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使把劲儿,把走入迷途的“道”拉回来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8-05 00:29:57

【阅读提示】看到标题你是不是会产生疑问:只听说过人迷了道的,谁听说过道迷了途的?原来此“道”非彼“道”也。我们今天要谈论的“道”,是《道德经》中所言之“道”,而非其它的头头是“道”。难道《道德经》中的“道”走迷路了吗?

难道没有迷路吗?如果没有迷路,亲爱的,你能辨析出令人信服、值得整个人类去“尊”、能带领着我们走进“众妙之门”的那个导航一般、无处不在、周行不殆的“万物之母”吗?反正我是众里寻她千百度,那“道”却一会儿是“上帝”一般的存在,似乎与我们隔着好几个维度,要想见到牠除非得道修仙成圣;一会儿又像是没有情义的母亲,生了我们却不占有,视万物如刍狗;一会儿又隐身于屎溺中,解大便的时候好像也有幽灵一般的眼睛在窥视你;一会儿又神通广大,无影无形,呼风唤雨,像一只变形金刚…我们想要的“道”难道就是这个样子吗?

今天的文字是上一篇文章的延续,有些论据和观点需要阅读该篇文章获得。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上一篇文章太长了,而今天的主题又太大了,放在一起不合适。如果你觉得这个选题正好是你也想探究的,那么希望我能给你提供一点点启发;如果你已有了自己的“道”,那么不妨对照一下看谁的道更接地气、更有用;如果你觉得我讲的有点道理,不算害人,烦请点赞转发,让更多的人知道什么才是有用的“道”。

一、呈现、发现和表达

宇宙自然的物与物之间,无时无刻不在产生“互动”。人类生存于宇宙,与其它万物也产生互动,但人与万物的互动却有很大不同,那就是人类天生具有与生存环境进行互动的自觉性、能动性。正是由于人与环境的互动是自觉的、能动的、有技术含量和支撑的,才得以与环境进行更多的信息、价值和能量交换。当然,“更多”不代表“更好”,因为人类与客观环境自觉的、能动的、有技术含量和支撑的互动,往往打破“自然”的平衡状态,使“天之道”变成了失衡的“人之道”。

我们来推演一下“万物”互动关系的逻辑链条:

【A】当“万物”都不具备自觉的认知能力、也就是在没有人的情况下,“万物”只能单纯地在环境中“呈现”,用示意图表达就是:

万物自然地“呈现”

当没有认知主体参与的时候,宇宙中的“万物”其实还不能称之为“万物”,因为没有认知主体识别区分物与物之间的差别。这时的“万物”归“一物”,即称之为“有物混成”。有物混成的世界是混沌世界,混沌世界中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按照自然的基因随性存在,物与物之间的互动按照自然设定的基因程序按固有的路径运行。

【B】当人类出现以后,人天生拥有与生存环境进行互动的能力和技术,人类靠“认知能力”识别区分物与物之间的差别,通过物的“呈现”主动地进行“发现”,用示意图表达就是:

呈现——发现

【C】人是通过怎样的技术进行发现呢?答案是“对比”,即二分法。老子总结了六种最具普遍性的对比,基本涵盖“混成之物”的所有逻辑关系。借鉴先生的解读成果,称之为“全逻辑关系”,用示意图表达就是: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人通过发现“混成之物”的自然呈现,以“全逻辑”方式再表达出来,这个过程构成了人类认知的基本程序。当然这只是个基本程序,自然中蕴含的真正的全逻辑远不止这六种。为了方便表述,我们假设这六种关系无限接近于“自然真理”。

在人类与环境日常的认知和互动中,没必要启用全逻辑认知程序,启用的是一般的认知程序,一般的认知程序更不可能像老子总结的那样进行“全逻辑”发现和表达,而只能是盲人摸象一般,局部地、一点点地、各个侧面地、肤浅地……一一发现和表达,发现和表达几乎绝对地会存在偏差。所以人类的认知既是发现和表达的过程,同时也是纠错纠偏的过程。用哲学语言叙述就是:

人类的认知程序,正是基于客观存在的事实基础,以个人观点和主观意志作为出发点,“物”和“心”不断修契整合的过程。

二、通过认知程序被表达出来的物才称之为“万物”

《道德经》中的“万物”一词很重要。什么叫“万物”呢?先看示意图:

通过认知程序的发现和表达,而产生的概念结果,才是“万物”

会“读图”的同学,从示意图中就可以理解什么叫“万物”,即:通过认知程序的发现和表达,而产生的“物的区别”以及“物的集合”。人们以“概念的集合”来称呼某一类事物,以与其它事物产生区分。比如“人”,指的就是我们人类的总集,以区别牛、马等其它物种。当某种概念产生以后,反过来也可称呼概念产生之前的该类事物,比如“牛”这个概念如果产生于5000年前,那么一万年以前的该类动物也称之为“牛”。这就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所以在《道德经》中“万物”即指万事万物,但在牵涉到“万物”这个概念的产生时,比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万物”特指通过认知程序表达出来的结果(关于“道生一”这句话,千万注意甄别千奇百怪的解释,不要被带偏了;如果想知道靠谱的理解,关注本号,在相关的文章中寻找答案,以后还有专门再论)。

大家要把重点词放在“万”上,如果没有人类认知程序的结果表达,还有没有此物彼物、甲物乙物、A物B物?通过“物+心”的加工,使“混成之物”成为“物+名”,然后才有了“万+物”。有了“万物”,混沌世界成为秩序世界。而有了秩序世界,人类才得以更加有效地与“万物”进行信息、价值和能量交换,才拿到了迈进众妙之门的钥匙。

但是,自然赋予了人类与生存环境进行互动的能力和技术,以及能力和技术的载体“心”,并没有赋予“心”遵守自然秩序和逻辑的自觉性。人凭借“心”进行的发现和表达,总是随心而不是随物,用哲学语言表达就是总是主观而不是客观,所以人的认知总是与所认知的对象产生偏差甚至谬误。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和问题呢?老子提出的“道”就是答案:所谓道,就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门道!

三、道的三核心:呈现之道、发现之道、表达之道

结合以上论述以及上一篇文章《,以及《道德经》第一章内容,梳理如下:

1.人要与“万物”打交道,“万物”是人类通过认知程序对“物的呈现”进行“发现”,即通过“物+心”的加工而产生的“物+名”,其表达结果就是“万物”。

2.在认知对象和认知主体构成的认知程序中,物负责呈现,人负责发现和表达。全逻辑的呈现、发现和表达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如果认知对象和认知主体都能做到全逻辑,则善莫大焉。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人类的认知是以主观思维作为出发点的,想达到完全客观,臣妾做不到呀!

3.物的呈现是完全自然的、原发的、绝对的、第一性的,能圆满地进行全逻辑呈现;而人的发现和表达则不然,因为人的认知总是从主观(即心)出发,总是做不到全逻辑:其发现是局部的、片面的,如同盲人摸象;其表达是刻板的、肤浅的,好像刻舟求剑。物的呈现与人的发现和表达总是走不到一条道上。

4.这个矛盾有没有办法解决呢?当然有!解决的途径就是:人的发现之道和表达之道要学习物的呈现之道。

5.那么作为认知标杆的万物的“呈现之道”又是什么呢?《道德经》中有答案,即: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四个“…而弗…”高度概括了万物在自身萌芽、成长、成熟、成功的各个阶段,自身所“呈现”的态度。我们从万物的呈现之道中学到了什么?我们学到的是“没有主观的态度”。也就是说,万物只负责呈现,不负责表达。再换句话说,万物是“不言”的——我们学习万物的呈现之道,就要做到“不言之教”。

大部分解读者将四个“…而弗…”理解为是“道”在这样做,我以前也是这样理解的。经过反复揣摩,现在我更加确切地认为,不是道在这样做,而是万物在这样“道”——即呈现出来的万物运行的本质和门道。这四个“…而弗…”说的是万物,因为这句话的主语本来就是“万物”,所以并不是“道”在“…而弗…”,而是“万物”在“…而弗…”,万物这样做的门道就叫“道”。这就是道的第一层含义“呈现之道”,这个道是自然的、绝对的、本原的,是全逻辑,是绝对真理。

《道德经》中的“道”,主要指的就是这层含义,即万物呈现出来的、能被人类的认知识别、发现、学习和遵循,万物之间自然的、绝对的、本原的、全逻辑的内在联系,是万物高度虚化的“象”。“道”和“万物”就是“象和相”的关系。万物的相就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有实在;而万物的象(即道)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实有实在。比如我们看到一张钱的局部,能看的这个局部就是“相”,我们能立刻判断出这是100元,判断出的100元就是“象”。

相和象的关系

再打个比方,比如一个人,这个人的相貌衣着行为举止是这个人的“相”,相是用来让人识别的;而这个人的气质、本性、品格、习惯是这个人的“象”,一个人的“象”就是他的处世之“道”,是用来和人互动的。

所谓“道”,就是“万物”的处世之道。把“道”理解为独立人格的存在,是地地道道的无中生有,如假包换的唯心主义。

因此,“道”和“万物”是平等的关系,一隐一显,一无一有,道和万物的“母子”关系只是一个形象化的表述,并非是说万物是道生养的,而是说道是万物的根本、万物是道的派生。正如一个人的处世根本是他做人的本质、品性,而不是他的衣着、相貌。有诸多解读者津津乐道万物是道通过十月怀胎生出来的孩子,真是不可思议!

6.那么人的发现之道和表达之道又是什么呢?

“物的呈现之道”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而人的“发现之道”和“表达之道”则不然,它们是从主观意志出发的,天然地、绝对地带有主观性,难免与客观实际发生偏离甚至背驰。怎样使从主观出发的发现之道和表达之道趋向并接近客观,这也是有门道的。“发现之道”的门道就是“无为”,“表达之道”的门道就是“不言”,能通达这两个门道,那就是“圣人”了:

处无为之事,即:发现之道。遵从万物“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的全逻辑呈现;

行不言之教,即:表达之道。遵从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的无主观不言之呈现。

7.在《道德经》中,“道”指的即是呈现之道、发现之道和表达之道这三个义项。“道可道非常道”中的三个道,分别对应这三个义项:蕴含于万物中的“门道”是可以被人类通过发现的“门道”认知到的,发现后可以通过不同的“门道”表达出来。当然,这样的“翻译”太土了,文气一点可以是:客观世界(万物)的绝对真理是可以被认知和遵行的,但认知和遵行的途径并非恒定。

这样一解,“道”离我们远去了吗?没有!一方面,道靠我们去发现,去对标,去看齐;另一方面,道需要我们去呈现、去表达。也就是说,“道”既是我们的认知对象,也是我们的行动指南,还是我们的方向和目标。行于大道,唯施是畏,道就在心中,就在前方,就在脚下。

四、“道可道非常道”的实践意义

上文分析结果:万物负责呈现,人负责发现和表达。而人又是“万物”之一,是双重身份,所以既要呈现、又要发现和表达。呈现和表达实际上是同一性质的,我们或可简化为“表达”,所以做人的门道就是两个方面:

一是表达之道,二是发现之道。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道可道非常道”的一生,不断地在发现,也不断地在表达。一个女孩子是秀外慧中,还是外表妖娆而内心世俗,这是她对社会的表达之道;一个男孩子,是看到了表面还是看到了内质,考验的是他的发现之道。

而“圣人之道”是什么呢?

圣人的表达之道,即:行不言之教——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按照自然赋予的使命,干就完了,功过是非,任人评说;

圣人的发现之道,即:处无为之事——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慧眼慧心,善于探知并遵循客观世界的全逻辑真理,为自己的主观表达提供客观依据。

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的实践意义。

对于“道可道非常道”的解读,类似“道不可说、一说就错”的理解渐渐地在失去市场,因为这样说明显就是在胡说,既然不可说老子还说个毛!还有一种解法是“道是可以说的,但说出来的道不是常道”,这样理解在事实和逻辑上都没有问题,但我觉得这是一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废话——说出来的道当然不是常道——说出的道是人的表达之道,而常道是万物的呈现之道,两者存在偏差甚至背离是绝对的。这样理解的实践意义在哪里呢?无非是:1.既然说出来的道不是常道,我们还说个毛,那些动不动就拿“不言”来封人嘴巴不让人说话的半吊子估计就是这样理解的;2.正是因为说出来的道不是常道,我们就不要去说,而是要努力去探究常道。可是,常道只负责呈现,我们能发现并表达出其中的全部真理吗?

探究常道的全部真理,是人类的重要使命。无数的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都在发挥自己的特长,从不同的方向在探究、发现常道的相对真理,并试图无限接近常道的绝对真理。并通过优化自己的发现之道和表达之道,无限接近常道。但是《道德经》不是专科研究,而是一部有关认知论、方法论的哲学著作,老子通过自己的发现,向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向圣人统治者,表达了如何接近常道的思维方法,指明了一个“门道”。至于专业的探索,似乎不是《道德经》的思想范围。有部分解读者,把解读当成了探索,不太好说什么,我觉得走偏了。

当我按照我自己的思路来走近和亲近“道”的时候,我觉得“道”就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行动指南、终身导航,而不再是那个可望而不可即、可视而不可亲、可说而不可用的虚拟影像了。亲爱的,你会欣然接受我的理解吗?这只是我的主观表达,接受不接受,就要取决于你的发现之道了。

五、至此,通过两篇文章的阐述,基本上把第二章的逻辑连贯了起来: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万物以自然的方式进行呈现,“道”即在万物的呈现之“象”里。道的呈现无名、无言,但有精、有信。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人作为认知主体,通过主观的逻辑判断对道的呈现进行发现,对发现的结果进行表达。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人的发现之道和表达之道天然是主观的,绝对地与万物的呈现之道产生偏差甚至背离。类似于“天下皆知”的发现和表达,主观性大于客观性,偏差和背离程度不言自明。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的发现之道是无为,即遵循万物的呈现之道;圣人的表达之道是不言,即学习万物的无言之道。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有或者没有,不是靠表达的,而是靠呈现的。比如说“气质”这种东西,我说我很有气质,但在你看来却很猥琐,结果即使不猥琐,估计也没有啥气质。有功无功更是如此,不用自己的主观表达,别人会根据你的呈现而发现,是你的功就是你的功。一个人的眼睛可能有盲区,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六、本文阐述的道理对于学习研究《道德经》的意义

老子的思想是普适性的,对于学习研究《道德经》本身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首先,如果把《道德经》文本作为“万物”,其揭示的本质和真理看做是“道”,那么这个道是可道的,我们学习研究《道德经》的古今中外同好都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发现者和表达者。按照认知的程序、原理和逻辑,我们学习研究者无不是基于《道德经》之呈现、依据客观现实之观察,从学习研究者的主观出发进行研究的。这个程序、原理和逻辑,注定了“一千个解读者一千种道”的结果,我们都是摸象的盲人。如果有谁妄称自己完全破解了《道德经》,恰恰证明自己连基本的原理都没有搞明白,徒增笑料。

其次,每一个解读者所理解表达出来的结果,我们同样可以把它看做是“呈现之道”,至于其呈现出来的东西有多少合于老子之道,需要阅读者具备“发现之道”。那么阅读者的“发现之道”有什么门道呢?我的门道是基于两个事实:一是文本事实,二是客观事实,尽量不从自己的主观出发。按照这个门道,我发现即使妄称自己完全破解了《道德经》、基本原理都没搞清楚的解读者,其实也有可取之处。比如有位先生认为“从无到有就是道”,几乎得到了所有人的反对,但我却从他的思路发现了其可借鉴之处。比如还有一位探究“宇宙生成”这个和《道德经》几乎不沾边的科研项目的解读者,他对“呈现之道”有独到的理解。人无弃人,物无弃物,不仔细研究、吸纳大众的智慧,全凭自己闭门造车都不行的。所以不要一味地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能发现亮点为己所用、能理解错误的出发点避免踩坑,才是真态度。

再次,学习研究《道德经》是一个玄之又玄的过程,因为发现和表达之道并不是一次性完成而一劳永逸的。“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如果理解了这句话,就能勇于吸收比自己更好的、更正确的见解,就能勇于抛弃自己过时的、错误的观点,哪怕你已经形成自己所谓的“理论架构”。我本人以前也是比较固执的,《道德经》教会了我自己“发现之道”和“表达之道”的局限性,只有坚持“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才能学会跳出主观的思维认知,换一个视角来重新观察世界。以此共勉!

0 阅读:1
三棱心爱文学

三棱心爱文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