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曾经水车时代的一方霸主:铃木天浪250


铃木家曾经的当家踏板车Skywave天浪初代型号CJ41A正式发布于1998年,是铃木在第一次大排量踏板车热潮中推出的一款重量级产品。
当时的那一场踏板车热潮是由雅马哈的初代Majesty率先掀起,本田的Foresight跟着发力,而铃木的Skywave则后来居上。
就此,那个时代的踏板车三国鼎立就此形成。尽管Skywave的推出时间比对手稍晚,但市场表现却毫不逊色。

为什么Skywave能够在强手环伺的情况下脱颖而出?原因很简单——量大管饱。
为此,铃木专门为Skywave设计了一款全新的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是同级别中唯一采用四气门设计的型号,能够榨出23匹马力的顶级输出,比起竞争对手更胜一筹。
然后Skywave还配备了更大的13英寸轮胎,大幅度提升了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这种对行驶性能的追求,可以说是铃木一贯的风格。

当然,Skywave并没有因为追求性能就忽略了实用性。
原厂的大容量尾箱能够轻松容纳一只A3尺寸的公文箱,这款尾箱的锁芯还专门使用了防撬锁芯。而脚踏板设计也大幅提升了骑乘的舒适性。
无论是储物空间还是功能配置,Skywave在这些大排量踏板车的关键要素上都表现得游刃有余。这更显示出,铃木在推出这款车型前,充分研究了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的优势,将后发优势做到了极致。

1998年,Skywave初代车型Type 1率先问世。不久后,配备后座靠背、驻车制动器以及镀铬后视镜的Type 2也紧随其后上市。
1999年,CJ41A为应对新的排放法规,进行了小幅优化改动,包括新增油门位置传感器(TPS)以及将电池容量提升至8Ah。

在之后上市的CJ42A型上,铃木进一步优化了设计,比如重新调整座椅结构以扩大座椅下储物空间,同时改善了骑乘舒适性,改良驻车制动器并升级前大灯。
这代车型的亮点不仅在于细节上的改进,还首次开启了与川崎的OEM合作,川崎以“Epsilon 250”之名销售这款车型。

川崎版的天浪真的是一如既往川崎风格的浪...
这一时期,铃木推出了Skywave 250、Avenis 125和DR-Z125,而川崎则发布了Balius 2、D-Tracker和KX65等车型。通过OEM合作,两家品牌实现了资源共享。

或许有人会好奇:铃木为啥要找川崎进行OEM合作?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降低成本和风险的有效做法。与其自行研发新产品,不如直接从其他厂商引入现有产品,这样可以大幅节省开发成本。
此外,工业产品的规模效应使得产量越大,制造成本就越低,因此OEM合作对供需双方都有好处。铃木在汽车领域也非常喜欢玩这一套。

铃木在初代Skywave上还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设计小细节。
由于需要为化油器预留空间,座椅下方设计了一块略微隆起的区域。然而,铃木并没有让这个突起单调无趣,而是赋予它可爱的细节设计,比如加上耳朵或鼻子的元素,将其打造成类似青蛙或小熊的造型。

这种设计不仅不显得突兀,反而为整车增添了几分灵动与亲切感。
下一个篇章我们来说发布于2002年的第二代天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