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中的五位梁山好汉:李逵降金,史进称帝,鲁智深的媳妇叫啥?

静心历史事 2025-02-20 13:25:59

您知道吗?梁山一百单八将里,其实在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只有像晁盖、杜迁等这三十六天罡里面的部分人物哦。施耐庵先生在创作的时候呢,把一些原本历史上不存在的人也给安排进了天罡的行列当中啦。而且,还把几位本来应该是属于天罡级别的好汉给调整到了地煞里面去呢。这么一番操作下来,总共就虚构出了七十二个人物,最后才凑齐了这赫赫有名的梁山一百单八将。

要知道,最初的时候其实是只有三十六天罡的说法,而七十二地煞呢,它是属于虚构出来的内容。就因为这样的情况,施耐庵在创作《水浒传》的时候呢,在其中的两首赞诗里就不知不觉地出现了一些破绽哦。这两首赞诗是怎么写的呢?其中一首是“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还有一首是“去时三十六,回来十八双。纵横千万里,谈笑却还乡。”从这两首诗里,就能看出和原本只有三十六天罡而七十二地煞为虚构的这个情况相关联的一些不太协调的地方,也就是露出了所谓的破绽啦。

大家知道吗,宋江在山东发起事情的时候,真的就只有三十六个头领哦,这可不是随便说的,可是当时宋朝人亲眼看到的呢。在宋徽宗那个时候,有个叫侯蒙的人,他可厉害啦,历任刑部尚书、户部尚书,还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去管理亳州呢。他在上书的时候就说得清清楚楚的啦,他说:“宋江带着这三十六个人在齐地、魏地一带活动,那气势可不小,好几万的官军面对他们,都没有谁敢去和他们对抗呢。”

在靖康年间,有个太学博士同时还担任吏部侍郎的李若水,他可是亲眼见到了那招安之后的宋江三十六将呢。之后,他就写了一首名为《捕盗偶成》的诗,在诗里就充分表达出了他对招安这件事极度的不满情绪。他心里觉得呢,这宋江带领的三十六个人,之前做了不少犯事的举动,就应该按照法律给他们明正典刑,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处才对,哪能就这么让他们招安了,还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呢。您瞧啊,诗里是这么说的,“去年宋江在山东那边兴起了一股势力,大白天的就敢拿着兵器去侵犯城郭呢。那杀人,就跟割草似的,杀了好多人。这事儿都传到了皇上那儿,皇上听闻后心里也是特别不开心。后来呢,就见那大大的黄纸诏书飞传而来,这三十六个人就一同被封了官爵啦。再看那些押送他们的士兵,骑着肥壮的马,那意气可骄横啦,而旁边围观的男男女女们呢,看到这场景都还觉得特别惊愕呢。”

大家知道南宋龚开写过一个《宋江三十六人赞》,其实呢,这就是给梁山三十六人的画像所配的“题赞”哦。可惜的是,那些原画到现在都没能保存下来呢,就只给我们留下了他写的三十六条题赞以及序言啦。在龚开之后呢,还有人写了《宋江三十六人考实》这本书哦。通过前人所做的这些考据,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情况呢。那就是史料里记载的梁山好汉,和我们之前心里所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哦,而且跟《水浒》原著里面所描写的形象,那也是相差特别大,简直就像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

今天,咱们要聊的话题是这样的哦。那就是依据相关的史料内容,从中挑选出鲁智深、李逵、史进等五位梁山好汉来进行一番探讨呢。咱们主要就是想看看,在史料里对这几位好汉的记载,和咱们平常所看到的小说里面对他们的描述,以及在咱们大家心目中所形成的他们的形象,这三者之间到底存在着多大的差别。

在讲述鲁智深之前呢,二龙山的二当家青面兽杨志。这杨志啊,在相关史料当中可是多次现身呢,而且其地位也不算低哦。就拿《宋会要》以及《三朝北盟会编》来说吧,这两部史料里面都有杨志的名字呢。那具体是怎么个情况呢?在宣和四年三月二十七日一直到六月期间,童贯当时以太师、楚国公的身份,还兼任着陕西、河东、河北路宣抚使,他组织了一支二十万的大军去征伐辽国。在这支大军当中啊,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担任的是东路军司令的职务。王禀呢,这人在《水浒传》里也出现过哦,他负责带领前军。杨惟中则带领左军,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带领右军,王坪带领后军。而东路军的前锋,正是杨志和赵明呢。

童贯此次出兵采用了兵分两路的策略。在西路军的人员安排方面,主将是辛兴宗。其前军由杨可世、王渊负责带领;左军则是焦安节所率;右军的将领为刘光世、冀景;后军的指挥者是曲奇、王育;而走在最前面充当前锋的是吴子厚和刘安这两人。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东西两路军都要听从刘延庆的统一节制。而在童贯麾下的十八员大将名单里,出现了一个叫杨志的人,特别的是,他可是“招安巨寇”的身份呢。能跟种家兄弟一同位列这份名单之中,这就不免让人猜测,说不定他还真的是“五侯杨令公之后”呢。毕竟嘛,如果不是有着这样较为特殊的出身背景,在招安之后,他应该也不太可能一下子就被委以重任,所以从这些情况综合来看,他极有可能有着不凡的身世渊源呢。

话说杨志啊,好不容易从金兵的刀下捡回了一条性命。可谁能想到呢,他却没能躲过宋朝的军法处置。在那个时候呢,朝廷的赏罚制度在军中还是能够施行的。杨志他带头逃跑,结果导致主帅陷入困境,就这么成了当时的罪魁祸首啦。差不多和王从道是同一时间被处斩的哦。这王从道呢,当时是种师中部中军统制官,就是因为临阵脱逃,最后被朝廷在马行市给斩了呢。所以啊,杨志也因为他那带头逃陷帅的行为,受到了极为严厉的惩处。

在大家熟知的《水浒传》里,杨志是病逝的,还因此保全了首领的身份。不过呢,真实的情况可能并非完全如此哦。而鲁智深还有一位关系很不错的“好兄弟”,那就是九纹龙史进啦。这个史进啊,在《宋史·高宗本纪》当中可是留下了相关记载的呢。那是在建炎元年的秋七月的时候,在关中地区出现了一个叫史斌的贼人,他干了一件挺“惊天动地”的事儿,居然去侵犯兴州,而且还大逆不道地僭号称帝了。这里得说一下哦,这个史斌原本可是宋江那一伙的人呢,到了这个时候就开始作乱了。当时兴州的守臣向子龙,一看到这情形,吓得直接望风而逃啦。所以说,史进的原型史斌在历史上可有着这么一段别样的经历呢。

在《宋江三十六人赞》里,对于史进是有着这样的评语的,说是“龙数肖九,汝有九文。盍从东皇,驾五色云?”这评语听起来还挺有些神秘色彩的呢。而有个叫史斌的人呢,他居然建号称帝啦,就仿佛真的应了那评语里“驾五色云”的说法一样,当起了“皇帝”。不过呢,他这事儿最后没成功,是失败了的。要是他成功了的话,那可就不能说是“僭号”了,而应该算是正儿八经的“建号”啦。毕竟“僭号”说的就是那种没得到正统认可、擅自称帝的情况嘛,要是成功了,那可就是建立起新的正统啦,自然就是“建号”咯。

在《水浒传》这部名著里,有个叫李逵的人物,他在江州牢城营担任狱卒小牢子的职务呢。那些从各路被发配过来的犯人,都得恭恭敬敬地尊称他一声“李节级”。有趣的是,在宋朝的史料当中呢,还真有个叫李逵的人是节级的身份哦。在《宋史·高宗本纪》以及《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十四》这两部文献里面,都记载了有关节级李逵叛变的事情呢。具体是怎么回事儿呢?原来在建炎三年闰八月的时候,在密州有个守将李逵,他居然就投降给金兵啦。当时的情况是,守卫节级杜彦、乐将节级李逵,还有小节级吴顺这三个人呢,看到当地百姓情绪很不稳定、人心惶惶的,于是就谋划着要发动叛乱啦。

有人提出一种说法,认为和李逵一同作乱的那个吴顺,就是大家熟知的浪里白条张顺。但其实呢,这种说法明显是不对的哦。您想啊,如果张顺真的是一个叛徒的话,那杭州的张顺庙恐怕早就被拆掉啦,怎么还会留存至今呢?所以说,把跟李逵一起作乱的吴顺说成是浪里白条张顺,这显然不符合事实。

杭州人给张顺立了庙,这里头是有原因的。大家可别以为是单纯因为他是梁山好汉还打过杭州城,实际上啊,最主要的是他乃是一位为国捐躯的忠义之士。不过呢,当时的情况有点特殊,杭州人想祭祀他却不敢公开进行。那怎么办呢?只好对外说他是梁山好汉,以此作为一个由头来纪念他。这位张顺在《宋史·忠义传》里是有明确记载的哦。他确实曾经担任过水军头领呢。在驰援襄阳的时候,发生了非常壮烈的事情。当时的战场上,北军的舟师把江面都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根本找不到空隙可以进入。但是张顺毫不畏惧,他驾驶着船只冲风破浪,径直朝着重重包围就冲了过去。就这样,他在江面上转战了足足一百二十里地,最后终于抵达了襄阳城下。等到收军的时候,大家却发现唯独不见了张顺。过了几天之后呢,有一具浮尸顺着水流漂了上来。人们仔细一看,这浮尸身上还穿着铠甲,手里紧紧地握着弓和箭呢。再仔细辨认,发现竟然就是张顺啊。只见他身上中了四枪,还中了六箭,可那神情却依旧是怒气勃勃的,就好像还活着一样。当时在场的各路军队看到这场景,都惊讶不已,觉得他简直就像是神一样啊。于是大家就一起为他筑起了坟冢,收敛安葬了他的遗体,还专门立了庙来祭祀他,以此来纪念这位英勇无畏、为国尽忠的张顺。

大家知道,有个叫张顺的人,不过这里说的这个张顺呢,有可能和大家所熟悉的另一个张顺不是同一个哦。但那个“张将军庙”,里面所祭祀的张顺,那肯定就是在宋末襄阳之战里阵亡的那位张顺啦。如此看来,梁山好汉的原型当中,应该就有这位英勇抗元的张顺将军呢。另外还有一个张顺哦,或者说才是真正意义上梁山的那个张顺吧。他在接受招安之后,就成了韩世忠的部下啦。然而呢,他在打仗的时候表现得好像并不是特别勇猛哦,这可有点辜负了韩世忠对他的深切厚望。就像史料记载的那样:“在建炎四年五月的时候,任命中卫大夫、和州防御使、淮东宣抚使前军统领张顺,让他担任淮东兵马督监,负责在洪泽镇把守要隘,这可是依照韩世忠的奏请安排的呢。可不久之后,当金兵和伪兵前来侵犯的时候,这个张顺一看到敌人就吓得逃跑了,最终都没办法守住他所负责的那片区域。”

前面咱们已经讲过杨志、史进、李逵、张顺这些人物啦,接下来就该轮到花和尚鲁智深登场咯。在史料记载当中,这位大名鼎鼎的胖和尚可是有着两个历史原型呢。其中一个原型是在老种经略相公种世衡手底下当差的法嵩和尚,那可是一员悍将。而另一个原型就特别有意思啦,居然是个有媳妇的和尚哦,他媳妇还有个绰号,叫做一丈青呢。写《隋唐演义》的褚人获,在他的《坚瓠集》里还专门做过一番考据呢,他说:“宋江的军队里有一丈青、花和尚,而在茅山里同样也有一个妇人跟一个和尚,难道这真的是和天罡之数相契合了吗?”

据褚人获所做的考据进行推测,有这么一种说法,说花和尚鲁智深和一丈青扈三娘并非像大家熟知的那样,鲁智深在杭州六和寺坐化了,扈三娘在征方腊时战死了。而是这两人居然跑到茅山那儿,过起了双宿双飞的日子,甚至后来还占山为王了呢。不过对于这样的说法,笔者我可是怎么都不敢相信的哦。为啥呢?您想啊,鲁智深那向来可都是不近女色的,完完全全就是个钢铁直男嘛,心里头就没那些儿女情长的事儿。再看扈三娘呢,她也算是个问题少女,性格啥的和鲁智深感觉也不搭调。就他们俩这样的情况,怎么可能会凑到一块儿过日子去呢?这实在是让人觉得太不可思议啦,所以这种说法真的很难让人信服。

您知道吗?鲁智深啊,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娶扈三娘当老婆的哟。要是读者朋友们去仔细查阅一下宋朝的相关史料,那肯定就能搞清楚没有坐化的鲁智深后来究竟去了哪儿啦。不过呢,这事儿咱们先暂且放放,以后有时间了,再好好聊一聊史料里头关于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浪子燕青、船火儿张横(也就是火船工张岑啦)、没羽箭张清、病尉迟孙立、病关索杨雄(也叫赛关锁王雄哦)、一撞直董平、混江龙李俊(还叫李海呢)这些人的事儿。他们每个人身上,那可都有着不少精彩的故事呢。

大家都知道宋江,他的故事广为流传,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其实,梁山好汉中除了宋江,还有不少人在史料里也是能找到相关记载的呢。接下来呢,笔者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各位读者朋友哦。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武松和吴用的,大家都很熟悉这两位梁山好汉吧,那他们在史料当中到底有着多少记载呢?这是很值得去探究一番的呢。再来说说鲁智深和一丈青吧,大家可能都听过鲁智深的大名,也知道一丈青扈三娘。在一些故事版本里,居然有鲁智深娶一丈青这样的说法,这听起来是不是挺让人惊讶的?那大家觉得这事儿有可能发生吗?还有哦,矮脚虎王英呢,其实是虚构出来的人物啦。不过呢,飞天虎扈成和一丈青扈三娘在史料里可是都有记载的哟。这扈三娘可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女将,那她最后到底嫁给谁了呢?这也是一个很让人好奇的问题。

0 阅读:1
静心历史事

静心历史事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