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危害有很多,需要提高重视减少并发症

书双看健康 2023-06-22 08:04:09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危害众多,不容忽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栓塞

根据房颤发作形式,可以分为3个临床类型,包括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即使是阵发性房颤,如果持续发作48h以上,就有形成左心房附壁血栓的可能,左心房解剖结构中左心耳的位置是最常见的血栓附着部位。

一旦左心房附壁血栓脱落可导致全身动脉血管栓塞,其中90%是脑动脉栓塞(缺血性脑卒中或中风),10%是外周动脉栓塞(肾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或下肢动脉等)。

有些持续性房颤患者在用药物或非药物方式治疗,恢复到我们正常的窦性心律后,其左心房机械功能的恢复至少需4周,因此仍然存在形成左心房附壁血栓和引起栓塞的风险。

人体心脏结构中有4个控制血液流动的阀门,称之为心脏瓣膜,如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当这些瓣膜由于风湿病、老年性退化或先天性疾病等出现损害,如果同时伴发房颤的话中风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据统计,非心脏瓣膜病伴房颤引起脑栓塞发生率是无房颤者的5.6倍,而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引起脑栓塞发生率则是无房颤者的17.6倍;非心脏瓣膜病房颤患者每年栓塞事件发生率为5%左右,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占所有脑栓塞事件的15%-20%。

老年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生率高于年轻患者。在50-59岁的患者中,房颤所致脑卒中的发生率为1.5%/年,占脑卒中总数的6.7%,而在80-89岁的患者中,房颤所致脑卒中的发生率则升高到23.5%/年,约占脑卒中总数的36.2%。

2. 心力衰竭

所谓心力衰竭是指心脏由于结构或功能的异常,导致心脏排血减少,临床上会出现安静或活动时呼吸困难、尿少、浮肿等症状。

房颤和心力衰竭常同时存在,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房颤发作时,由于心房泵血功能基本丧失,可导致心排出量显著降低(可达25%甚至更多)。

对于已经存在心室舒张功能降低的患者,由于其心室充盈更加依赖心房收缩,故一旦房颤发作,心排出量降低会更为明显,心功能的恶化也会更为显著。

房颤促进心衰发生包括许多内在的机制,比如房颤时快速而不规则的心跳,会导致心室充盈不足,心肌结构和功能改变以及对心血管不利的激素或因子分泌增加等。

严重的心衰不仅可以增加房颤的发生率,也会增加心衰伴房颤患者的心率,从而进一步加重心衰,导致恶性循环。

有些患者原来并无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但发生房颤后存在持续>130次/min的心跳,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心脏扩大,性功能减退,我们称之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这部分患者在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或房颤心跳减慢后,心脏结构或功能有可能恢复。

3. 心源性猝死

尽管房颤一般不直接威胁生命,但如果合并某些临床情况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预激综合征时,快速心率的房颤有可能发生心脏骤停的风险。

4. 生活质量

阵发性房颤或新发房颤患者,由于心率极不稳定或未能控制,会造成明显的心悸、胸闷、乏力或活动时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而长期慢性房颤患者如果心率控制良好,可能症状较轻,但较健康人群相比,其生活质量仍然受到影响。此外,有研究提示,房颤还会损害认知功能。

总之,随着房颤发生率明显增加,与其相关的并发症如中风已严重影响我国总体人群的健康水平和医疗资源,也加重家庭负担,需要医患双方及政府共同努力,积极应对,以减少房颤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0 阅读:2

书双看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