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反、弱、无为||《道德经》最难理解的概念其实很简单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8-08 01:14:07
在上一篇文章【万物之辩:《道德经》核心概念之核心 || 兼与@王简论道先生论道】中,我断言“万物”是《道德经》学习首先要明确的概念,是核心概念之核心。可以说理解了“万物”,其它概念即可迎刃而解。
我们再来对“万物”进行一个总结:所谓“万物”,即“混而为一”的宇宙自然,被人的认知按照其属性差异进行无限划分,最终形成的林林总总的存在单元。一旦“混而为一之物”被划分为“万物”,那么“万物”中必蕴含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两个因素,否则不构成“万物”:其一是构成“物”的因素,即作为客观存在的“自然”的一面;其二是构成“万”的因素,即作为主观认知的“非自然”的一面。这就是“万物”的“负阴而抱阳”:
阳 || 阴
自 然 || 非自然
无 || 有
道 || 德
客观存在 || 主观映像
无物、无名 || 有物、有名
认知之外 || 认知之内
绝对真理 || 相对真理
本原性 || 派生性
朴 || 器
根、本 || 末、节
……
所以,“负阴而抱阳”的“阴阳”是一个统称。当我们看到一个“物”的时候,脑子里就会立刻产生这样的思维:这个物是“负阴而抱阳”的,“阳”的一面是“自然”,我们人类管不着,而“阴”的一面却是人类思维的产物,是“非自然”。比如一棵树,这棵树是怎样生长的,长成啥样子,我们管不着;但我们可以叫它“树”,可以识别是杨树还是槐树,是乔木还是灌木,是什么种属,能给我们提供什么价值,我们怎样去利用它……如果我们一高兴叫它是“猪”也没什么不可以。我们管不着的这一面就叫“阳”;我们管得着的这一面就叫“阴”。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人会怎样?如果没有人,有“物”,但不会有“万物”,因为“阴”的“非自然”的一面就不存在了。宇宙自然又“复归于无物,冥冥兮不可名”。我们读《道德经》,一定要把这个思维给转过来,这一点想不通,会给理解造成很大的障碍。
《道德经》的最底层逻辑是“道法自然”。而人的认知结果显然是“不自然”的。人的认知结果虽然“不自然”,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最终还是要“法自然”。“法自然”的途径就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那就要做到两条:一是从“非自然”反回到“自然”,或者说从“有”反回到“无”,是谓“反者道之动”;二是弱化“非自然”的程度,或者说弱化对“有”的依赖,是谓“弱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无为”,即从依赖于“有”作为,转变为依赖于“无”作为。我们在上表中,列举了属于“无”相关的概念:道、客观、无物、无名、认知之外、自然、物、绝对真理、本原性、朴、根、本……“无为”就是从这些概念出发的作为,一言以蔽之,“无为”即客观思维。所以“无为”不是“人类不经过思考,身体的天赋本能按照天理的规则,自动去做的行为,比如呼吸”(@王简论道的定义),“无为”也不是躺平,也不是“从事情还未形成时作为”(@问道华夏的定义)。“无为”是头脑风暴,是思维方法和认知习惯,是跳出自我认知局限和欲求本能、情绪困扰,克服自身,超越自我,顺应自然的知行。
所谓“道法自然”就是说自然的一面是道的范畴,非自然的一面是德的范畴,但“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德最终也要法自然为上,否则就是“失德”“有为”。“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看到了没有,凡是“德”,不管是上德下德都是“无为”,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法自然”;而仁义礼却都是“为之”,是自觉或不自觉的“非自然”。人要“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就是说主观认知的一面不要脱离客观真实。《道德经》读通了,所谓无为、不争、玄之又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不四自……无不是在强调“客观”的重要性,都是在强调不要太“主观”。吾言甚易知、甚易行,《道德经》就这么简单!
0
阅读:15
用户10xxx05
老子的道德是人的道德,孔子的道德是鬼的道德。道家是老子的东西,道教是江湖术士伪装道家骗人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