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音袅袅让他动了归隐之心,李颀《琴歌》

凝萨 2025-02-10 03:30:13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古代没有录音设备,导致很多古曲失传。哪怕有曲谱传世,由于只是指谱缺少节奏旋律。哪怕后人研究指谱进行还原,到底是不是原汁原味让人心中存疑。能够流传至今的古曲相当有限,想要了解古曲到底什么样,恐怕只能根据文字介绍进行推测了。

听乐曲可以让人动情,很多文人抓住这个特点从音乐的感染力入手,描写古曲的魅力。唐代诗人李颀写过一首《琴曲》,就是这类题材的佳作。李颀生活在盛唐时期,他和同时代的王维、高适等人交往亲密。他参加科举,担任过一些小官。只不过他志不在此,很快就辞官隐居。此后,外出访友、闭门读书、写诗唱和成了他生活中的主要内容。

据考证,这首诗写于天宝年间,李颀在朝中为官将要远行。朋友举办宴会替他饯行,宴会上除了有酒菜,还请了琴师演奏曲目。李颀听了琴曲之后深受感动,写下了《琴曲》。李颀说,感谢主人摆下饯行酒宴,让他和朋友们有机会聚在一起。宴会上有琴师技艺精湛为宾客助兴。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发展,李颀用两句诗交代清楚。这样写的好处是统揽全局,让人们快速进入诗中情境。他没有继续写宴席上推杯换盏,大家表达不舍之情,而是笔锋一转开始描写夜景。这种转折出乎意料,他到底要表达什么还要看诗句的内容。

月光照在城头,城楼上的乌鸦受惊飞起。寒霜降下,冷风吹透衣裳,四周一片肃杀景色。朋友践行是让人高兴的事情,为何李颀看到的景色清清冷冷。正当疑惑不解的时候,李颀在诗中给出了答案。宴会已经进行到高潮阶段了,炉火驱走了寒气,明亮的蜡光让宴席上的人越发兴致高涨。琴师演奏了他最拿手的两首曲子,《渌水》《楚妃》。《渌水》曲调空灵,可以让人心情平静,放下焦虑。《楚妃》曲调缠绵,听上去深情款款、情真意切。

这两首曲子响起的瞬间,宴会上立刻没有了喧哗声音,万物寂静只有琴音袅袅。参加宴会的宾客们屏气凝神,陶醉在动人的琴声里。李颀想到了这次离京远行,他是奉命出使。在琴音的感召下,眼前似乎浮现出旅途漂泊的画面,提早勾起了思乡之情。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他思考要不然辞官归隐吧。既然厌倦了仕宦生活,为什么不勇敢地请辞还乡。他不留恋富贵权力,只爱自在洒脱,像他这样的人不适合官场生活。

音乐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竟然让李颀做出了人生选择。这样乐曲,谁不想好好听听。说不定可以像李颀那样,想明白人生,参悟透生活。

0 阅读:0
凝萨

凝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