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小子无地葬亲,他施舍一荒地,惠及17世子孙

浮生忘事 2025-02-14 10:27:43

穷小子无地葬亲,慷慨赠荒地,惠及十七世子孙

在清朝末年,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灾祸频发。

在那江南水乡的一隅,有个名叫柳树屯的小村子,村中有个穷小子名叫李大山。

李大山自幼父母双亡,孤苦伶仃,靠给村里人打短工、拾荒为生。

他性情憨厚,心地善良,村里人虽穷,但也都愿意接济他一口饭吃。

这一年,李大山好不容易攒了点钱,打算给病故多年的老父亲修座坟茔,也算尽一尽为人子的孝道。

可是,村里村外,好地都让有钱人家占了去,哪里还有他的容身之地?

李大山跑遍了周边几十里,也没能找到一块合适的墓地。

这天,李大山走到村东头,见一片荒芜之地,杂草丛生,乱石嶙峋,村民们都说那是块不祥之地,谁也不愿意靠近。

李大山心想:“罢了,罢了,父亲一生清苦,如今我虽穷困,但也不能让他老人家没个安身之所。”于是,他便找来了村里几个热心肠的汉子,帮忙在这荒地上挖了个坑,将老父亲的尸骨安葬了。

安葬了老父亲,李大山的日子依旧过得紧巴巴的。

每天天不亮,他就出门拾荒,晚上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

村里人都说:“这李大山真是命苦,好心没好报,选了那么块荒地葬父,只怕以后更没啥指望了。”

然而,世事难料,就在李大山安葬老父亲后不久,那荒地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日清晨,李大山像往常一样出门拾荒,走到村东头时,忽见那荒地上升起一道白光,直冲云霄。

李大山揉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再定睛一看,那白光竟化作一条白龙,在空中盘旋几圈后,又隐入荒地之中。

李大山心中惊骇,忙跑回村里,将此事告知了乡亲们。

乡亲们听了,有的说是神仙显灵,有的说是妖怪作祟,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李大山心中虽惊,但转念一想:“我李大山一生没做过亏心事,难道这荒地还能害我不成?”于是,他决定亲自去探个究竟。

次日,李大山带着一把镰刀,壮着胆子走进了那片荒地。

只见荒地上杂草丛生,乱石遍地,与之前并无二致。

他四处寻觅,却并未发现什么异常。

正当他准备离开时,忽见一块巨石下露出一截闪闪发光的木棍。

李大山好奇心起,用力将巨石挪开,只见那木棍竟是一根金光闪闪的龙头拐杖!

李大山拾起拐杖,仔细端详,只见拐杖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纹路,似乎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

他心中一动,试着将拐杖插入土中,只见拐杖竟自动沉入地下,只剩下一截龙头露在外面。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荒地上的杂草竟纷纷倒伏,露出了一片平整的土地。

李大山定睛一看,只见那土地上竟长出了一片绿油油的庄稼!

他心中大喜,忙跑回家,将此事告知了乡亲们。

乡亲们听了,纷纷跑来观看,只见那片荒地上果然长出了一片茂盛的庄稼,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大家都说:“这李大山真是走运,竟得了神仙的眷顾!”

从此,李大山便在这片荒地上开垦耕种,日子越过越红火。

他不仅自己丰衣足食,还时常接济村里的穷人,成了村里的大善人。

那荒地仿佛有灵性一般,无论种什么作物,都长得格外茂盛,收成极好。

李大山用这些粮食换来了钱,修了房子,娶了媳妇,日子越过越滋润。

村里人都说:“这荒地是块宝地,李大山真是福缘深厚啊!”

然而,李大山并未因此忘乎所以,他时常想起自己小时候的苦难日子,心中充满了对乡亲们的感激之情。

于是,他决定将这块宝地与乡亲们共享。

他将荒地分成了若干块,分给了村里的穷人耕种,自己也只留了一块最小的。

乡亲们感激不尽,纷纷称赞李大山是个大好人。

那荒地仿佛真的能造福子孙一般,村里人在上面种出的粮食,不仅够吃,还能卖些钱补贴家用。

渐渐地,柳树屯的村民们日子越过越好,成了附近有名的富裕村。

时光荏苒,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

李大山也从一个穷小子,变成了村里的长者。

他膝下有了儿女,孙子孙女也围了一大群,生活幸福美满。

这一年,村里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庄稼枯萎,河流干涸,村民们愁眉不展,不知该如何是好。

李大山看着乡亲们焦急的神情,心中也充满了忧虑。

他想起当年那白龙出现的情景,心中一动,决定再次去荒地看看。

他带着几个年轻人,来到了那片荒地前。

只见荒地上依旧长着绿油油的庄稼,与周围的干旱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大山心中大喜,忙让年轻人挖开当年他捡到龙头拐杖的地方。

不一会儿,众人便挖出了一个深坑,只见坑中竟有一汪清泉,清澈见底,水量充沛。

李大山忙让乡亲们取来水桶,将泉水运到村里,灌溉庄稼。

那泉水仿佛有灵性一般,浇过的庄稼竟奇迹般地活了过来,重新焕发了生机。

村民们欢呼雀跃,纷纷称赞李大山是神仙下凡,救了他们的命。

李大山却谦虚地说:“我哪里是神仙,只是当年得了神仙的眷顾,如今将这福泽传给乡亲们罢了。”

从此,那荒地便成了柳树屯的守护神,无论遇到多大的灾难,只要村民们诚心祈祷,荒地总会以某种方式庇护他们。

李大山也成了村里的传奇人物,他的故事被一代又一代的村民传颂着。

李大山去世后,他的子孙们继承了他的遗志,继续守护着那片荒地。

他们在那荒地上修建了一座庙宇,供奉着神仙的牌位,时常香火不断。

那庙宇也成了村民们心中的圣地,每当遇到灾难或困难时,他们都会来到庙宇前祈祷,祈求神仙的庇护。

而每当此时,那荒地仿佛真的能听到他们的祈祷一般,总会以某种方式给予他们帮助。

就这样,李大山的故事和他的善行被村民们代代相传,那荒地也成了柳树屯的福地,惠及了十七世的子孙。

到如今,柳树屯的村民们依然记得李大山的恩情,每年都会在他的忌日那天,来到他的坟前祭拜,感谢他为村里所做的一切。

而那荒地,也依然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和世间的沧桑。

这就是穷小子李大山无地葬亲,却慷慨赠荒地,惠及十七世子孙的传奇故事。

它告诉我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人还是要多行善事,才能积福积德,造福子孙。

这柳树屯的日子,因为有了那荒地里的神秘力量,过得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李大山一家,更是成了村里的标杆,人人羡慕。

李大山的儿孙们,一个个都孝顺有出息,有的考了功名,有的做了生意,还有的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夫。

这荒地啊,就像是个聚宝盆,给李家和整个村子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福气。

可就在李大山去世后的第五十年,村里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天,村里的小河突然断了流,庄稼地里的土干得能点着火,整个村子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老人们都说,这是天要绝柳树屯啊!

李大山的孙子,李二狗,是个有胆有识的年轻人。

他不信邪,决定去荒地看看,说不定能找到解决之法。

他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一路走到了那片荒地。

只见荒地上的庄稼依旧绿油油的,泉水依旧清澈见底,仿佛外面的世界与它无关,这里依旧是一片世外桃源。

李二狗心中一动,想起了爷爷在世时给他讲过的那些故事。

他对着荒地拜了三拜,口中默念:“列祖列宗,李大山爷爷在天之灵,求你们保佑柳树屯度过此劫。”说完,他带着人开始挖掘荒地,希望能找到那神秘的泉眼,引水救村。

这一挖,可不得了,竟挖出了一个石盒子。

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块玉璧,上面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散发着淡淡的蓝光。

李二狗心中一惊,忙将玉璧收好,带着人回了村子。

回到村里,李二狗找来了村里的长者,一起研究那玉璧。

有个见多识广的老者一看,惊呼道:“这是上古的治水玉璧,能号令风雨,调和阴阳!”

李二狗一听,心中大喜,忙问:“那这玉璧怎么用?”

老者沉吟片刻,说:“这玉璧需得在月圆之夜,放在村东头的山顶上,由心诚之人念动咒语,方能显灵。”

李二狗一听,立刻组织村里人,准备在月圆之夜举行仪式。

那几天,整个柳树屯都沉浸在一种紧张而又期待的气氛中。

终于,到了月圆之夜。

李二狗带着玉璧,爬上了村东头的山顶。

他望着那轮明月,心中默念着爷爷教给他的咒语。

突然,那玉璧发出了一道耀眼的光芒,直冲云霄。

紧接着,天空中出现了一朵乌云,乌云中电闪雷鸣,仿佛天神降临。

村民们站在山下,望着这一幕,都惊呆了。

只见那道光芒在乌云中盘旋了几圈,突然化作一条白龙,直冲而下,落在了荒地上。

那白龙在荒地上盘旋了几圈,然后化作一道清泉,流向了村里的小河。

小河里的水位迅速上涨,庄稼地里的土壤也重新变得湿润起来。

村民们欢呼雀跃,纷纷感谢李二狗和那块神奇的玉璧。

李二狗站在山顶上,望着这一切,心中感慨万千。

他明白,这一切都是爷爷李大山积善行善的结果。

他对着荒地拜了三拜,口中默念:“爷爷,你在天之灵看到了吗?

我们柳树屯又度过了一劫。”

从那以后,柳树屯的村民们更加珍惜那块荒地,也更加尊敬李大山一家。

他们明白,只有心诚向善,才能得到天神的庇护。

而那荒地,也仿佛有了灵性一般,更加努力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

岁月如梭,转眼间又过了几十年。

柳树屯的村民们依旧过着幸福安宁的生活,而那块荒地,也成了他们心中的圣地。

每当遇到困难和灾难时,他们都会来到荒地前祈祷,祈求天神的庇护。

而李二狗,也成了村里的长者,他时常给年轻人讲述爷爷李大山的故事,告诉他们要积善行善,才能造福子孙。

他还将那块治水玉璧传给了自己的孙子,让他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

就这样,李大山的故事和他的善行,像一首古老的歌谣,在柳树屯的土地上代代相传。

而那块荒地,也仿佛成了一个永恒的传说,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和世间的沧桑。

直到有一天,一个考古队来到了柳树屯。

他们听说了那块荒地和治水玉璧的故事,决定进行考察。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考察,他们发现,那块荒地竟然是一个古代的水利工程遗址,而那治水玉璧,则是古代治水英雄的遗物。

考古队将这一发现公布于世,引起了轰动。

人们纷纷来到柳树屯,参观那块荒地和治水玉璧。

而柳树屯的村民们,也因为这一发现,变得更加自豪和自信。

他们明白,这块荒地和治水玉璧,不仅是他们祖先的遗物,更是他们心中的圣地和信仰。

他们会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传承着李大山的故事和善行,让这片土地永远充满生机和希望。

就这样,柳树屯的故事和李大山的传奇,像一股清泉,流淌在岁月的长河中,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而那块荒地,也仿佛成了一个永恒的守护神,守护着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让他们永远生活在幸福和安宁之中。

就在柳树屯因为考古队的到来而名声大噪的时候,村里却发生了一件怪事。

那天,村里的老王头,一早起来准备去田里干活,却发现自家院门口站着一只奇怪的鸟。

那鸟羽毛五彩斑斓,眼睛炯炯有神,嘴里还叼着一根树枝,树枝上挂着一块小小的玉牌。

老王头一看那玉牌,心里就咯噔一下。

那玉牌他认识,正是当年李二狗传给孙子的治水玉璧的缩小版,是李家世代相传的信物。

他忙把鸟赶走,捡起玉牌,一路跑到李二狗家。

李二狗一看玉牌,脸色大变。

他忙问老王头:“这玉牌你是从哪得来的?”

老王头把早上的事一说,李二狗心里就明白了。

他忙召集了村里的长者,一起商量对策。

大家都觉得,这肯定是荒地里那位神仙的指示,说不定又要有啥大事发生。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村里的小柱子突然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不好了,村东头的荒地,突然塌了个大坑,里面的水都流出来了!”

众人一听,都吓了一跳,忙跑到荒地去看。

只见荒地中央果然塌了个大坑,里面的清泉正源源不断地往外流,眼看着就要把村子淹了。

李二狗一看这架势,心里就明白了。

他忙对大家说:“这是神仙在考验我们,咱们得赶紧想办法,把这水引到别处去。”

大家一听,都纷纷点头。

可是,这水往哪引呢?

村里的小河已经满了,再往里灌,非决堤不可。

就在这时,李二狗想起了爷爷李大山给他讲过的那些故事,心里有了主意。

他忙对大家说:“我记得爷爷说过,荒地东边有片洼地,咱们可以把水引到那里去。”

大家一听,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于是,众人齐心协力,挖了一条水渠,将水引到了洼地里。

那洼地果然是个天然的水库,水灌进去后,很快就渗了下去,村子也保住了。

可是,这荒地塌了,里面的泉水也干了,村民们又担心起来。

他们怕这荒地再也不能庇护他们了,以后的日子可咋过呢?

李二狗看着大家焦虑的眼神,心里也很难受。

他想了想,说:“大家别急,这荒地是神仙赐给我们的,它不会就这么没了。

咱们得相信神仙,也得相信自己。”

大家一听,都觉得李二狗说得有理。

于是,他们开始重新整治荒地,希望能让它恢复往日的生机。

可是,这荒地塌了坑,泉水也干了,咋整治呢?

村民们犯了难。

就在这时,村里的小黑子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咱们能不能挖一口井,看看那泉水是不是从地下冒出来的?”

大家一听,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于是,众人齐心协力,在荒地塌坑的地方挖了一口井。

挖了几天几夜,终于挖到了泉水。

那泉水依旧清澈见底,水量充沛,仿佛从未干过一样。

村民们欢呼雀跃,纷纷称赞小黑子聪明。

李二狗看着大家高兴的样子,心里也很高兴。

他知道,这荒地是神仙赐给他们的,只要他们心诚向善,荒地就会永远庇护他们。

从那以后,村民们更加珍惜那块荒地,也更加尊敬李大山一家。

他们明白,只有心诚向善,才能得到神仙的庇护。

而那荒地,也仿佛有了灵性一般,更加努力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

岁月如梭,转眼间又过了几十年。

柳树屯的村民们依旧过着幸福安宁的生活,而那块荒地,也成了他们心中的圣地。

每当遇到困难和灾难时,他们都会来到荒地前祈祷,祈求神仙的庇护。

而李二狗的后代,也继承了李家的传统,继续守护着这块荒地。

他们时常在荒地上种植一些花草,让荒地变得更加美丽。

他们还建了一座小庙,供奉着神仙的牌位,时常香火不断。

就这样,柳树屯的故事和李大山的传奇,像一股清泉,流淌在岁月的长河中,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而那块荒地,也仿佛成了一个永恒的守护神,守护着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让他们永远生活在幸福和安宁之中。

直到有一天,一个神秘的老者来到了柳树屯。

他自称是李大山在荒地里遇到的那位神仙的化身,特意来感谢村民们对荒地的守护和尊敬。

他说:“你们做得很好,荒地已经感受到了你们的诚意和善良。

为了奖励你们,我将赐予你们一项特殊的礼物。”

说着,老者从怀里掏出一颗闪闪发光的珠子,递给了李二狗的后代。

他说:“这是一颗灵珠,能保佑你们村子永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李二狗的后代接过灵珠,感激涕零。

他们知道,这是神仙对他们的奖赏,也是对他们祖先李大山的纪念。

他们决定将这颗灵珠供奉在小庙里,让它永远守护着柳树屯和这片土地。

从那以后,柳树屯的村民们更加坚信神仙的存在,也更加珍惜那颗灵珠。

他们明白,只要他们心诚向善,神仙就会永远庇护他们。

而那荒地,也仿佛成了一个永恒的传说,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和世间的沧桑。

就这样,柳树屯的故事和李大山的传奇,像一首古老的歌谣,永远传唱在这片土地上。

而那颗灵珠,也仿佛成了一个永恒的守护神,守护着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让他们永远生活在幸福和安宁之中。

0 阅读:1
浮生忘事

浮生忘事

李娜讲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