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宰相与太监

怀霖济物 2022-11-28 13:06:32

明朝的276年(1368- 1644年),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一个转折点,在明朝之前,中国的整体政治制度、工艺技术、经济实力还领先于西方,中国在明朝,各方面都倒退了,但是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开展了大航海的时代,在1492年,明孝宗弘治五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在1522年,明世宗嘉靖元年,麦哲伦绕行世界,1620年,明神宗万历四十八年,在这三百年间,西方的理性思想抬头、基础科学快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逐渐成型,中国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落后于西方了。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是所有中国开国皇帝中,出身最卑微的。他曾经在和尚庙趁饭吃、后来做过游方僧,其实就是到处流浪、乞讨为生,朱元璋精力旺盛、人生阅历丰富。也许因为他的贫贱出身、缺乏安全感,导致他的猜疑心重、刻薄寡恩,在洪武13年,他与丞相胡惟庸起了矛盾,他杀了胡惟庸,干脆废除了一千六百多年的丞相制度,于是明朝的皇权,与政府的行政权完全重复,明朝的政治制度,是一个非常专制的政体,与汉朝唐朝宋朝相比,是严重的倒退。

明太祖朱元璋,与他儿子明成祖朱棣,都是打天下的皇帝,不用宰相,还能够担得下独挑大梁、日理万机的重担,他们后世的子孙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来独自挑下这个重担,这个朱元璋家族的双螺旋链基因,似乎有些很不好的元素,朱家王朝,出了不少非常顽劣昏庸的龙子龙孙。

如果独揽大权的顽劣皇帝不想管事,谁会在身边管事呢?在皇帝身边打杂的太监,如果心机重、好揽权,又赢得了皇帝宠信的,就成了真正的权力核心,姓朱的皇帝往往是个不管事的假皇帝,管事的真皇帝,大都是主管皇帝文书、印玺的司礼太监,明朝大权在握的太监,从王振、刘瑾、汪直、到魏忠贤,一个接着一个,从早期的明英宗以来,就一直没有断过。

明朝在制度上,有所谓的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办事,但是内阁大学士的基本定位,是藏书阁的学者,是给皇帝备询顾问,内阁大学士与真正的宰相,在体制上,有根本的不同,内阁大学士,类似今天的国策顾问;而宰相则比较类似行政院长。

朱元璋不愿意有宰相来分享皇权,凡事要皇帝自己乾坤独断,他的五代子孙之后,真正在抓权做皇帝的,反而是一个接一个的太监,明朝的吏治腐败不堪,能够延续国祚276年,还是多亏了当时的北方,没有什么特殊的强权想要入主中原。

有趣的是,朱元璋似乎也预期太监干政的危机,他铸了铁牌,挂在宫门,规定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问题是,凡事都有他的因果缘由,区区一块铁牌,怎么可能改变得了朱家王朝成住坏空的劫数?

中国在汉唐盛世,甚至到了宋朝,皇权与相权还有一定的区分,皇帝是国家的元首,宰相是行政首长,有一定的组织管理与制衡的意义,在汉唐盛世的时候,皇帝与宰相是坐着讨论问题,到了宋朝,是宰相站着皇帝坐着,到了明朝,一则废了相权,一则大臣议事,只能跪着说话。

0 阅读:54

怀霖济物

简介:怀霖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