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是山茶花和山茶科植物的主要原生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茶花资源。这里的山茶花经过几百年的自然变异与人工栽培,形成了以重瓣、花期长、花大色艳为主的楚雄茶花特点。



据初步统计,楚雄市辖区内共有茶花大树24700余株,可列为楚雄市山茶科植物保护名录的古树有190余株,其中基围在80厘米以上、树龄超过百年的有9040株;基围超过340厘米、树龄约600年以上的有8株。



楚雄人栽培茶花的历史悠久,从现存人工栽培茶花的实物考证,至少可以追溯到800年前。茶花是当地彝族祭祖、祭天和祭地的圣花,地位非常尊崇。居住在紫溪山的彝族、白族和汉族,都喜欢在房前屋后种植茶花。当地有一首古老的彝族民歌:“阿爹上山打猎去了,去前栽下一棵山茶花,阿嬷下地种苦荞去了,去前栽下一棵山茶花,阿哥出门相亲去了,去前栽下一棵山茶花,阿妹在家孤孤单单,只有山茶花陪伴她……”。



山茶花是楚雄彝族青年的定情花,每年春天里,彝族的小伙子们,纷纷采摘路边山野美丽硕大山茶花赠送钟情的、心仪的姑娘。楚雄原来有一个叫“淘金箐”的茶花谷,现在因为茶花都改称“情人谷”。在情人谷山南彝族村寨朱洗冲村里有一株350多年的茶花树,花朵开放时特别鲜红娇嫩,极富魅力,因此被冠以“鹿城春”的美名,成为鹿城春这个品种的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