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年前,被性骚扰之后...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2025-03-30 13:32:16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出土的楚国漆器)

春秋时期,有一个国家,叫做楚国。

楚国有位国君,名字叫做楚庄王。

我们知道春秋时期先后有五位霸主,春秋五霸嘛,他们都曾经在不同时期成为那个时代扛把子级别的人物,这个楚庄王,他就是其中之一。

他这个人,很有能力,很有水平,也取得了很多的成就。

最主要的是,在楚庄王之前,楚国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被很多中原国家瞧不起,看不上,或者说有意无意的排除在外,比如诸侯去拜见周天子的时候,其他国家都能到宫殿里去朝见天子,但是楚人去了,往往被拦下,只让他在宫门外等候,让他守火燎,就是只让他在宫门外的火堆前烤火。

当然受到这种待遇的,不仅仅是楚人,通常坐在楚人对面的,还有秦人。(当时也算是难兄难弟了)

楚国,秦国,那在春秋时代都被视为蛮夷之国,楚国可能还好点,秦国最惨,秦国的先祖,名字叫做秦非子,原本只是替周天子养马的,因为马养的好,膘肥体壮毛发亮,周天子一开心,就赏赐他到西垂去做国君。

您说赏秦非子这块地有多大,还不到五十里,你想要再多的地,你得自己打下来才行。

只是,终有一天,楚人会用巫祝的骨笛吹裂周天子用来占卜的龟甲,秦人也会把显赫的军功刻进渭水泛泛的波纹。

傲慢的中原诸国不曾想到,这两个曾经被他们轻视和践踏的国家,一个成了让人恐惧的强国,而一个则统一了天下。

那么我们说,楚国的强大,从被人瞧不起,看不上,到大家不得不刮目相看,就是从楚庄王执政时期开始的。

(楚庄王 塑像)

楚庄王强大了楚国,让楚人抬头了,他很自豪,于是有一次为了庆祝,他就在宫里召开了一场宴会。

国君请客吃饭,这是一定要去的,因为宫里有酒有肉,这在平时不一定能吃得到。

楚庄王生年不详,但是知道他死于公元前591年,而在那一阶段,古代社会的生产力,其实很低。

低到什么程度?

百姓挨饿是正常的,大臣们也有可能吃不上饭,您要说顿顿吃肉喝酒,或许连国君本人也做不到。

所以,一听说宫里要摆宴,那都不用楚庄王请,大臣们一个一个主动就来了。

楚庄王此前,为了壮大楚国,他非常的不容易,一直在肝工作,他是焚膏继晷,握椠怀铅,为了磨炼自己的意志,据说他连续六年都不曾饮酒,平时生活上也很朴素,肉也舍不得吃。

但是这回不一样,这回楚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那为了这次胜利而举行的宴会,吃喝这一块那肯定不能差事儿。

所以这次,君臣在席间是猛猛吃肉,猛猛喝酒,大臣们也喝多了,是楚庄王也喝多了,这宴会从早上开始办,一直办到天都黑了,还没结束,还在继续吃,继续喝。

我们知道这古代没有电子光源,没有电灯,只有灯烛,所以天完全黑下来之后,宫殿里就掌了灯,也必须掌灯,不然啥也看不着。

虽然天已经很晚了,但是宴会的气氛却并没有消散,反而是越来越热闹,越来越尽兴,楚庄王甚至把自己最宠爱的两个妃子,一个叫做许姬,一个叫做麦姬,把这俩妃子叫了出来,让她俩依次给宴会上的大臣们倒酒。

(古代 宴会)

这俩妃子,那真是人间绝色,相当的好看,尤其是许姬,更是娇嫩欲滴,美艳不可方物,俩人一出来,大臣们一时间都看得呆住了。

只是,毕竟是公共场合,这是君王的女人,君前哪敢失仪?所以许姬和麦姬给大臣们倒酒的时候,大家都很规矩,有些大臣甚至都把头埋低,连和妃子对视也不敢了。

宴会上的大臣们很多,这酒呢,要挨个倒,一时半会倒不完,许姬和麦姬正在这倒呢,忽然从殿外刮来一阵大风,直接把宫殿里的灯烛都给吹灭了。

现代人如果生活在都市里,你把家里所有的光源都关闭了,也不一定觉得黑,因为总有比你睡得晚的,也总有建筑物还会发出光亮,加上还有路灯,但是古代不一样,如果没有月亮的话,烛火还灭了,那一瞬间真的就是伸手不见五指,谁也看不着谁了。

把灯重新点燃,是需要时间的,三分钟也好,五分钟也罢,侍从们也得摸着黑打火,反正一时半会,宫里就这么黑着呢。

许姬和麦姬正在倒酒,这时候她们也不敢乱动了,因为什么也看不到,只能等着,可是许姬就在这等待的时间里,她就感觉有人摸她,还把她的手给拉住了,慢慢的还把她给抱住了。

许姬当然不干呐,立刻就开始挣脱,这人一看许姬要跑,力气使的更大了,许姬一介弱女子,她断然不能逃离,不过她也很聪明,直接用手把自己的袖子给撕断了,这人一抓衣服,抓了个空,许姬才赶紧跑走了。

这要是一般姑娘,早就吓坏了,可是许姬毕竟是妃子,是国君的女人,那是见过世面的,她不仅成功逃脱,她还顺手摸索,摸到了这个人的头盔,然后趁机把头盔上的帽缨给扯下来一根,攥在了手里。

帽缨,就是武将戴的头盔上的那个翅儿。

(一种古代的帽翅)

许姬拿到帽缨,立刻就摸索着往回跑,她是又摔又跌,终于跑回了楚庄王的身边,然后压低声音对楚庄王说了这么一句话:

刚才有人在黑暗中调戏我,挣脱间我折下了他头盔上的帽缨,现在只要王上命令侍从掌灯,看谁少了一根翅儿,就能知道是谁无礼。

这件事情,可以说很严重。

因为在礼教森严的时代里,臣子最重要的都不是能力,不是他的功劳,不是他治政或者打仗的功绩,而是臣节。

你调戏许姬,首先说你人品不行,其次是你道德不行,最后呢,你调戏的是君王的女人,那就等同于是对君王不敬,对楚国不敬,你就是在冒犯王权,其罪可诛啊。

但是很显然,楚庄王并不打算为许姬做主,他不仅没有立刻掌灯,反而还要求大臣们把帽缨都摘下来扔到地上。

楚庄王还为这个奇怪的命令做了找补,他说,今天呢,就是玩,就是尽兴,大家要放松,这和平时上班不一样,不需要正襟危坐,也不需要时刻穿戴齐整,所以大家干脆把帽缨都摘掉,大家放松一点嘛。

国君发话了,别说是让自己摘帽缨了,就算是让自己倒立裸奔,那恐怕也得照做,所以在黑暗中,宴会上所有的大臣就都把帽缨摘了下来,扔到了地上。

你这都扔到地上了,谁的帽缨是谁的,那就都分不清楚,都乱套了,许姬手里的罪证“一根帽缨”,她也就失去了意义。

大臣们把帽缨都扔完了,宫殿里的灯烛也被重新点燃,而楚庄王则和大臣们继续吃饭喝酒,载歌载舞,一切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

(绝缨之宴 唐狡和楚庄王)

我们先说一下这个故事最后的结局,那就是几年之后,楚庄王攻打晋国,打仗的时候,楚国有个叫做唐狡的将领,表现非常的亮眼,身先士卒,屡建奇功,也非常的卖命,为了取胜,简直是将生死置之度外。

手下有这样的将领,楚庄王非常的开心,战争结束之后,他立刻就要对唐狡大封特赏,没想到却都被唐狡给拒绝了。

楚庄王很纳闷,说你啥也不要,你还这么努力,你是咋想的呢?

唐狡说,多年前在宴会上无礼,调戏大王的女人许姬的那个人,就是我,我感恩大王对我的宽容,所以我在战场上奋战,是为了报答大王。

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们引申为了成语,也就是“绝缨之宴”。

回到当时的宴会上,当许姬被调戏,要求楚庄王为她做主的时候,楚庄王只会认为,政治才是第一位的,军事也是重要的,再漂亮的女人,再宠爱的妃子,也不能干扰到他治理国家,更不能妨碍他和大臣们之间的身份,所以楚庄王当时也压低声音,对许姬进行了劝慰,他说:

喝多了,失态了,这是人之常情,现在这个环境,这个氛围,你说我要追责,那就是破坏了朝堂的气愤,影响了君臣的友谊。

所以,楚庄王才会把这个事情给压下去,不做任何处理,只当做没发生过,甚至让全体大臣摘掉帽缨,来帮这个唐狡脱罪。

事实上楚庄王这样的行为,也的确博得了后世绝大多数评论家的好感,因为绝缨之宴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代指一个人宽厚的对待别人,心胸开阔,能够原谅别人的过错。

而楚庄王作为君王,他这么做之后,也收到了正向的反馈,不然他怎么能得到唐狡为报恩而如此尽忠呢?

只是,在这种叙事下,我们很容易就会忽略掉故事中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许姬。

(许姬)

在古代,对女子的限制有很多,礼教之下,她们的思想则更加保守,身为君王的妃子,却被臣下无礼,被摸了手,也许还被抱了腰,这对她本人来说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侮辱,更是精神世界的巨大伤害,按照现代人的思维来看,唐狡对许姬的行为,完全就是赤露露的性骚扰。

楚庄王宽宏大量,谱写了君臣佳话,而许姬被性骚扰的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没有惩处,没有追责,没有下文。

国君用许姬的权益,换取了君臣之间的利益,换取了楚国的利益,这在当时的政治生态中当然有这么做的合理性,但是,作者想要问的是——

难道,许姬就活该被性骚扰吗?

趣哥新书《熬通宵也要读完的中国史》上市

有深度,轻松有趣

有干货,通俗易懂

冷门史料,奇特角度

喜欢历史,来一本就对了

参考资料:

《史记·楚世家》、《求自试表》、《唐才子传·钱起》、《座右铭》

陈凯,陈恩虎.楚庄王滑汭会盟新探.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

李飞.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楚庄王霸业成因新探.镇江高专学报,2022

1 阅读:36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趣说历史,带你看点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