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PK 谁是“下沉之王”?
此番古茗与蜜雪冰城的较量显著说明了一个问题:新茶饮赛道下,每一个品牌都不容小觑。不同于其他品牌发家于一二线城市,热衷争抢一二线城市的市场份额,古茗和蜜雪冰城都是小镇跑出来的品牌,主打“农村包围城市路线”,主要市场存在高度重合。这一点从古茗自身定位就体现的深刻: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选择大众路线,主打得就是一个平价、亲民。而蜜雪冰城这边,2021年凭借密集的门店和高性价比饮品及一首洗脑神曲“蜜雪冰城甜蜜蜜”火遍大江南北。从知名度上看,显然蜜雪冰城更胜一筹,但并不意味着,古茗可以被轻视。
根据招股书,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古茗的商品销售额为192亿元,门店数量9001家,距离“万店目标”仅一步之遥,同时也说明了,中端茶饮市场上古茗已稳稳占据了一席之地。而从门店分布区域上看,相比蜜雪冰城,古茗还要下沉。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除了在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覆盖度最高,古茗的下沉程度足够深,在远离城市中心的乡、镇门店比例上都处于“一骑绝尘”。截至2023年9月末,有3287家古茗位于乡、镇,占门店总数的38.3%,而类似品牌位于乡、镇的门店比例通常低于25%。此外,不同于蜜雪冰城在全国“各地开花”,古茗至今也不肯踏入北京、上海一步。
不过,虽然下沉力度上,古茗更胜一筹,但是在营收上,还是相差较远。招股书显示,以营收计算,截至2023年9月末蜜雪冰城营收为153.93亿元,远超古茗的55.71亿元。在业绩层面,2021年至2023年前9月,古茗营收分别为43.84亿元、55.59亿元和55.7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399.2万元、3.92亿元和10.02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0%、28.1%和31%。可以看到,虽然不及蜜雪冰城,但是古茗的业绩表现仍然可圈可点。
值得一提的是,古茗与蜜雪冰城还有一个绕不过的共同点,那就是俩家茶饮品牌,做得都是B端生意。目前,古茗的门店均采用加盟形式经营,收入也主要来自向加盟商销售商品及设备,以及提供加盟管理服务。蜜雪冰城的模式也大抵相同。根据招股书,蜜雪冰城99%的营收来源于加盟店的食材、包材、设备、营运物资的销售以及加盟管理费用,2万家门店中,只有47家是直营门店,正如媒体总结,与其说蜜雪冰城是一家现制茶饮企业,不如说是给现制茶饮门店做搬运工的企业。
由此可见,俩家看似有诸多共同点的品牌,“同台飙戏”,外界产生浓厚兴趣在所难免。
新茶饮品牌缘何角逐资本市场
需要指出的是,蜜雪冰城和古茗选择赴港上市,与国内IPO通道日渐收紧不无关系。2023年8月,证监会宣布,充分考虑当前市场形势,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机制,围绕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等做出一系列安排。其中明确指出,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严格要求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应当投向主营业务,严限多元化投资。此后,涉及衣食住行行业的众多IPO被陆续撤回。
对于此次蜜雪冰城和古茗的扎堆上市,行业普遍认为,新茶饮品牌纷纷看重资本市场势能,纷纷期待通过上市利用资金打造出具备竞争力的供应链。此前,关于新茶饮上市的传闻不绝于耳,如沪上阿姨、霸王茶姬等,冲击资本市场似乎成了头部新茶饮企业下半场竞争的共同目标。
可以预见,在两大大体量知名品牌示范下,2024年,将会有更多的品牌选择上市,同时新茶饮行业的发展和竞争也将加剧。“品牌不仅需要在外部市场竞争中保持敏锐洞察力,还需要在内部持续修炼内功,确保品质、创新与服务始终与消费者需求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在茶饮市场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真正获得长期的竞争力。”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给出了这样的行业预估。
事实上,对于新茶饮品牌而言,产品品质、研发能力等都牵动着发展生命力,这些才是赖以生存之本,然而从新茶饮品牌的操作上看,多少有些本末倒置。
最近两年,新茶饮赛道热度不断,先有蜜雪冰城凭借“洗脑神曲”强势出圈,然后是喜茶与Fendi推出联名款,各种跨界营销不断刷新消费者眼球,似乎新茶饮赛道的话题、营销超过了经营本身。也让消费者禁不住感叹,“卷卷更健康,最好多卷卷口味和卫生。”
由此可见,对新茶饮品牌而言,口味是“1”,其他是“0”,品质不好,噱头再炫也是表明功夫,终归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相比于关心谁是“新茶饮第二股”,大家更关心奶茶究竟能不能打动自己的味蕾,而这更应该使各大新茶饮品牌深思熟虑:只有以优质产品保持差异化优势的品牌,才能实现长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