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发生火灾怎么办?宋代有望火楼,配有消防队

自说文史 2017-07-28 18:28:04

小编有云:夏季热在三伏天,三伏热在最中间。就是说,夏季最热的时候,是在三伏天,三伏天里的最热的是中伏。现在正是中伏时候,许多地方早已开启烧烤模式,最近是“大火烤”的时候。

所谓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么时候,极容易引起火灾。火灾的后果,不惟今天,在古代也是很严重的。

小心火烛

众所周知,中国的建筑是“土木结构”,木头本身就干燥,容易引起火灾。商朝时期的《殷王法》,其中就有“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的规定。灰烬丢在道路上引起火灾的,要砍断手,刑罚不可谓不重。

东汉时期,就有过“汉阳河阳城中失火,烧杀三千五百七十人”的记载,可见后果是可怕的,这也是失火罪后果严重的原因。

所以防火措施一直受到重视,史前时期,人们就会把建筑墙壁涂上泥,再烤干,以此防止火灾,唐代时期就已经有了水袋等救火工具。

水囊

然而,救火真正受到统治者重视并付诸行动,使救火人员成为专职之人的,还是在宋代。

尽管军事方面不如汉唐,但在经济方面,大宋却很骄傲。北宋时期的开封,有20多万户人,李焘在《续资治通鉴》中就说“比汉唐京邑繁庶,十倍其人矣”,别说在中国,就是放到世界,也是大城市了。

正因为经济发达,建筑密集,火灾也频发。北宋刚建国第二年,“内酒坊起火,焚屋一百八十余间, 酒工死者三十余人”;1132年,临安火灾“ 亘六、七里,,燔万数千家”。

望火楼

最严重的一次,《宋史》记载,1201 年三月,临安特大火灾,烧至四月,造成的结果是:烧五万八千九十九家,连绵城内外十余里,烧死59人,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城内庐舍九毁其七,百官多僦舟以居”。

皇帝也怕了,最后决定,建造望火楼,成立专门人员,每天不分日夜,在望火楼上值班,就一件事——四处瞭望,一旦发现火灾,立马组织救援。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又于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及救火家事,诸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杈、大索、铁锚儿之类。

消防工具

可见,望火楼分上下两层,上面的人负责瞭望,下面住着一百多人和救火工具。

说一下当时的救火工具,所谓水桶、梯子好理解,洒子也叫水囊,是用动物膀胱做的,里面盛水,可以直接丢到起火的地方,炸开灭火;麻搭像是太监手里的浮尘,不过由八尺长,用来蘸湿泥灭油性火。

至于锯、火杈、大索和铁锚儿,可以用来断木或者拉倒房子,以此阻断大火,避免波及更多。

云梯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还有唧筒,类似于现在的消防泵,可以吸水并且射到远处,虽然距离有限,总算一大进步。

另外,如果是高处着火,光靠人力和梯子不行,当时有云梯,没错,就是用于攻城的云梯。云梯可以升到十几米高,用来浇灭高处的火,最合适不过。

时值夏日,小心火烛。

0 阅读:13

自说文史

简介:读史者,增阅历、知贤佞、通古今,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