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在奥斯曼帝国的一些城市,经营咖啡馆的人会被处以绞刑

夏凤凰壹 2024-09-02 20:34:51

在伊斯坦布尔,咖啡馆颇受欢迎,据称在1564年,即最早那批咖啡馆开业十年后,此地营业的咖啡馆已有50多家;到了1595年,据说已多达600家。这个数字可能在某种程度上算上了酒馆和售卖博萨的店铺,同时也可能反映了一个现实——这些商家所经营的业务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咖啡馆允许消费可能有问题的东西,还可以游戏和赌博。到了1565年,曾欢迎最早一批人来伊斯坦布尔开咖啡馆的苏丹苏莱曼一世,开始下令关闭阿勒颇和大马士革的酒馆、博萨店和咖啡馆。人们在这些场所“不断以娱乐消遣、违反法律及禁令的行为来消磨时间”,这使他们无法“履行其宗教义务”。后来的两任苏丹塞利姆二世(1566—1574年在位)和穆拉德三世(1574—1595年在位)则进一步颁布了更多、更严厉的法令。

这些法令似乎并未起到太大作用,尤其因为执法官员与民兵本身就是这些场所的常客,其中还不乏经营者。咖啡馆的成功反映了奥斯曼帝国在社会与政治结构上的变化。原本中央集权、等级分明的行政管理模式已被一个权力分散、精英分化、宗教与世俗意识形态彼此竞争的社会所取代。在咖啡馆,一个人可以和其他任何人直接交流、公开对话,这里成为这种全新文化的象征。

正是由于这种暗含的进步性,咖啡馆受到了宗教及政治保守派的攻击。苏丹穆拉德四世1623年即位时尚未成年,难以树立起自身权威,因而建立了一个高度反动的政权。他通过线人网络悄悄监视各个咖啡馆,窃听不利于自身的闲言碎语。1633年,伊斯坦布尔的五个区同时毁于一场大火,据说是咖啡馆里有人吸烟引起的,总之穆拉德下令关闭该市所有类似的经营场所。这个命令同样下达到了奥斯曼帝国的其他城市,如埃尤普市——

要求管辖者收到命令后,派人毁掉辖区内所有咖啡烘焙窑,今后不允许任何人开设。自此,凡经营咖啡馆者,一律于咖啡馆门口处以绞刑。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烟草传入土耳其,虽然吸烟似乎才是导致穆拉德发怒的主要原因或借口(据说他曾在夜间微服私访,对犯禁者进行即决审判),但正如一位帕夏所指出的,咖啡馆经营者当下面临的困境是:

在咖啡馆里,经营者无力强制要求顾客(其中许多是士兵)不吸烟;人人口袋里都自带烟草,可以随时拿出来就抽。由于(吸烟者)拥有国家公职人员的特权,咖啡馆经营者和城市其他居民无力反对他们。

17世纪50年代中期,伊斯坦布尔城内仍然禁止经营咖啡馆,不过城外的还在公开营业,就像当时在帝国更偏远地区可能仍有人在开咖啡馆。到了17世纪最后25年,咖啡馆再度出现在了伊斯坦布尔,而在前往奥斯曼帝国的旅行者中,不止一位曾提及咖啡馆在地理位置上的中心地位,这些地点包括开罗的街市、穿越阿拉伯半岛的商队路线以及伊斯坦布尔的公园。

咖啡在整个伊斯兰世界的传播建立起了一个复杂的长途贸易网络,汇集于开罗,并向整个奥斯曼帝国辐射,并最终扩展到欧洲。起初,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野生咖啡经干燥处理后,会从泽拉(今索马里北部,与吉布提交界处)运往欧洲。它会在此与原产于印度和远东的香料一同作为货物被运至红海,而卸货的港口都是已经有人在喝咖啡的地区。关于咖啡货物最早的历史记录是在1497年,当时它还属于商人从西奈半岛南端的图尔运来的部分香料

摘自《咖啡》

食物小传

〔英国〕乔纳森·莫里斯 著

赵芳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凤凰壹力

 ★ 短小精悍的咖啡文化史,本书将回答你对咖啡的十万个为什么!

 ★ 专业历史学家撰写的开创性咖啡全球史!

 ★ 冲泡一杯美味的咖啡,然后和作者一起学习咖啡历史学,知晓咖啡经济学,探究咖啡政治学吧!

 ★ 五十多张精美插图,四色印刷,直观展现咖啡的文化史。

 ★ 中英对照,更准确、更专业。英文部分以瑞科图书出版的原版为底本,中文部分选取忠实准确的译文,让书中知识有据可考。

 ★ 精致小开本,精装双封,封面五色印刷,内文选用纯质纸,装帧雅致。

这是为生活中的“咖啡迷”准备的,我极力推荐的一本好书。如果你想了解大量关于咖啡的历史、信息和背景知识,那么这是一份绝妙的礼物。

——《世界咖啡地图》作者詹姆斯·霍夫曼

“食物小传”系列丛书

 ★ 精选数种人们喜爱且广泛知晓的食物和饮品

 ★ 横向介绍该食物或饮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作和食用方法

 ★ 纵向挖掘其发展历史及背后的经济和文化因素

 ★ 引进自英国知名出版社瑞科图书(Reaktion Books)的Edible系列,为该社经典系列作品,畅销多年

以巧妙的插图和精选的古代与现代食谱为点缀……这是一套杰出的“食物系列丛书”。

——《华尔街日报》

这是关于食物的一部回忆录,充满异国情调,色彩缤纷,堪比一场环球旅行……配有极具特色的插图,是一本适合快速阅读的小读物。

——《芝加哥论坛报》

作者简介

乔纳森·莫里斯(Jonathan Morris),英国历史学家、赫特福德大学教授、赫特福德大学遗产中心(UH Heritage Hub)商业遗产部门主任。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消费与消费社会,长期致力于商品、食物、营销、零售,以及跨国转移过程的研究。他是《咖啡:豆子、饮品及工业之综合指南》的联合编辑,也是精品咖啡协会(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最佳产品展示奖的评委。

译者简介

赵芳,南京大学英语翻译硕士,图书编辑,业余翻译爱好者,合译作品有《晚期帝制中国的教育与社会》《城市经济文化学》等。

内容简介

从埃塞俄比亚的森林到拉丁美洲的庄园,从奥斯曼帝国的咖啡馆到“第三波”浪潮咖啡馆,从被禁止饮用的“酒”到风靡全球的饮品……咖啡经历了一场又一场蜕变之旅。

本书是一部以咖啡为主角的全球史,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咖啡的事实、趣闻和思考。在书中,作者展示了人们种植、采收、处理、运输、交易、制作咖啡的详细过程,解释了咖啡由野生植物变成经济作物的前因后果,介绍了世界各地饮用咖啡的传统和习惯,剖析了咖啡经济成功的背后的政治、历史、文化等因素。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

0 阅读:3

夏凤凰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