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48年,轰轰烈烈的辽沈战役胜利后,东北野战军终于解放了东北全境。
这本是个普天同庆的好日子,作为这场战役的主要指挥之一,林彪也十分高兴,脸上洋溢着笑容。
然而,当林彪看到罗荣桓写的要呈交中央的作战报告的时候,却十分生气,甚至直接摔门离开。
罗荣桓的报告上写了什么,林彪为什么会这么生气呢?
他和罗荣桓之间,又发生了什么呢?
林彪与罗荣桓辽沈战役之前,林彪和罗荣桓之间已经有了长达十八年的来往。
1902年,罗荣桓出生于湖南南湾村。
最开始的时候,他并不叫罗荣桓,而是叫罗慎琪。
在他读书的时候,他的老师给他取名“荣桓”,取自诗经一句“桓桓于征”。
罗荣桓从小便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他接受到了很多先进的思想,怀有一腔报效国家的热血。
在学生时期,他便积极参与各种爱国学生运动,甚至一度被军阀列入“不法学生”的黑名单,罗荣桓受到追捕,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北京。
这一次的挫折和危难并没有压垮罗荣桓的斗志,而是让他的信念更加坚定。
罗荣桓继续在北京读书,参加各种革命活动,挥洒着自己的青春。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反革命政变,而罗荣桓将生死置之度外,在这一年加入了我党,从此跟随我党的脚步继续投身于革命之中。
罗荣桓参与了秋收起义,又接受了三湾改编,成为红军第一批连队党代表,为党和红军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30年,罗荣桓来到了红四军担任政治委员,与担任红四军军长的林彪相识,两人的故事也就此展开。
1970年,林彪出生于湖北黄冈县林家大湾。
少年时期,林彪受先进思想的熏陶和影响,内心也有着远大的抱负和革命斗志。
读中学的时候,林彪就积极参与各种学生运动,还和同学们一起成立了“共进图书社”,以求广泛传播救国的新思想。
毕业后,林彪的父母希望他可以在家乡当一个老师,安稳还离家近,父母年纪大了也可以照顾照顾,但林彪内心仍然渴望投身革命。
恰逢黄埔军校正在招收新生,林彪给父母做了很多工作,最终说服了他们同意自己去报考。
随后,林彪便南下广州,顺利考入了黄埔军校,成为第四期学生。
不久后,林彪便入了共产党。
毕业后,林彪参与了北方战争,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担任了见习排长。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将屠刀挥向我党,为了自保和反抗,我当夜制定了一系列的起义活动。
林彪也跟随党的脚步踏上了起义的道路。
在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下,林彪也产生过退缩的念头,但种种原因下还是跟上了我党。
1928年,红四军第二十八团的团长王尔琢牺牲,二十一岁的林彪一跃成为了团长。
在之后的南征北战中,林彪受“右”倾悲观的思想影响,心中还是对我党是否能继续下去而产生了怀疑。
在毛主席的批评教育和耐心的劝说下,林彪还是将这个念头打消,继续为党的事业努力。
1930年,随着革命地区的发展壮大,红军的队伍也日益昌盛。
红四军、红六军、红十二军合并组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
在这个庞大的军团中,朱德担任了总指挥,毛主席担任政治委员,而林彪也得以升职,成为了第四军的军长。
在这里,林彪遇到了红四军政治委员罗荣桓,两人开始了并肩作战。
林彪的性格有些内向孤僻,平日里总是沉默寡言的,同时,他也是个有些高傲的人,虽有才能,却不喜欢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意见。
因此,周围很多人与林彪相处的并不好。
甚至在红军初期,每届党代表和政委和林彪的关系都十分僵。
但罗荣桓却不一样。
他虽然也不爱说话,但性格宽容大度,心胸也十分开阔,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他对身边的人都十分包容谅解。
因此,罗荣桓是红军里少有的和林彪相处和谐的人。
两人各司其职,林彪负责作战指挥,罗荣桓则负责政治、训练、装备、动员、后勤等琐碎的工作,配合的十分默契。
从井冈山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两人有过多次合作,但并不次次都是圆满和谐的。
纵使好脾气如罗荣桓,在一些原则问题上是毫不退让的,两人之间发生过什么冲突呢?
辽沈战役1947年,东北野战军捷报频传。
东北战场上,我们不仅歼灭了三十万国民党反动派,解放了一众城市和乡村,更是逼得国民党部队龟缩与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据点,不敢出门。
为了尽快解放东北,中央经过商讨,做出让部队南下作战的准备。
先对锦州进行攻打,将负隅顽抗的国民党残余部队孤立起来,断了他们的后路。
我党这个决定经过多方商议,结合当时的背景,确实是正确的选择,然而,此时的林彪却拗住了。
林彪本来就是一个有些恃才傲物的人,他对中央的决策心存怀疑,便选择了“你说你的,我做我的”,视中央的命令为无物。
他不仅没有按照中央所说的,做好南下的准备,反而操练起来,准备去攻打长春。
如果林彪能够实现自己的作战计划,可以证明他的行为是对的,那倒也无话可说。
但五月份林彪派出两个纵队攻打长春机场,却还是失败了。
在之后,在林彪的迟疑下,他的队伍更是几次徘徊,最终白白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但却一点收获也没有。
中央对林彪的行为也多次点名批评,罗荣桓也对他进行了多次劝说,但林彪却通通听不进去。
他固执地认为,经过几番围攻,长春的粮食已经不多了,再围困下去,一定会让敌人陷入困境,然后可以一举歼灭。
罗荣桓虽然是个好脾气,但也对他的行为忍无可忍。
他劝说林彪,粮草缺乏,最后饿死的还是老百姓。
国民党可以用飞机空运粮草弹药,他所谓的“久困长围”根本不靠谱。
我们现在必须按照中央的指示“关门打狗”,南下作战,如果让敌人跑掉,白白浪费了歼敌的机会,只会给后续的解放战争增添麻烦。
但林彪的性格根本不是那么容易说服的,再加上他在东北局可以说是大权独揽,谁也无法撼动他做的决定。
因此,两人的争执最终还是没有什么结果。
于是,罗荣桓退而求其次,要求召开东北局常委会对这件事进行商讨。
在会议上,林彪虽然仍然坚持继续“围攻长春”,但其他常委们早就意识到这个决策的不妥,纷纷支持南下。
在这种情况下,林彪不得不“服软”了,他同意了大家的商议结果,并给中央发了电报。
然而,林彪在发出电报后又再次出尔反尔,利用各种理由推迟南下的进程,一会儿说粮草不足,一会儿又是铁路被大水冲坏等。
最后,林彪还提出了要中央先派华北兵团包围大同,把傅作义的军队牵制了,自己再南下。
在林彪的磨磨蹭蹭下,南下的指令便硬生生地拖了近半年,直到毛主席实在忍无可忍,亲自发来电令,林彪才开始行动。
毛主席要求林彪不要再管沈阳长春,务必要在两个月内攻下锦州,等沈阳长春的敌人派兵援助锦州的时候,再将这些敌人一举歼灭。
林彪虽然不情愿地听从了命令,但心里还是十分不满,他觉得锦州有十几万敌军驻扎,实力不容小觑,十分难攻。
再加上一旁的葫芦岛和锦西随时有可能派来援兵,给攻打锦州增添了不小的风险。
而罗荣桓看出了林彪的情绪,便在一边说道:“我们可以派二纵五师和三纵前往义县,然后让四纵去抢占塔山,堵住葫芦岛和锦西的援兵。”
林彪觉得十分有道理,这才点了点头。
罗荣桓松了口气,但他没想到,没过多久,林彪又生出了退缩的念头。
9月末,蒋介石派出重兵援助葫芦岛,林彪收到这个消息,脸色立刻就变了,只说着锦州没法打了,要回去打长春,直接就下令部队要往北走。
这下,一向好脾气的罗荣桓也生气了,他直接跟林彪吵了起来,先不说攻打锦州是影响全局的战略决策,影响到的是整个中央的布局和解放的进程。
就算林彪要北上,这么重大的决策,也应该大家一起商议才对。
最后一番争执下,林彪也是意识到了自己的莽撞,只得再给中央发送一份电报,做了一番检讨。
在中央和毛主席的严厉批评下,又加上罗荣桓等人的催促,林彪终于下定了决心攻打锦州,辽沈战役的序幕也就此揭开。
这场战役的结果我们都知道,然而在战役胜利后,林彪和罗荣恒却再次爆发了冲突,这是怎么回事呢?
再爆冲突事实证明,毛主席的和党中央的决策确实是正确的。
锦州一战虽然艰难,但将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最终创造了胜利。
在之后,东北解放军们势如破竹,获得了节节胜利,并迅速解放了东北全境,进一步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战役胜利后,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一向沉默内敛的林彪也不意外,而罗荣桓则开始忙着写九月和十月的作战报告。
写到锦州战役的时候,罗荣桓停顿了一下,他知道,自己如果如实将林彪在战役前的犹豫不决写下来,林彪一定会怒火冲天。
但罗荣桓也牢记着自己的使命,他还是如实地写下了当时林彪的种种行为,不过还是多少顾及到林彪的面子,写的委婉了一些。
罗荣桓写蒋介石援军葫芦岛后,林彪虽然有一些疑虑,但很快坚定了原来的决定并没有改变。
正写着的时候,林彪高高兴兴地走了进来,罗荣桓见状,便让林彪来看看自己写的关于他的内容。
尽管罗荣桓已经很委婉地写林彪的犹疑,其实他大可不必顾忌那么多,毕竟林彪当时的自作主张险些害了大家。
但林彪看完后还是勃然大怒,他认为罗荣桓把这个写上去,就是故意想让自己出丑,拆自己的台。
他气急败坏,把报告重重仍在罗荣桓的桌子上,转身便摔门而去。
罗荣桓只能叹一口气。
罗荣桓对林彪摔门而去的行为也没什么好态度,也不想像之前那样哄着他,小事他可以不介意,但这种原则性的问题是必然不可让步的。
此时,罗荣桓也对林彪产生了深深的失望,他觉得林彪想要隐瞒自己行为的想法十分不妥,私心杂念太重了。
于是,罗荣桓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报告内容,将报告呈交上了中央。
而他也知道,自己和林彪之间的关系再也回不去了。
两人多次合作,并肩而战的情意,就这样慢慢变淡。
建国后,林彪和罗荣桓也继续为国效力,随后发生一件事,两人的关系更加恶化。
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毛主席有意让林彪担任国防部部长,彭真拿不准,便打电话给正在养病的罗荣桓,询问他的意见。
罗荣桓与林彪相识合作的时间最早也最长,所以他的意见十分有参考价值。
罗荣桓犹豫了一下,还是把自己对林彪的看法如实说了出来,他认为林彪缺点太多,尤其是私欲很重。
再加上林彪身体也不太好,不适合国防部部长这样工作内容十分重要的角色。
虽然罗荣桓的意见并没有被采纳,他说的也确实有理有据,但林彪还是因此记恨上了罗荣桓,两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
后来,林彪在学习毛主席思想著作的时候,有些过于急功近利,甚至出现了断章取义的现象,而这种行为也遭到了罗荣桓的批评。
罗荣桓无法理解,他忍不住问:“林彪跟了毛主席这么多年,怎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
罗荣桓一直是维护真理,维护毛主席思想的,他看不惯林彪这种刻意吹捧,实际暗藏祸心的行为。
林彪也刚好对罗荣桓有意见,两人在各种场合发生了多次争执。
此时,林彪的种种行为确实已经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但他不仅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开始记恨起罗荣桓来。
于是,林彪在各种事情上针对罗荣桓。
曾经二人因关系好,配合默契被称为“林罗”,如今,林彪也气急败坏地让大家不要再提这两个字。
但几十年过去了,罗荣桓坦荡的胸怀,光明磊落的态度仍然被大家所钦佩,而林彪也因为自己犯下的错误,成为历史的反面教材了。
结语林彪本人有才能,也确实为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本人的缺点也很明显,罗荣桓光明磊落,在原则上从不退让,两人的矛盾也是迟早的事。
你怎么看待林彪的这种行为?对二人的矛盾又有什么看法呢?
参考文献:
[1]黄瑶.罗荣桓与林彪分手原因析[J].湘潮(上半月),2012(07):45-48.
[2]海涛.辽沈战役中罗荣桓与林彪的三次交锋[J].湖南文史,2002(05):24-29.
[3]盛永年,盛洪奇.罗荣桓与林彪的分歧和斗争[J].党史天地,1995(12):20-22.
,
林帅和罗帅关系非常好,你不要挑拨离间!!!
自媒体的本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小编,你有待提高啊。 1970年,林彪出生于……! 你这是直接改写历史啊!
小编,你有待提高啊。 1970年,林彪出生于……! 你这是直接改写历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