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儿媳孝顺婆婆,儿子却下落不明,儿媳哥哥:我去找他

哎尚读书 2025-02-15 15:19:25

明末,江南化安县,有一妇人叶氏带着三个孩子辛苦生活。

实际上她家以前还算富裕,也只有一个孩子,名叫江文。剩下的两个孩子是一对兄妹,顾海和顾瑶。

他们的父亲和叶氏的丈夫是好友,当时叶氏的丈夫在衙门做事,顾家是做生意的,两家人住在同一巷子,亲如一家人,为了亲上加亲,就结为儿女亲家。

后来出现了李自成起义,百姓流离失所,江家和顾家也不得不搬离苏州城,来到了化安这个小县城。

但是江浙一带屡遭兵火,叶氏丈夫混乱中遇害,没几天,顾家夫妇也被土匪杀害,最后只剩下叶氏一人带着三个孩子逃了出来。

虽然世道艰难,好在三个孩子懂事,相亲相爱,叶氏织布勉强生活。

村民传闻闯王被朝廷的大军打败,一路南下。

叶氏带着孩子们跟随众人又跑到了山里,煮粥度日,当时情形,活着就是万幸。

没几天,闯王节节败退,朝廷重新夺回了江浙一带,出榜安民,老百姓又纷纷搬回家中,还分发了米面。

一日,有一军官刚好路过休息,车马停在叶氏家门口。

叶氏和邻居大婶出去换米不在家,年幼的江文被门外的车马吸引,跑出去查看。

高头大马威风凛凛,旁边的马车也很豪华,江文看到车里有许多书,心中大喜,踩着石头爬到车里一本一本翻阅,这些年流离失所,已经很久没有读书。

江文认认真真读书,也没注意到外面的情况。

一个兵士走来把车马带走,并未发现江文。

车子晃动的时候,江文都没感觉,还沉静在读书的喜悦之中。

叶氏回到家中,里外都没寻到江文,顾瑶在屋里织布,顾海在领居家帮忙。

一个老者说看到江文好像上了一辆车,已经走远了。

叶氏急忙叫来顾海,让他去追。

顾海也就十五岁,听说江文丢了,急忙跑出去,一直跑出去十多里地,也没看到车马的影子,而且天色渐晚,只好返回。

叶氏伤心大哭,顾海兄妹也抱着叶氏大哭。

第二天一早,顾海又去城里打听,逢人就问:“有没有看到一个男孩子,和我差不多高,白净一些,瘦一点。”

问了大半天,终于有个老婆婆,说:“我见过,在军营里面,还有好几个孩子。”

顾海又和人打听军营的地址,但这些军马一早出发去了山西。

顾海哭了半晌,含泪回家告诉了叶氏,叶氏心如刀割,儿子生死未卜,以泪洗面,没几天就哭瞎了双眼。

顾海兄妹忧心忡忡,还想出去继续寻人,但家中没有余粮,叶氏又瞎了眼。

顾瑶在家织布还要照顾叶氏,顾海到城里的粮油店做工,店老板也是好人,准许他白天读书,夜里到店里做事。

娘三人相依为命,一年后,顾海去赶考,竟然高中第一名秀才,叶氏大喜,店老板也开心,包了一个大红包送给顾海,如此一来算是有了入学的修金。

顾海刻苦读书,学业突飞猛进,竟也有大户人家请去做了先生,束修也有好几两银子。

如此又过了几年,家中也积攒了一些银子,顾海对叶氏说:“娘呀,咱家吃的用的两三年都够,我要出去找文弟弟,也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娘不要担心,顾瑶陪着您。”

叶氏:“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点音讯也没有,估计凶多吉少。瑶儿也不小了,不能再耽搁了,你给瑶儿找个好人家,你要是看上谁家的姑娘,娘去说亲,哪也别去了。”

顾瑶跪在身边,说:“娘,我本来就是文哥哥的媳妇,怎么能另嫁他人呢,不管文哥哥是生是死,我都守在娘身边哪也不去。”

叶氏流泪,感叹:“你们守着我瞎老婆子有什么用,海儿也赶紧娶一个媳妇,你赶紧嫁一个,我也就放心了,至于文儿,我也不敢想了。”

二人大哭,无论如何也不答应,第二天一早,顾海带着盘缠出发了,顾瑶在家里照顾叶氏,一边织布。

当时满人已经入关,占据北方,顾海一路向北,经过山东,又去了山西,只要是人多的地方,顾海都要逐一寻访,徒步走了一年又一年,一点线索也没有,顾海又往南走。

话说当年出事的时候,年幼胆小的江文躲在车里,十分害怕,来到军营之中,已经天黑。

江文大哭,引来一个士兵,士兵拔出大刀吓唬他。

江文马上止住哭声,由于个头小,人也瘦弱。军中让他去了厨房,每天都是洗菜做饭。

一年后又去放马砍柴,江文想逃跑,但是听说被抓回来要打断腿,于是放弃了逃跑的念头。

再后来,江文在的这个军营投降了满人,跟着满人一路南下征战。

江文随军来到徽州,一日,江文出去买菜,突然看到一个人。

那人正在客栈的门口贴寻人启事,上面写着自己的名字。

江文又看看那人,像个书生,看到侧脸的时候不禁一愣,好像是顾海大哥。

江文试探着喊了一下,那人果然回头,注视着江文,眼含泪水。

顾海:“江文,真的是你?让我找的好苦呀!”

二人抱头痛哭,顾海问他现在何处。

江文:“我在军中,瓦赫将军治军严厉,我连逃跑的念头都不敢有......”

二人回到军营,顾海先去拜见瓦赫将军。

将军问他是何人,来军中又有何事。

顾海:“我是苏州的秀才,来此找我弟弟江文。”

将军点点头:“原来是读书人,我这里的确有个汉人叫江文?”

顾海:“我弟弟失散多年,母亲思念伤心,双目哭瞎,求大人慈悲,放我弟弟回家团聚。”

将军原本不想理会,看他是个秀才,前几日还收到多尔衮的密信,要善待汉人的读书之人,于是说:“放人可以,但要赎银五十两。”

顾海身上的盘缠所剩无几,苦苦哀求,但将军不同意。

顾海又说:“可是现在我身上没有这么多银子,待我回家取来,把江文带回家。”

将军:“可以,最多十天,过期不候。”

顾海一刻不敢停歇,连夜往回赶,家中银子不够,又和邻居借。

众人知道他是个忠义孝顺之人,也是慷慨解囊,终于凑够了五十银子。

顾海又匆匆去了徽州,把江文赎了出来。

二人回到家中,江文从门口跪行进屋,来到叶氏面前。

叶氏双手抚摸,泪流满面,说:“真是我儿,怎么这么瘦?”

江文哽咽说不出话,叶氏又说:“脸上的疤是哪里来的?”

江文:“娘,你看得见了?”

叶氏也是一惊,说:“能看到一点,模模糊糊。”

众人也是感叹不已,左邻右舍赶来道喜,天可怜见,叶氏也终于复明。

隔天,众人帮着给江文和顾瑶办了喜事,结为夫妇。

半年后,顾海娶了村里一个员外的女儿,他们的后代或官或商,门第兴旺。

0 阅读:4
哎尚读书

哎尚读书

品读名著,古典文学透过书籍品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