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东月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东吴大都督周瑜在赤壁火烧连环船,大破曹操水军。此一战意义重大,不仅创造了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还因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调。
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大文豪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湖北黄冈),与友人在江中月夜泛舟,怀古伤今之际忽然敞开心扉、豁然开朗,先后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很多年以后,便有了文武赤壁之说。
不过,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武赤壁(又称周郎赤壁)的归属一直难以决断,甚至衍生出了七家之争,也因此被称为“新赤壁之战”。毕竟,时间太久,长江之水又全然非人力所能掌控,这场距今接近两千年的战争发生之地分别有蒲圻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等七种争论。从现当代观点来看,争论的焦点在蒲圻说和嘉鱼说之间,而历史学出版物和已发现文物证据更偏向于蒲圻说。
如今,蒲圻县变成了赤壁市,争论也逐渐平息。那传说是周瑜所刻的“赤壁”二字仍然在悬崖上遥望长江之水滚滚东流。
周郎赤壁
然而,文赤壁(又称东坡赤壁)则一直毫无争议,苏轼在黄州生活的种种,如今仍有诸多遗存。
东坡佳话
出黄州古城汉川门,北面有一山陡峭如壁,因山石颜色赤红,宛若烈火焚烧过一般,故名“赤壁”。也难怪苏轼先生走错了地方,造成了争议。原来早在西晋初年,龙骧将军蒯思为纪念三国赤壁大战,就在这里兴建江馆——也就是如今文赤壁的雏形。
七百多年后,苏轼赤壁怀古,“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一首《赤壁赋》将后世诸多文人骚客牢牢锁在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黄州。
苏轼全身立像
之后,他的弟弟苏辙,苏门四学士的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陆游、辛弃疾、文天祥;元代则有元好问、赵景文、李纯甫;明代张以宁、方孝孺、杜庠、解缙、李梦阳、何景明、王世贞、袁宏道;清代黄州知府于成龙,状元刘子壮、陈沆,何绍基、张之洞;近代的秋瑾、宋教仁、吴佩孚、王葆心、蒋介石等皆循着东坡的脚步游历文赤壁,并因此创作出无数诗词歌赋。
而对苏轼来说,虽然他在黄州持躬耕作、扁舟草屐,但亦可放浪山水之间,与渔杂处;加之他心胸豁达,所以在四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创作了诗歌约220首、词66篇、赋3篇、文约169篇,以及书信288封等大量文学作品。这段贬谪时期俨然成了他的创作辉煌期。
也因此,在黄州形成了传统文化与山水名人情感相结合的独特的东坡赤壁文化,无愧文赤壁之称。
此地的西晋古建筑,早在南宋末毁于兵燹;之后的元、明、清三代亦是屡毁屡建;到如今,终于形成了依山势而建,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古今杂糅的建筑群。
步入飞檐斗拱的正门乾坤阁,沿着秦砖小路直上八卦桥,经锁春台、绕楼花园、过蜂腰桥,便是泛舟池,这里正是当年苏轼泛舟作赋,酹江邀月之地。池岸断壁上,昔日江水冲刷的遗迹依稀可辨。
东边空地上耸立着一尊高大的白色苏轼全身立像,衣髯飘逸、凝神伫立。越过苏轼像,迎石壁拾阶而上,便是二赋堂。该堂始建于清代,匾额系李鸿章所题。在二赋堂中央,有一木壁顶梁而立,木壁前后分别刻有前、后《赤壁赋》,字大如拳。前为楷书,豪迈俊逸,为清代黄州程之祯所书;后为隶书,古朴苍劲,为近代书法家李开先所书。
《赤壁赋》
二赋堂西南十余步便是酹江亭,面江临壁而建,亭内嵌有康熙皇帝临摹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前赤壁赋》书贴石刻和历代名人石刻。亭西侧并立着坡仙亭,内有苏轼亲笔草书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和告别黄州所作的《满庭芳·归去来兮》词,及其手绘的月梅图、寿星画像和清黄州知府郭凤仪速写的《东坡老梅》等石刻。坡仙亭西下十余步为睡仙亭,相传当年苏轼游赤壁时,曾醉卧于此,亭内石床石枕尚在。
《后赤壁赋》
二赋堂东边留仙阁,阁内有《东坡笠履图》石刻和苏轼为其乳母任采莲撰写的墓碑,还有近代名人绘画的《赤壁泛舟图》和清末名人杨守敬书《留仙阁记》石刻。留仙阁向东十来步是碑阁,内嵌苏轼手书108块石刻,由杨守敬集成《景苏园帖》,被称为稀世珍宝。
在留仙阁、碑阁背后陡峭的北崖下,由西向东,由低到高,依次有剪刀峰,问鹤亭和栖霞楼,由茅盾题写匾名的栖霞楼位于赤壁矶最高处,楼高四层、飞檐翘角、赤楹碧瓦,白石栏杆,楼间还嵌有苏轼手书《黄州寒食诗》行书,为不可多得之书法精品。此外,赤壁还建有雪堂、怡然斋、快哉亭、羽化亭、揽胜亭、望江亭等。
在文赤壁怀古之际,人们的脑海中或多或少的会出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词句,武赤壁的雄壮让人思慕向往。
其实,何必舍近求远,东坡赤壁向东南五十里有一处名为林家大湾,便是新中国论“文治”说“武功”的好去处。
再论文武
林家大湾,位于黄冈市团风县回龙镇白羊山下,景色秀丽、群山环抱。也正因这里山川有灵、秀水有性,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使得林家大湾先后走出了林育南、林育英、林彪(曾用名育容)等林氏三兄弟,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
从林家大湾最先走出去的是林育南。
1917年10月,19岁的林育南参加了恽代英组织的互助社。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被选为武汉学生联合会负责人。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参与领导、组织了1922年9月的粤汉铁路工人罢工、1923年2月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1925年五卅运动上海工人大罢工、1927年汉口工人收回英租界等重大斗争。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林育南在湖北转入地下斗争,先后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中共湖北省委代书记。1927年底赴上海,任中共沪东区委书记。1929年11月在上海参与筹备第五次全国劳动大会,他被选为全国总工会执委会委员,任编辑委员会负责人、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1930年起林育南任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中央准备委员会秘书长……直到1931年2月7日,林育南与何孟雄等24位共产党员与革命者,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年仅33岁。
林育南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将大部分的时光都贡献给了中国革命,并且引导林育英、林彪走上革命道路。
林家大湾军事展览馆的三尊仿青铜塑像,依次分别是林育南、林彪、林育英。
1922年2月,林育英在武昌由恽代英、林育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他不仅是优秀的工人党员和著名工人运动领袖之一,还是中共黄石地区党组织主要创始人,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
除了积极林领导工人运动之外,林育英还是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和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1935年7月,共产国际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为了向正在长征途中的中共中央传达共产国际七大会议精神,共产国际决定派林育英回国,林育英化名张浩,由蒙古国入境,扮成商人,带着密电码、牵着骆驼、跋山涉水,历时月余穿过茫茫无际的沙漠,终于来到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瓦窑堡,找到了与共产国际长期失去电讯联系的中共中央。
林育英的到来是党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共中央由此与共产国际恢复联系,林育英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随后在1935年12月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林育英向大会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和《八一宣言》的内容,为之后的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奠定了思想基础。
如果说林育南、林育英为了中国革命运动奉献一生,是伟大的革命先烈;那林氏三兄弟中年纪最小的林彪则可以说是战场上的神话。
毛泽东和林彪
林彪13岁时曾就读于林育南、恽代英在黄冈八斗湾创办的浚新学校,当时的林育南、林育英两位兄长不会想到,这个弟弟会成长为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说,“林彪这个娃娃不仅有能力,而且是一代天才。像他这样的人,不仅能打巧仗,还能把整个局势都装在脑子里,将来我们的军队就需要这样的人来指挥”。
蒋介石则在被林彪挫败后说,“此次挫败,凄惨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疼”,并称林彪是“战争的魔鬼”。
林彪又名林育容,1925年在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第二团第一营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他历任红军主力军连长、营长、团长、师长、红四军军长、红一方面军军团长、抗日军政大学校长兼政委、八路军115师师长、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司令员、中共中央东北局和华中局第一书记。
在战场上,他先是在平型关伏击日寇板垣师团,取得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个大胜利,打破了日寇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必胜的信心。后又在解放战争中率领“四野”百万大军从东北打到海南岛(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海南岛战役),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堪称新中国“武”之翘楚。
林彪故居
当然,战争胜利后发生的诸多事件并非本文的重点,甚至可以说毫不相干。
现如今,林家大湾已经变成了黄冈市红色旅游景点,包括一座讲述林家大湾人物史的展馆、林氏三兄弟的故居以及林氏族人兴建的林氏宗祠等。当人们驻足于清水塘前、白羊山下,一部百年红色革命史诗悄然流过,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