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三要义,兼谈怎样理解“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8-03 00:53:51
我在《道德经》学习的路上,广泛吸收众多友道的研究成果,丰富自己的见解,最近对“道”的理解自我感觉更上层楼:“道”绝非是一个泛化的一篮子概念,它有三个最重要的内核,在《道德经》中的表述也绝非是“一道了之”。自《道德经》问世以来,学习研究者正是因为没有对之进行细致地区分,才导致了诸多不可名状、不可理喻、不着头脑的理解。本人不揣浅陋,撰文试析之。 一、“道”有三重含义或三个“内核”《道德经》开宗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六个字里有三个“道”,这三个“道”的含义是不同的: “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我们名之为万物的“呈现之道”。万物作为认知对象时,向认知主体呈现出来的“象”,就是“呈现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第二个“道”,我们名之为认知主体的“发现之道”。人(人类、集体、个体)作为认知主体,对“呈现之道”的认知就是“发现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第三个“道”,我们名之为认知主体的“表达之道”。即认知主体对“发现之道”进行主观加工进行再呈现。 呈现——发现——表达(呈现),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道可道,非常道”翻译成白话就是:万物的呈现,是可以被认知主体发现的,发现之后的主观表达和运用并非恒定统一,换句话说往往是百花齐放。 至于如何用哲学语言来进行表述,留给读者自己思考和完成! 二、“道”的三个“内核”的互为关联“呈现之道”是作为认知对象而存在的,其特征是“不以认知主体个人意志为转移”。在《道德经》中的表述是第2章的“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如果读者用这个特征来阅读第14、21、25这些章节,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不再赘述。 “发现之道”和“表达之道”是认知主体对万物“呈现之道”的发现和表达。在《道德经》中的表述是第2章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有无相生”这句话,既是作为认知对象的万物的呈现(但这种呈现是“无言”的,万物自己不会表达出来),同时又是认知主体的发现和表达。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这六组概念,是发现和表达最基本的逻辑,由此派生出百花齐放的“发现之道”和“表达之道”。 “发现之道”和“表达之道”是主观的,总是受到主观认知中知见、欲念和情绪的影响。 人的认知是从主观出发对于客观呈现之道的发现和表达;人的“发现之道”和“表达之道”的主观性,总是和“呈现之道”的客观性产生偏差,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人类“道可道,非常道”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纠偏归正的历史。 三、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道德经》中的诸多“道”,其实大多数指的是“发现之道”和“表达之道”。我们往往把“道”理解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存在,像上帝一样,是一盏明灯,一个不容置疑的标准,这样的话,道就是个框,啥都可以装,结果是不利于对“道”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 实际上,“呈现之道”指的就是万物的显象给我们的启示和启发,正如21章描述的那样“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万物呈现出的“象、物、精、真、信”,是需要我们发现和表达的,发现和表达的“门道”才是“道”的真义。我们以第30章为例子来进行分析: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这一章是个“总分总”结构,是相对好理解的章节之一。前边的“一总一分”讲用兵不要逞强,言外之意就是逞强用兵不合乎“道”的规范。那么“道”的规范又是什么呢?最后一句的“总”就是讲这个道理的: 【物壮则老】事物强壮过后就会衰老。这就是万物给我们的“呈现之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物壮则老”是好还是不好呢?是合道还是不合道呢?其实这个问题不是万物所考虑的问题,万物是“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万物自然地呈现,就是这样,没有想法。“物壮则老”其中的“象、物、精、真、信”只有被发现、被表达,才有意义。 【是谓不道】通过以上对“物壮则老”的分析,这个“是谓不道”绝对不是“物壮则老”这种现象“不道”,这种现象无所谓道还是不道,而是认知主体没有正确地发现其中的“象、物、精、真、信”进而没有正确地表达,也就是没有发现和表达的“门道”,才是“不道”。所以这里的“不道”不是“呈现之道”不道,而是“发现之道”和“表达之道”不道:没有从呈现之道中进行反思、吸收和消化,没有得认知的门道。 【不道早已】上句和本句的“不道”,确切的含义是:没有正确地发现和表达万物“呈现之道”中的“象、物、精、真、信”,从而产生错误的认知和错误的行动。如果我们翻译成“不合道”或“不守道”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理解其中的含义:并不是不符合、不遵守所谓的最高标准或者最高规范,而是认知主体的主观偏差倒致认知失真、行为失轨、结果偏离。 按照以上的理解对30章试译如下: 以治理之道辅佐的人主,不依靠武力争强天下。穷兵黩武者最终会受到反噬。军队所到之处,荆棘丛生。大战之后,必定造成灾荒难民。擅于遵守治理之道而用兵者,就善于达到以战止战的目的(根据前后文联系,这里的“果”就是“止战”的意思),不会依靠武力欺弱逞强。达到止战的目的后不妄自尊大,达到止战的目的后不夸功欺小,达到止战的目的后不骄傲自满,达到止战的目的是因为不得已而用兵,达到止战的目的也不会好勇逞强。事物强壮过后就会衰老,这就是万物的兴衰之道;正是因为不明白万物的兴衰之道,才不以兴衰法则辅佐治理;不以兴衰法则辅佐治理,就会早早地走向衰亡。 这里的“治理之道”即是通过对万物“呈现之道”的发现后的合乎规律的“表达之道”,哲学的语言就是“合乎发展的统治理论”,这样理解比“以道畏佐人主”这样理解要实得多、好得多。“以道佐人主”里的“道”是什么?太虚,你可以说是“天道”,那么“天道”又是什么?我们只能说是虚无缥缈。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国家治理,就是“高举……伟大理论”,这些个伟大理论就是我们现阶段通过历史和现实的实践发现,总结出来的治理理念的表达。所以,以人类历史和眼下的世界政治经济局势作为参考,发现老子说得真是通古达今。 四、触类旁通,一通百通有许多章节中的“道”,如果我们从“发现之道”和“表达之道”来着眼,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比如第4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以往都是站在“呈现之道”的角度上来理解,所以无论怎样解释我都觉得不能完全接受。自从有了对“道的三要义”有了更深的认知后,我就对这句话有了全新的理解:这里的“冲”实际上就是“呈现之道”被发现,“发现之道”被表达,这个完整闭环的艺术化描绘,后文的“冲气以为和”也是这个意思。“冲”的过程就是“用之不盈”的过程。谁在“冲”?认知对象和认知主体的互动是“冲”,认知主体不断地发现不断地表达即“玄之又玄”也是“冲”!谁又是“不盈”?万物的“呈现之道”不盈,而“发现之道”和“表达之道”也是不盈!这里的一个“道”同时表达了三层含义。 我为什么这样断定?紧接着的后文就是明证: 【渊兮,似万物之宗】“万物”是认知主体表达的结果(对于“万物”的理解,大多数人始终不承认这一点,不承认这一点,对《道德经》理解只能进入死胡同),表达是发现的结果,发现的根源是“呈现之道”,此句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义。 【挫其锐,解其纷】言弱化“发现之道”和“表达之道”中主观的纷争,与“弱者道之用”同义。 【和其光,同其尘】言回归即“反”到“呈现之道”的本质中,与“反者道之动”同义。 【湛兮,似或存】发现“呈现之道”中的“象、物、精、真、信”。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言“呈现之道”“发现之道”“表达之道”的逻辑关系,“呈现之道”才是发现和表达的结果“万物”产生的根源,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义。 再比如“道生之”和“道生一”,这里的“道生”,只有是三道合一才有可能“生”,“生”即同时具有呈现、发现和表达之义。也只有三道合一才具有实践性,否则我们去论证一个类似鸡生蛋蛋生鸡的所谓命题,就毫无意义。这些章节的主体(主语)都应该是“人”,而不是“道”。 还有一句就是“道者万物之奥”,这里的“道者”就是拥有发现和表达之道的那些认知主体,只有他们才善于发现和表达“万物之奥(即呈现之道)”,这一句的主语也是“人”。 总之,我想通过自己的理解提供给大家一个另类的思路,我觉得这个思路能讲得通、理得开、有得用。 抛砖引玉,花入各眼,欢迎批评。 提示:本文与前两篇文章有关联,如果对我的表述不是很理解,可酌情参考: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文字背后揭示的普遍真理 2.让我们使把劲儿,把走入迷途的“道”拉回来
0 阅读:1

三棱心爱文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