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道教的发展重点体现在内丹道和道深的变化与重新组合上。让内丹道变得更具哲理的,是北宋初年有名的道教学者陈抟。陈抟(?-989),字图南,号扶摇子,是毫州真源(如今河南鹿邑)人,也有人说他是普州崇晃(现在四川安岳)人。
在后唐长兴年间(930 - 933),陈抟参加进士考试没考上,接着就去访求仙道,曾经在武当山九室岩隐居修炼,通过服气辟谷的方式修行二十多年;后来又搬到华山云台观以及少华石室,据说常常一睡就是一百多天不醒。周世宗(954 - 959 在位)喜欢“黄白术”(这是道教方术的一种,用铅、锡、水银等当作原料进行烧炼,再放进“丹药”,让它们变成黄金白银),就召见陈抟询问这个方法,陈抟回答说:“陛下您是四海之主,应当把治理国家放在心上,怎么能留意这种黄白之事呢?”陈抟在华山隐居了四十多年,写了《无极图》、《先天图》、《指玄篇》等作品,把《周易》里关于宇宙生成的学说和道教内丹的理论相互融合,借助《周易》的道理来解释炼精化气、修养心性追求修真的方法,对后来的道教影响很大。
陈抟之后,有丹道理论家张伯端。张伯端(984 - 1082),字平叔,是天台(今浙江天门)人,曾经担任过小官。神宗熙宁二年(1069),他在成都遇到了“异人”,被传授了金液还丹诀,于是就出家入道,改名叫用成(也有作“用诚”),号紫阳,是吕洞宾的再传弟子。他的代表作《悟真篇》和魏伯阳的《参同契》一样有名。这本书发展了钟、吕、陈的丹道理论,总结并且完善了道教内丹修炼的理论和方法,是继《参同契》之后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内丹著作,张伯端也因此被看作是清修派丹法南宗的开山祖师,被尊称为“紫阳真人”。
北宋时期,皇帝大多喜欢道教,真宗在前面带头,徽宗在后面跟风,像林灵素这类道教的败类就迎合皇帝的喜好,说徽宗是上帝的长子,是“神霄玉清王”下凡,一时间把道教往妖妄的方向发展到了极点,给国家、民族造成了很大的灾难,同时也在道教的历史上留下了很不光彩的一页。另一方面,统治者还大肆修建宫观,宋真宗还命令王钦若、张君房等官员主持整理道书、编纂道藏。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王钦若等人修成了《宝文统目》4539 卷;天禧三年(1019),张君房等人修成了《大宋天宫宝藏》4565 卷,《道藏》的体例就这样确定了下来。徽宗朝又两次增补,政和年间(1111 - 1118)雕版刊行,叫做《政和万寿道藏》,一共 5481 卷。这是《道藏》有正式印本的开始,后世修藏都把这个当作蓝本。
南宋、金、元那个时候,出现了一些新的教派:刘玉创立了净明道,萧抱真创立了太一道,刘德仁创立了真大道(最开始叫“大道教”);对道教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王重阳创建的全真道。王重阳(1113 - 1170)原名中孚,字允卿,是京兆终南(现在陕西周至)人,出家入道之后才改名叫王嚞、字知明,道号重阳子。据说,王重阳很早就精通经史,曾经在京兆求学“修进士业”,“擅长写文章,才思很敏捷”,还曾经参加科举考试中了甲科。他这个人“正直仗义,不拘小节”,可是,就算他文武双全,很想在世上有所作为,却还是长期处在很低的职位,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官员,于是就喝酒装疯,不再过问世事。金正隆年间(1156 - 1160),王重阳在世河镇(在今陕西户县)监管酒税,碰巧遇到两个年龄和相貌都一样的人。
这两个人(据说是“唐纯阳子吕仙翁的化身”)给他传授“修真口诀”,于是王重阳抛弃家庭改了名字,做了道士,这一年他 48 岁。大定七年(1167)十月,王重阳在宁海(治理的地方在今山东牟平)创立了全真道。所说的“全真”,就是把“澄心定意,抱元守一、存神固气”当作“真功”,把“修仁蕴德、济贫拔苦、先人后己、与物无私”当作“真行”;“功和行都具备,所以叫全真”(《重阳教化集·三州五会化缘榜》)。全真道主张儒释道三教平等,重视清修,入道的人必须吃素出家——这对唐宋以来的道教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变革;全真道也重视内丹炼养,主张先“性”后“命”或者“性、命双修”,和张伯端的紫阳派主张先“命”后“性”稍微有点不一样。
后来,张伯端的紫阳派并入了全真,被称为南宗,王重阳这一派就被称为北宗。王重阳去世之后,他的弟子丘处机接着掌管全真。丘处机曾经应成吉思汗的邀请,在 1222 年在雪山(如今阿富汗境内的兴都库什山)行宫拜见大汗,得到了大汗的礼遇和敬重,大汗特地命令“丘神仙”掌管天下的道教。所以,全真道在元代广泛传播,特别兴盛,发展成为道教的两大派别之一。能和全真道相抗衡的就是“正一道”。元世祖的时候,龙虎山的天师道受到朝廷的重视,至元十三年(1276),忽必烈召见第 36 代天师张宗演,赐给他银印,让他主管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的符篆;之后元成宗又授予 38 代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的称号,让他掌管三山(也就是江南)的道教,天师道从这时候开始改名。
宋、金、元时期,道教学者在撰写著作方面也有不少让人关注的成果,除了上面提到的《无极图》、《先天图》、《指玄篇》、《悟真篇》之外,还有张君房的《云笈七签》、王重阳的《金关玉锁诀》、《立教十五论》、丘处机的《大丹直指》、李致常的《长春真人西游记》、俞琰的《周易参同契发挥》、《周易集说》、陈致虚的《金丹大要》等等。
明清时期,道教总体上呈现出越来越衰落的趋势。明太祖朱元璋对道教实行了所谓“检束”的政策,设立道录司来管理和约束天下的道士,同时减少宫观的数量、限制出家的名额;太祖之后的皇帝大多不推崇道教,只有嘉靖皇帝是个例外,然而他宠信的道士像邵元节、陶仲文这些人,却都是迎合皇帝的恶行、助纣为虐的人。在这种情况下,道教当然不可能像之前的朝代那样发展。清统治者对道教的态度更加严厉,道教的衰落到这个时候已成定局。总的来说,在这一时期,道教在教义的发展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进展,而且教团的势力也缩小了;虽然信奉的人还是不少,但是它对社会的影响却大大下降了。
不过,还是有下面这些人物和事迹值得说一说:明朝初年,张三丰开创了道教武当道,把“真武大帝”当作祖师,在教义上主张三教合一、修炼上重视内丹修养,教团里面还秘密传授内家拳法。武当道后来并入了全真道。明末清初,有让全真道中兴的龙门派(全真道的支派之一,把丘处机当作祖师)律师王常月,他的《龙门心法》特别强调“戒行精严”,教风以持戒为根本。清雍正年间,有对《黄箓科仪》进行增删的龙虎山正一道士娄近垣。
乾嘉年间,有总结全真道清修理论和丹法的龙门派道士刘一明。在经籍方面,有明英宗时编纂完成的《正统道藏》、明神宗时刊印发行的《万历续道藏》,两者加起来一共 5485 卷;明嘉宗时,道士白云霁写成了《道藏目录详注》;清康熙时,学者彭定求编了《道藏辑要》。以上这些,都没办法扭转道教衰落的局势了,因为,道教的衰微终归是时代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