。我找菜墩儿还闹了一档子笑话。

那是晚上,山上没电,宿舍里黑灯瞎火没事干,外面的雪地映在月光下倒是亮堂堂的。我和上海知青罗文炯,俩人一商量闲着也是闲着,找菜墩去。拉了个小爬犁,带了一把锯就上山了,没走多远就找到一棵树,直溜溜的,直径也够,伐倒后锯了两块,圆圆的没黑心儿,大小合适。我们俩人挺满意,便用小爬犁拉回宿舍。第二天起来一看,不是椴木是山榆,根本不能做菜墩儿用,因为用山榆木菜墩剁肉时,刀剁进去拔不出来,白折腾一晚上。

0 阅读:35
晓峰爱思考

晓峰爱思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