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望之是一个很有操守的人。
他精通儒家经典,深得儒家精髓,他知道,他坚信,他也身体力行。
鲁迅先生有言: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萧望之很迂腐,乃至于愚蠢,但他是为民请命的人,是舍身求法的人,是构成“中国的脊梁”的人。
在帝制时代,皇权至上,唯有萧望之这些读书人,试图监督约束皇权。以此观之,儒家的存在,在未自我阉割干净、彻底成为皇权附庸之前,自有其进步意义。
但仅止于此了,坚定有信仰的背后,萧望之们在治理实践上是典型的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萧望之饱读经书,自视甚高。
昭帝时期,霍光秉政,诛灭上官桀集团后,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要求求见他的人,都得去刀兵,由两个人左右监视觐见。
萧望之作为新选拔的人才,也要见霍光,但他头硬,偏偏不同意去刀兵。
所以,霍光在世时,他基本上没得到重用。
反映两点:
一,萧望之持身端正;
二、萧望之很傲娇——我饱读诗书,皇帝也应当对我礼敬有加,你个权臣,算求!
后来宣帝继位,稍稍提拔了他,让他站上倒霍的舆论主阵地,他解释天象、援引经典,充分证明霍光专权及霍氏骄横的不正当性,为消灭霍氏家族发挥了重要的喉舌作用。
霍氏倒台后,汉宣帝就打算派萧望之去当平原太守,到基层锻炼一下。
但萧望之眼高于顶,根本不想去外郡锻炼。
萧望之读书多,长于雄辩,刚到平原没多久,他就跟宣帝上书,核心思想大概有以下三层:
1、您派谏官去基层当官,是舍本逐末;
2、像我们明于经术的,就应该在您身边,参知政事,帮助您拾遗补缺;
3、只要朝廷肃然,外郡能不能治理好,没什么关系。
看到了吧,我们的萧大儒,对处理实际事务毫无兴趣,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往往又是仅靠读书键政无法得来的。
汉宣帝也很无奈,这个人书读这么好,不用也可惜,就把他调回朝中担任少府。
宣帝还是不死心,从萧望之博学的角度,汉宣帝认为萧望之有宰相之才,会是帝国未来皇帝刘奭的好帮手。
但宣帝用人,又非常注重官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空谈误国是有所防范的。
于是,宣帝就任命萧望之当左冯翊。
西汉关中平原分为左冯翊、右扶风、京兆三部分,称为三辅,三辅长官级别和地方太守一样,待遇似乎更好。
结果,萧望之又耍脾气了。
从少府迁为左冯翊,级别上,从中二千石到外二千石,是降级了。萧望之不开心,就装病。
宣帝无奈。
奇了怪了,宣帝怎么这么容易无奈?宣帝说:“谁让人家萧望之读书多呢!”
宣帝就派金安上去跟萧望之说:“这个职位调动,不是贬你官,主要是让你到基层锻炼锻炼,以后还要重用。”
萧望之这才走马上任。
萧望之当了三年左冯翊,史载“京师称之”,也就是名声不错。
具体做了什么事,不得而知。所以这个“京师称之”,恐怕也是虚美之词。
倒是在担任左冯翊期间,他没少掺和朝廷里的事。
西羌叛乱,平叛需要筹钱筹粮,安定、陇西等西北八郡的压力很大,为了缓解压力,张敞提出让轻罪犯人用钱谷赎罪。
萧望之不同意:“你这是与民争利,你这是不仁义。”
至于,打仗的钱粮从哪来,萧望之表示,这不干我的事。
莎车之乱,冯奉世刚好持节出使西域,当机立断,纠集西域盟国击斩莎车王,定祸乱于初萌。
回头要论功给冯奉世封侯,萧望之又不同意:“你这是矫诏,虽然有功,但后人有样学样还得了?”
至于以后出现类似的事情如何解决,萧望之表示,这不干我的事。
这就是大儒们的尿性:意识形态之弦永远崩得很紧,大帽子随时奉上,实干家必须戴着锁链跳舞。
三年左冯翊任职期满,萧望之升任大鸿胪,再回中央,他自然更要“大展宏图”。
乌孙请求和亲,萧望之不同意,他认为乌孙那么远,万一乱起来,汉朝鞭长莫及。
事实却是,解忧公主经营乌孙多年,乌孙称臣纳贡多年,西域都护对西域的控制也颇为牢固。
萧望之本质上排斥汉帝国对西域的控制,代表了儒家的主流领土观——只要治理好中央帝国的核心区就好,战略缓冲区是什么玩意儿?能种地吗?
又过了三年,御史大夫丙吉升任丞相,萧望之则升任御史大夫,成为副宰相。
公元前57年,匈奴打来打去,五单于并立,朝臣都建议趁着匈奴叛乱讨伐。
萧望之又不同意,他认为伐丧不义。
如果他的意图是等匈奴自相残杀完毕,汉军去捡晕鸡儿,倒也不错。
但他的理由是伐丧不义。
好吧,这个我也赞同,我们是礼仪之邦嘛,但伐无道,是大义。
不然高祖刘邦入关,人家胡亥刚死,你好意思吗?武王伐纣,人家纣王都把自己烧了,你还不赶紧退兵?
萧望之们,本质上除了维护国内稳定,讨厌任何形式的对外用兵。
后来,汉宣帝听从耿寿昌的建议,设置常平仓。
不用想,萧怼怼又要准时上线了,具体怼了什么,史料没说,但大体能想到,又是“与民争利”那一套。
然后,萧望之又看不上狱吏出身的丙吉。丙吉是个厚道人,不跟他一般见识,他却以为丙吉好欺负,就借灾异向宣帝弹劾丙吉。
这次宣帝实在忍无可忍了。不久,就有人弹劾萧望之,罪状包括不敬丞相、贪赃枉法。
但宣帝也不过是高高拿起,轻轻放下。萧望之左迁太子太傅,教刘奭去了。
萧望之应该记住,他对丙吉的弹劾。他看不上的丙吉,如果他仔细研究过,没准能救他的命。
宣帝临终,还是把萧望之提拔起来,做了辅政大臣。政治是一门平衡术,他需要萧望之这种正臣来平衡外戚的势力。
但很可惜,萧望之不懂政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
汉元帝继位后不久,萧望之和周堪,就引荐宗室刘更生为给事中。刘更生就是刘向,编校了大量先秦著作,读书比萧望之更猛。
萧望之、周堪、刘更生,伙同侍中金敞,把内朝头号人物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给架空了。
史高这个人,虽然贵为外戚,位高权重,但在历史上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
从他简短的履历看,他不是那种爱搞事、权力欲望非常强的人,堪称无公害外戚,类似于宣帝老岳父许广汉。
但兔子急了也咬人。
不把顶头上司丙吉放眼里的萧望之,自然不会把靠裙带关系居大位的史高放在眼里,被架空的史高,在内朝的处境可以想见有多尴尬。
于是,史高就被推到了中书宦官以石显为首的一方。
石显是西汉第一宦官奸佞,破坏力巨大,本身作为元帝的秘书,就接触机密文件,代为批示,现在又有了史高这一张小王。
石显左手元帝,右手史高,王炸在手,萧望之就完蛋了。
汉元帝公元前49年腊月二十六继位,到公元前47年,不足两年的时间,在石显的运作下,在汉元帝完全无意杀他的情况下,萧望之被逼自杀。
回到丙吉,丙吉在打倒霍氏家族的过程中,多次通过许广汉为汉宣帝出谋划策,因此,他跟许广汉的关系极为融洽。
然而,终宣帝一朝,许广汉及其家族,基本没做什么恶,反而对朝政多有补益,也从来未见魏相、丙吉们跟外戚有什么摆在台面上的冲突,彼此很和谐。
人畜无害的史高,本来可以成为萧望之供起来为己所用的牌位,萧望之却没费多大功夫就送史高去助攻石显了。
萧望之死了,笨死的。
萧望之死了,无用至斯,早该死了。
只可惜,宣帝苦心经营的辅政架构也因此轰然倒塌。三年后,史高请求退休,石显在朝中再无人能制衡。
帝国之衰落,因为石显弄权,但探求根源,在于萧望之和石显的斗争中的脆败。
前汉实亡于萧望之眼高手低!
关山五十州
汉朝清谈的鼻祖
有一个小樱桃
皇帝不行,再好也白搭,说汉武帝穷兵黩武的,都是软脚虾,国的威严难道不是靠打出来的,还是靠说出来或者求和来的吗
平静~开开开 回复 01-29 12:28
汉武帝把国家经济搞崩溃,打仗最多也就用了一半钱,另一半钱都给他用来享受了
秋水长天2021
腐儒
Goodbye。
人已挂,复活中。复活时间倒计时开始,12个小时后再见。
fhjhg
土地万万年,其它都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