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赏析之标题类探究之标题的作用
标题,即文章的题目,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既然是“眼睛”,一定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一定是文章的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好的标题往往能透射出文章的内容概要,能使人从这“眼睛”中窥探到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标题常常作为高考考查点,综合考查对小说内容、主题、艺术技巧等的理解鉴赏能力,在进行小说阅读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地看标题、把对标题的解读作为阅读的切人点,从标题入手探讨标题的作用,通过标题来把握文章内容,为我们准确的理解文本奠定基础。
对标题的考查主要是从“标题意蕴的探究”“标题的作用”“不同标题的比较"等角度上命题。实质上“不同标题的比较”就是标题作用的比较,我们可以在标题的作用中一并探究。
上篇文章我们了解了标题意蕴,这篇文章我们看一下标题的作用。
一、小说标题作用的含义
标题的作用主要是指标题的画龙点睛之效果,同时能涵盖整篇小说的主要内容,体现创作者的创作特点。所以标题的作用也是高考的常备的考点。
二、标题的作用
小说标题的一般作用由标题类型而定,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标题的作用
人物
交代小说的写作对象或性格
情节或结构
贯彻全文的线索
标题新颖/引人深思/设置悬念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背景)等
主题
提示文章主题或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等
手法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三、常见的考法
(1)(2013·山东高考)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话着”为题目有什么好处。(《活着》)
(2)(2016-全国卷2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战争》)
(3)(2019·浙江高考)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选“磨房里外”还是“冯歪嘴子”?为什么?《呼兰河传(节选)》
(4)小说以“XX"为题,有什么作用?小说的标题能否换成“XX”?小说的标题,有人说“XX”好,有人说“XX好。你认为哪个好?请说明理由。
[审题标志]
题目中往往有“谈谈”“分析”等与作答有关的动词和“题目”“观点”“好处”“作用”等表示答题方向的名词。标题比较型题目具有探究性、开放性、思辨性,无论认可哪个标题,都需要理由充足,自圆其说。
四、标题作用的分析一般从以下六个角度进行。
角度
作用分析
标题与情节的关系
看标题是不是小说的线索,以组织全文;是否设置了悬念,以吸引读者;是不是对情节的概括。
标题与形象的关系
看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是否暗示了人物命运,是不是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概括。
标题与环境的关系
看标题是否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是否创设了故事背景,渲染了环境气氛;是否有深层次的社会性含义。
标题与主题的关系
看标题是否寄托情感,深化主题;是否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是否对主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标题与读者的关系
看标题是否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给读者带来深度思考。
艺术效果
看标题本身是否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如是否运用双关、比喻、反语、象征等手法,是否形象生动、言简意赅等。
五、典例示范
1. (2013·山东高考)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话着”为题目有什么好处。(《活着》)(原文见本人公众号《小说赏析之环境描写的作用》)
[技法演练]
第一步 审题干,明考向
题干明确指出分析《活着》这个标题的好处,属标题作用类的考查内容。
第二步 据考向,明角度,找对应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活着”的含义,从字面上讲,活着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存在,福贵和老牛是存在的,也是活着的。
其次:明白怎样“活着”?①小说第4段写道“孙子死后的第二年,看看自己还得活几年,我觉得牛还是要买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家庭变故这么大但日子还是要过的,怎样过?买头牛!恢复日常的劳作,也就是要活着。②再看第14段写道:“我对它说:‘你呀,先别这么高兴,我拉你回去是要你干活,不是把你当爹来养着的。’”牛被福贵买回来免除的死亡的威胁,但要活着还是要干活的。③再看第16段写道:“会看牛的告诉我,说它最多只能活两年三年的,我想两三年足够了,我自己恐怕还活不到这么久。谁知道我们都活到了今天,村里人又惊又奇,就是前两天还有人说我们是‘两个老不死’”。可以看出福贵和老牛绝不是活了两三年而已,怎么活过来的?小说第20段写道“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实际上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忍耐中“活过”。这就是小说的主题,也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第三:节选文本是以倒叙方式,主要写了孤独的福贵与老牛相互陪伴、抱团取暖的“活着”过程,也引起对生命的思考。
第四:统篇来看以“活着”为题,形象地写出了福贵和老牛的生存状态,言简义丰,耐人寻味。通过以上分析结合前面的知识,可以概括如下:
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情节角度
“活着”是对情节的高度概括。
形象角度
“活着”恰恰是小说中的两个主角—老人和老牛的生存状态。
主旨角度
蕴含的对生命的思考正是本文的主题所在
读者角度
引导读者去体会“活着”的意蕴,产生如何对待生命的思考。
艺术效果
形象生动,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第三步 理分析,规范答
[参考答案】
①“活着”概括了老人、老牛的生存状态;(形象方面)
②让读者体味“活着”的滋味;(与读者的关系)
③产生如何对待生命的思考(主旨方面);
④形象生动,言简意丰,耐人回味。(艺术效果方面)
[提示]小说标题的意蕴与作用不是孤立的即有联系又有区别,只是侧重点不同。本题分析标题的作用,从标题的含义入手再结合作用的知识比较顺利。
2.阅读《咿呀》完成下面的题目。
咿呀
刘建超
1夏花十三岁考上了老街戏校。
2夏花的模样好看,身段漂亮,在一群孩子当中格外显眼。几年过去,唱念做打四门功课孩子们都基本掌握了,成绩好的还去老街剧团参加演出了,唯有夏花的唱功总是上不去。老师说夏花的嗓音先天不足,出不了宽音。老师让夏花离开学校改行算了。
3那晚,一轮圆月挂在丽景门的檐角。学员们都跟着老师去剧场看名角梨花白的《红娘》,夏花没心思去,独自一人在梨园里徘徊,听着远处剧场隐约传来的叫好声,想着自己多年的努力要付诸东流,泪水朦胧了月光,情不自禁地喊出一声:咿—呀—
4夏花的这一声咿呀,透过梨园在丽景门上回荡,惊到了正在丽景门上品茶赏月的老街戏霸洛半城。洛半城是老街剧团的团长,有名的铜锤花脸,唱功了得,嗓音亮丽,粗狂豪放,唱花脸能声穿半个洛阳城,故而被称作洛半城。洛半城下得丽景门,来到梨园,看到了月光下发呆的夏花。
6小姑娘,刚才可是你在练声?夏花认得眼前的洛半城,怯生生地点点头。
7来,你再喊一嗓子。咿—呀—
8洛半城兴奋地拉起夏花的手说,走,去剧场。剧场里的《红娘》已经接近尾声,懂戏的人都知道,最后一场戏已没什么高潮,不少观众开始起身离场,剧场里就有些嘈杂凌乱。饰演崔夫人的演员最怕这个时段上场。
10落半城让夏花在内台喊,夏花也不怯场,放开嗓子:咿—呀—
11嘈杂的场子立刻被这一声给镇住了,这本是戏里没有的啊,而这一嗓子清脆悠扬,韵味十足,戏迷们虽然一头雾水却也齐声叫好,掌声雷动。洛半城急忙把发愣的夏花推到台前,夏花头一次面对老街这么热情的戏迷,不知所措,只得又喊了声:咿—呀—
12夏花就这样进了老街剧团。
13在剧团里,夏花几乎就是个跑龙套的。但是,只要戏开场,必有夏花的一声“咿—呀—”,乱槽糟的剧场顿时安静下来。洛半城对夏花说,观众认可你的一声咿呀,这也是最高赞赏了。有人喝一辈子戏,观众也记不住他一句。你这一嗓子,值了!
14就凭着一嗓子,夏花在剧团里待了十年。夏花出落得更加俊俏了,团里团外追求夏花的人不少
15团里唱武生的祥子模样一般,是洛半城的徒弟,死缠硬打把夏花追到了手,洛半城是他们的证婚人。
16祥子演出时,摔断两条腿,坐在了轮椅上。虽然夏花百般用心地伺候,祥子还是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火。开始大伙还能理解,可时间一长,许多好心人都看不惯了,都劝夏花趁年轻还是离了吧!夏花虽然感激大伙的好意,却依旧如初。夜深人静,尚未入睡的人们常能听到那声“咿—呀—”只是多了一丝隐约的悲凉。
17几年后,剧团解散,夏花报了个中医按摩班,每天都要给祥子泡脚按摩
18一天,洛半城来看望样子,夏花正给祥子按摩腿脚。洛半城看着夏花娴熟的手法,建议夏花开家浴足店,反正每天要给样子按摩,开个店还能堆持生计。样子虽说不情愿,可眼下也没什么能做的事情。
19夏花的浴足小店还真开起来了,店名更有特色:咿呀浴足。
20小店生意挺好,许多都是夏花和祥子的戏迷。也有来想歪使坏的人,泡脚时,说些挑逗的话,讲些让人脸红的段子。夏花只管做活儿,不搭理。有人做足疗时,故意抬脚往夏花的身上蹭,夏花就加重手法,疼得那人嗷嗷叫。夏花说,这儿是心脏反应区,先生,你的心可是有毛病哩。
21送走了客人,夏花打水给样子泡脚,祥子气呼呼的,怪夏花对不正经客人太迁就。夏花给祥子捏着脚,说,来的都是客,他们有他们的想法,我不当真就行了。客人们的脚哪能都一个尺码?
22祥子掀翻了水盆,水溅了夏花一脸一身。夏花没生气,她知道祥子心疼女人,心里憋屈。待夏花收拾停当,已是午夜。
23夜色静谧,秋风习习,弯月如钩。夏花揉揉酸胀的臂膀,扭扭僵硬的腰身,望着无际的星空,轻轻叹了一声:咿—呀—
24夏花第二天就关闭了小店。夏花说,我不能让样子心里不痛快。有人帮忙,让夏花在车站的候车室里摆个书报摊,虽然赚钱不多,夏花却干得带劲。祥子也来帮衬,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
25中秋,吃过晚饭,夏花推着祥子出屋赏月。夜空之下,秋月如珪,秋露如珠,祥子心情大好,非得夏花来上一嗓子夏花欣然允诺,清了清嗓子,一声极具穿透力的“咿—呀—”腾空而起,在空气中久久回响。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4期,有改动)
题干:小说以“咿呀”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技法演练]
第一步 审题干,明考向
题干中的“为题”和“作用”表明题目属于标题作用分析题型。“咿呀”没有显示出时间(时代)、地点、状态(社会状态、自然状态),也并非“物象、情感”类描述,“咿呀”只是练声的词语(发音),所以可确定从形象、情节、主题、作者角度考虑回答。
第二步 据考向,明角度,找对应
(1)要想答好此题,首先要搞清楚“咿呀”出现的位置、原因和所起的作用,小说中共有10次出现,如下表所示。
出现位置
练声原因
作用(效果)
第3段
学艺不精生计无望
何去何从
第4段
一个事件
引起洛半城注意
第7段
当面练声
得到洛半城认可
第10、11段
剧场练声
观众认可
第13段
戏园子生计,
镇场子收拢人心
第16段
生计陷入困顿
善良 悲凉
第19段
有了新的生计
对生活燃起了希望
第23段
因生计陷入矛盾
宽容 隐忍 坚强
第25段
寻找到新的生计
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不离不弃
由上图可知,①“咿呀”总是伴随着夏花的生活,因生活,夏花的情感出现变化时“咿呀”不期而至。②小说中描写的事件也围绕着“咿呀”发生。③夏花每一次练声都要准确的描写了夏花的性格特点。④夏花的每一次练声都牵动读者的心情。
本文围绕夏花因学艺而带来的一系列生计问题,使人同情并赞美夏花高贵的品格。
通过以上分析根据标题作用分析的角度可概括如下:
(2)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形象的角度
每当主人公内心情感有了波动,其情感总是通过“咿呀”传递给读者,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变化。
情节的角度
文章从开始到结束,“咿呀”多次出现,是全文的线索,串联起了故事情节。
主题角度
“咿呀”承载着主人公的感情,也流露出作者对主人公的同情和赞美。
读者的角度
“咿呀”是练声的发音或小孩子说话的声音,以“咿呀”为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三步 理分析,规范答
[参考答案]
①小说以“咿呀”为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形式新巧别致;②是小说的线索,“咿呀”在文中多次出现,贯穿全文,使得小说结构更加紧凑;③为人物活动提供场所,“咿呀”也是夏花开的浴足店,见证夏花和祥子生活的不易;④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咿呀”既表现了夏花内心、命运的变化,也流露出作者对夏花的同情和赞美;⑤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咿呀”包含了夏花对戏剧的热爱,对自己人生的感悟,对祥子的一片真情。(答对一点得2分,对三点给满分)
[提示]这类题型的误区是答案要点不准确不全面,有时不知从何答起,特别是对作用的分析有可能不准确,造成答案要点遗漏现象。最好的办法是记住前面表格的知识逐一对应,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3.安庆的小说具有鲜明的特色,请从“情感”“审美”两个角度谈谈小说为什么以《深秋》为题(6分)(《深秋》)
本小说是一篇散文化小说。
深秋
安庆
1进入八月,秋梅的心就被拽回家乡了。
2一到秋天,秋梅就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就想回家,回家吃母亲煮的玉米。说不出自己为什么偏爱煮玉米,也许是自己出生在秋天;母亲说生她前吃了两穗煮玉米,秋梅在娘胎里就闻着煮玉米的味儿了。父亲也是在秋季离开人世的,那时候秋梅才5岁,她隐约记得母亲拉着她和哥哥站在父亲坟前茫然的样子。几年前的秋季秋梅离家的前一天,母亲默默地挎着荆篮去地里摘回几穗玉米,然后把黄澄澄的熟玉米放在她的眼前。母亲说:孩子,想吃玉米时就回来。
3 一进入八月,她就有一种归心似箭的感觉。回了家,母亲挎着那只荆篮往地里走,瘦瘦的身影淹没在无边的青纱帐里。那一年看母亲挎着荆篮往地里去,她跑过去要挎篮子,母亲不让,她就挎着母亲的胳膊。她看见母亲日益多起来的白发像玉米缨子一样地飘,心里隐隐地有些忧郁。人干吗要老呢?母亲这么慈祥的人也会老呀?
4水在火上滚,几分钟后那玉米的香味儿溢得满屋子都是。母亲说:成熟前的玉米穗儿,也就是熟到七八成时的嫩玉米煮出来最好吃,干干净净的黄像刚刚升起的太阳的颜色。秋梅有一次和单位的几个人进饭馆吃自助餐,一伙人津津有味地抢吃切成一截截的玉米,只有秋梅稳塔似的坐着。有人问:秋梅,你不吃呀?秋梅摇摇头。真的,秋梅从不在城里的街上买玉米吃。她只喜欢吃母亲煮的玉米。有一次吃着吃着,秋梅忽然冒出这样的灵感:吃母亲煮的玉米,好像在吃母亲的奶。真的,怎么不是呢?母亲不是说生自己时吃了两穗煮玉米吗,这么说,自己一生下来吃的第一口奶里就有玉米的味道了,自己爱吃煮玉米也许从自己落地吃第一口奶时就开始了,那个时候煮玉米的馨香已经在心里扎根了。秋梅为这种想法激动,更坚定了回家吃玉米的念头。
5往往是玉米煮熟了,母亲把一锅的玉米从火上端下来,把一个个玉米穗捞进灶台上的一个用秫秸编成的小筐里。一缕缕热气喷着一个个小小的气柱,幻成气儿往上蹿。晾几分钟,母亲把一只玉米穗递给女儿,女儿接过来,睃着母亲也拿过一只,便贪婪地吃起来。
6这时候女儿就要告诉母亲自己在城里的一些消息,让妈妈为自己高兴。秋梅说:妈,我受了奖励,工资又长了一级。妈问:真的吗 秋梅说:真的,我能骗妈吗?妈嘱咐:做本分的人,好好儿干,干好才有出息。秋梅点点头,她看见母亲脸上绽出了欢喜的笑容,她迎着母亲的目光笑得露出了白白的牙齿。
7有一次,秋梅啃着玉米说:妈,我每年都回家吃你煮的玉米,每年。不,一辈子都回家吃,也给妈带来女儿的好消息。
8母亲笑笑,脸上的皱纹往一处挤。妈不知还能给你煮几年啊,妈是煮一次少一次啊。
9秋梅急了:妈,你咋这样说呀?妈,你记着,女儿喜欢你煮的玉米,你要长生不老。
10秋梅真的每年八月都回来一次。秋梅有一个哥,哥忙,要种地还要抽空做些生意,很少和妈在一起。这年回家,母亲挎着荆篮往河滩走。秋梅有些迷惘地跟着母亲,母亲把她带到河滩上一片勃勃生长的玉米旁。秋梅看见玉米穗上的红缨子舞动着,一群麻雀叽叽喳喳地在河滩的上空叫。母亲站着,说:咱家的田被新修的公路占了,这是我开的荒。
11开荒?
12母亲点点头。
13母亲庄重地说:我要让你每年都吃到我亲手种的玉米穗。
14秋梅呆呆地站着,秋梅知道开荒的难,要除掉荒草,剔走石子……她看着母亲,看着母亲越来越驼的背,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秋梅蓦地想起自己心里的那句话:吃母亲煮的玉米像吃母亲的奶。那次秋梅吃得很慢,吃得很香。
15又一年秋天,她又踏上回家的路。
16妈。她喊着。
17水开了,玉米在锅中咕嘟咕嘟地沸,玉米的香气出来了,溢得满屋子都是。秋梅把锅端下来,把玉米捞在那个每年捞玉米用的秫秸筐里,腾腾的热气顺着筐沿往空中飘。
18秋梅把半截玉米放在妈的手里,妈倚在床头,慢慢地抬起手,把玉米穗慢慢地往嘴边送。秋梅也开始吃,吃另半截玉米。吃了几口,像往年样讲她在城里的事儿……
19妈侧着头看着秋梅,脸上露着笑容,最后的笑容。
20第二天晚上,母亲走了。
21秋梅搂着妈,哭着,唤着,把个秋夜哭得好阴沉。
22哥说:妈其实一直在等你回来。
23妈葬了,坟地就在荒地的不远处。
24又是一年的深秋。
25这一天午后,秋梅打开寝室的门,哥风尘仆仆地站在她的门口。哥把几穗煮玉米递过来,说:照妈的嘱咐,每年的秋天我都给你送玉米穗来……
26秋梅伏在哥的肩头,好久好久才抬起头,泪眼婆娑地对哥说:哥,回去告诉妈,每年秋天我还回去,咱一起去看妈,还吃那片荒地上的玉米穗。
题干:安庆的小说具有鲜明的特色,请从情感、审美两个角度谈谈小说为什么以“深秋”为题。
[技法演练]
第一步 审题干,明考向
题干明确要求从“情感、审美两个角度”分析小说题目的作用。结合前面知识表格,“情感”(对标“标题与主题关系”)是指小说主旨内涵的角度,“审美”(对标“艺术效果”)是指小说人物刻画、情节安排等方面的艺术效果的角度。也就是说题干限定“在主题和艺术效果”两个方面探讨与标题的关系,这是与上面例子不同的地方。
第二步 据考向,明角度,找对应
解答本题首先要弄明白小说的主题,小说通过母亲为女儿煮玉米、种玉米,和儿女一起吃玉米,刻画了母亲的善良、仁爱、坚忍、本分、纯朴的诗意的妇女的形象。母亲对女儿的爱表现在第四段写道:“成熟前的玉米穗儿,也就是熟到七八成时的嫩玉米煮出来最好吃,”,第10、11、12、13段,开荒目的“我要让你每年都吃到我亲手种的玉米穗。”,第25段写道“……哥风尘仆仆地站在她的门口。哥把几穗煮玉米递过来,说:照妈的嘱咐,每年的秋天我都给你送玉米穗来……”等等。
其次小说通过“玉米”也寄寓了作者对故乡、对母亲深沉的感念,感恩母亲的养育之恩。第4段写道“……一伙人津津有味地抢吃切成一截截的玉米,只有秋梅稳塔似的坐着。有人问:秋梅,你不吃呀?秋梅摇摇头。真的,秋梅从不在城里的街上买玉米吃。她只喜欢吃母亲煮的玉米。有一次吃着吃着,秋梅忽然冒出这样的灵感:吃母亲煮的玉米,好像在吃母亲的奶。真的,怎么不是呢?”第9自然段“秋梅急了:妈,你咋这样说呀?妈,你记着,女儿喜欢你煮的玉米,你要长生不老。”第26自然段“……哥,回去告诉妈,每年秋天我还回去,咱一起去看妈,还吃那片荒地上的玉米穗。”等等。
第三,以“深秋”为题是因为父母亲在秋天去逝,秋梅在秋天出生秋天离家,自己最喜欢吃的煮玉米也在秋天收获……。小说以时间名词或说季节意象“深秋”命题,具有多重功能。①从情感的角度看,标题“深秋”,蕴含对母亲的记忆怀念、追思,渲染缅怀、感伤的氛围。②从审美的角度看,“深秋”题意统摄下的小说叙事,极具诗意,用语简约而耐人玩味,引人共鸣,③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是沉甸甸的季节,用“深秋”为题也象征着母亲对女儿沉甸甸的爱。
第三步 理分析,规范答
[参考答案]
①在情感上,小说剪辑了发生在不同秋天的若干生活片段场景来抒写 对母亲(也是对故乡)的思念,“深秋”在文中渲染思乡浓情、念母深情,衬托孝敬母亲、感恩母爱的真情。
②在审美上,小说淡化故事情节,叙事 节奏舒缓,以“深秋”为题,赋予小说诗意色彩,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更能引人共鸣,发人深省。(意思对即可,每点3分)
4.(2016·全国卷)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战争
【美】迈尔尼
1 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2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3“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4“哦,我想是。”我忙插嘴。
5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
6“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
7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
8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9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10“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她说。
11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到了晚上,我简直什么也看不进。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829老在我脑海里闪现。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
12“哈罗?”
13“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
14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我们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我一再许诺为她保留,直到战争结束。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她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他是她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我说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15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看法,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 16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可是她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17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一阵嘶哑的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8829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18“当然可以。”她说,“你好像很焦急。是吗?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19“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20我放下了话筒。
(沈东子译,有删改)
题干:(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技法演练]
第一步 审题干,明态度
从题干“小故事”与“大题目”可知考查探究小说标题与表现手法是否合适(匹配)的问题。简而言之是小的故事(素材)能否表现宏大的战争(主题)。
第二步 定角度,找对应
解答这个题目应了解小说中描写“电话的内容”,看一下能否表现战争。即内容决定主题。如下表:
通话次数
通话原因
通话主要内容(话题)
结果
第
一
天
第1次
误接
她不想与我通话
尴尬
第2次
喜欢并致歉
为什么三更半夜找人说话?讨论书、战争
畅快
第二天
第3次
难以忍耐
昨晚话题,开玩笑,她的18岁孩子死于战争等
至交且留下我电话号码
12个月
第N次
依赖期待
什么都谈包括对战争的看法
魅力胜过秋波、拥抱
倒数第二次
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
无人接听,传来嘶哑尖叫声
晕眩
最后一次
前一天没的接通且有嘶哑尖叫声
找了几个接线生,得知哪个地区被炸,但阻止接线生说出名字
“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解析]小说的定义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表现一个重大的社会主题的一种文体。通过阅读可知,小说中的我与格罗斯文诺8829的恋爱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小插曲,但在二人的通话中都包含谈论战争及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一个电话(物象)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小说一个非常重要的写法便是以小见大。本文就是通过“打电话”一个小故事来表现战争的残酷性以及给个人及社会带来的灾难这样一个重大的主题,(可以说叙事的方式发生了改变)。而小说的题目“战争”恰好又点明了小说的主题。所以说这样处理是合适的。
第三步 理分析,规范答
[参考答案]
观点一:合适。
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对比鲜明,强化了艺术张力;②战争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悲剧的根源,是小说构思的基础;③小说写的虽是爱情故事,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
观点二:不合适。
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故作高深,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②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源自战争中的爱情,而不是战争;③小说情节设置以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为主干,战争只是引起情节变化的背景。
[提示]这个考点还是比较少见,涉及到文学理论的问题,只要理清素材(题材)是如何表现主题的就可以圆满进行回答。
5.如果给本文(《呼兰河传(节选)》)拟一个标题,你会选“磨房里外”还是“冯歪嘴子”?为什么?(6分)(《呼兰河传》(节选)见本人公众号《小说赏析之语言艺术之品味语言的表达》)
[技法演示]
第一步,审题干,明态度
题干要求选择一个标题,实则要求回答出所选标题的依据(缘由),即为什么这样选?这样选有什么好处等。进而明确文本的主题。这两个标题一个是以物为题,一个是以人为题,各有好处。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标题
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磨房里外”
环境角度
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
情节角度
故事都在磨房里外发生,推动情节发展。
主题角度
磨房内外的人物生活状况迥异,却能够和谐相处。
“冯歪嘴子”
人物角度
冯歪嘴子是小说的主人公,以他为题,可突出他的形象特征。
情节角度
小说开篇就说“邻居家磨房里边住着冯歪嘴子”,由冯歪嘴子引出“我”祖父、母亲等人,可见有串联故事情节的作用。
主题角度
冯歪嘴子属于社会底层劳动人民,主题角度 通过他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同情与关爱。
第三步,理分析,规范答
[参考答案]
答案一:选“磨房里外”。
理由: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空间。②小说通过“磨房里外”来架构故事情节。③富有意蕴:磨房外的后园是个童话般亲的美好世界,磨房内则是艰难的现实世界,但“我”与冯歪嘴子能够友好相处。
答案二:选“冯歪嘴子”。
理由:①他是本文的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②本文通过冯歪子这一形象牵出小说其他人物,串联故事情节。③关涉小说主旨:寄托了对善良又寂寞的底层劳动者的冯近和同情。
[提示]对于这种标题比较的题型,具有探究性、开放性、思辨性,首先观点(态度)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辞;其次无论认可哪个角度,都要建立在小说的基础之上,理由充足,言之有物,自圆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