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认知谈“道、德”,就不可能真正实践《道德经》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8-07 00:54:48

离开认知谈“道、德”,就不可能真正实践《道德经》。本人的这个论断不接受反驳,我想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首先,“道”和“德”这两个概念都是认知的产物,离开认知实践和认知逻辑,来谈论“道、德”不仅没有任何意义,而且谈不出什么子丑寅卯来。

“德”很好理解,即认知所得。关键是“道”,有相当一部分学习者将“道”理解为某种独立的人格存在, 比如:道是天下母,是天地母,是天下万物之母,是生育天地万物的母亲,是生成天地之前的卵……就差明说成“道就是上帝、道就是造物主”了。有的学习者说“道的运动方式是走向自己的反面,道的作用方式是柔弱的、渐进的、低调的……”这种表述的方式也把“道”理解为一种“独立人格”的存在。这种把“道”理解为类似“上帝”的存在对于我们实践《道德经》没有任何帮助。

不错,《道德经》中虽然有大量文字描述“道”是天地母、万物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这些特性,但这些特性是作为认知对象的特有属性被描述的,并不是“道”的本身。“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这句话很重要,不但描述了“德”即认知所得,而且描述了“道”乃“德”之源。换句话说,“道”是认知的源头,“德”是认知的成果,这两者因“认知”这种伟大的实践而互相成就、相辅相成。没有认知这件事,“道”就是一潭死海,“德”就是无源之水。

其次,“道”和“德”作为认知的两端,相互依赖而存在,《道德经》的所有概念无不体现这种特性。那种把“道”理解为“上帝、造物主”的学习者实际上相当于切断了自己客观思维的能力。

我不主张用佛教的理论来解释《道德经》,但借助于佛教的理论,确实可以更好地理解《道德经》的概念。比如“道”可以用佛教的“色”来对应;“德”可以用佛教的“相”来对应。如果用马哲的理论,“道”可以理解为客观物质世界;“德”可以理解为主观思维世界。

道、色、客观物质世界,对于我们的认知来说,是“全息”的世界;德、相、主观思维世界,对于“全息”的世界来说,永远是局部的、有限的、相对的。

“道”之所以是天地母,就是因为其“全息性”,因其是绝对的、本源的;“色”之所以是“空”,就是因为其相对于我们的认知,没有任何人明了“色”的全部真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因为我们的主观世界永远不绝对相等于客观世界。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怎样理解“道”?其实,我们只要知道“道就是我们主观世界之外的客观存在”就可以了,知道“主观世界之外的客观存在才是我们思维的源头”就可以了。知道了这两点,就可以“反者道之动”——思维的时候反回到客观世界这个源头;就可以“弱者道之用”——思维的时候弱化主观世界的干扰。至于什么道的运动方式能不能走向事物的反面?道的作用方式是不是柔弱的、渐进的、低调的?真的没有必要探讨这些你根本不知道的存在和规律。

总之一句话,谈认知就认认真真地谈认知的本身及其规律、规则,你非得去自不量力去探讨认知对象即客观世界的“绝对真理”,那不是缘木求鱼又是是什么呢?世界的源头是什么?在哪里?我可以绝对地告诉你,你即便是开了天眼也不会知道,你更没有必要知道“道是怎样运动的”,它是不是走向事物的反面,是不是柔弱的、渐进的,和你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但你完全有能力掌握自己怎样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思维和思考的方法和途径,也就是说,“可道”的能力人人都可以拥有,只要遵循“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就足矣!

1 阅读:29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05

用户10xxx05

2
2024-08-08 10:48

老子的道德是人的道德,孔子的道德是鬼的道德,这就是区别

我提供能量反应

我提供能量反应

1
2024-08-08 18:46

道就是路,有路才能通万物[点赞][点赞]

三棱心爱文学

三棱心爱文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