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之|鲁迅值得阅读的杂文(下)

书生说文化 2025-03-09 16:00:50

鲁迅是彻头彻尾的情绪化的人。

他有一种其他作家都没有的韧性,这种韧性表现在他斗争的思想上,也表现在他杂文的艺术中。

鲁迅后期杂文集主要有《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和《准风月谈》等。

《而已集》文字上大体承续《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中的尖酸和讽刺。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是其中最完整的一篇文字。《略论中国人的脸》《通信》《再谈香港》和《答有恒先生》也是非常出色的杂感文。

《三闲集》的文字标志着鲁迅思想的成熟,里面最完整的是《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文字通畅流利,一无阻滞十分令人喜爱。

《二心集》里面的好文字更是非常多,浑厚健康,充满活力。

鲁迅的杂感多短小精悍,《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是他在长文方面的一个尝试和创获,既有清晰的条理又充满活力。

《上海文艺之一瞥》《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可以与之并观,结尾尤其爽朗宏阔,非常有力量。

短文章也非常厉害,《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即是一篇,行文一点也不俏皮,也不刻薄。

《黑暗中国的文艺的现状》对于中国受压迫的文艺和压迫人的文艺分析的十分透彻,有许多一针见血的地方,不能不令人痛快。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好政府主义》《沉滓的泛起》一如既往地保持“除恶务尽”的习惯。

《宣传与做戏》《友邦惊诧论》《风马牛》丰盛、周详的同时更有一些含蓄的风味,表现出鲁迅在杂感技巧的显著进展。

《南腔北调集》的文字风格多端 有的很简辣,有的很沉痛,有的很干脆,有的很幽默,和《二心集》里面的爽利很是不同。

如《非所计也》通篇文字简劭,结尾的句子极有分量;

另如《捣鬼心传》《家庭为中国之基本》文字就更加凝练紧凑而又不失含蓄了;

再如《谁的矛盾》《论语一年》疏落雍容,完全像诗一样,这是《华盖集》《而已集》里面说不能有的文字。

从鲁迅的文章看,他时常压抑着自己深厚的热情,他不喜欢风花雪月,不喜欢缠绵悱恻,然而他情感的浓烈和真挚远处于风花雪月和缠绵悱恻之上。如个人认为鲁迅作品中最好的抒情文字《为了忘却的纪念》。

至于《祝中俄文字之交》沉浸中有一种幽深的力量,《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讽刺劲辣而又不失含蓄幽默,《谚语》也是一篇极其干脆畅达的文字。

《伪自由书》《准风月谈》中可读的文字不多。

《伪自由书》文字的长处是有的干净利落,有的含蓄隐约,但却又因此变得不够充实。以《大观园的人才》一文最佳,其次是《文字与题目》《王化》。

《准风月谈》里,只有一篇《看变戏法》是好文章,《集外集》没有完整的好文字。

《集外集》中没有好文字。

0 阅读:17
书生说文化

书生说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