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962年春节刚过,朱德与夫人康克清重返井冈山,期间,康克清费尽心力,只为探寻一位战友的踪迹。她对当地书记说:“她曾与我并肩穿越草地,如今是时候让她投身工作了。”康克清苦寻之人实为老红军王泉媛,但因诸多复杂缘由,她如今已隐姓埋名,在敬老院担任院长一职。
【毛主席问:小鬼,你叫什么名字】王泉媛于1914年出生,与贺子珍为同乡。她本姓欧阳,父母为求团圆美满,故取名为欧阳全圆。然而命运多舛,欧阳家自幼贫寒,父母为使全家免于饥饿,无奈在欧阳圆9岁时将其卖至邻村王家作童养媳,换取4担谷子,从此她更名为王泉媛。1930年,年仅16岁的王泉媛,自幼目睹家庭艰辛,中学时便意识到革命的重要性,并积极投身其中,成为了少年先锋队的一员。然而,她家乡爆发农民暴动,王泉媛踊跃参与并展现才华,因而被领导赏识,于1931年获调往吉安县委妇女部任职。1933年,王泉媛于永新县妇女代表大会上入选主席团,随后参加全国第二届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有幸与毛主席、贺子珍等领导会面。
那么,当时贺子珍与康克清等人的具体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康克清,朱德同志之妻,1911年生人,1928年正式加入红四军28团并随军上井冈山。贺子珍,毛泽东之妻,1909年生。1927年,她随兄贺敏学赴井冈山,早于毛泽东抵达,并已在此地稳固根基。总体而言,王泉媛年纪较她们为小,宛如小妹妹。会议结束后,她被选入“共产主义马克思大学”深造,出乎意料的是,授课老师竟是毛泽东。毛泽东察觉这位小同志酷爱学习,每课均认真笔记,求知若渴,回答问题直截了当,展现出了显著的进步。
当晚,贺子珍携子散步,学生们围拢逗弄孩子,王泉媛亦在列。毛主席见状,询问这位小同志:“小鬼,你的名字是什么?”王泉媛庄重敬礼,道:“主席,我的名字是王泉媛。”毛泽东知晓女红军在家乡负责妇女工作后,风趣地对贺子珍笑道:“妇女乃半边天,这小同志肩负半边天重任,实为佳事,甚好啊。”大家说完后都开怀大笑,能得到毛主席的赞扬,这对王泉媛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荣幸。长征前夕,王泉媛荣幸入选为随红军长征的30名女战士之一。
1935年,王泉媛随红军抵达遵义后,即从干部连转至地方任职。日间,她与蔡畅等并肩工作,期间结识了一位优秀的男同志。他便是王首道。革命初期,王首道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负责组织事务,次年调至苏区。长征开始之前,他担任中共中央组织局秘书长一职。现今,王首道刚由保卫局调任而来,王泉媛在不知不觉中对他萌生了爱意。
王泉媛提及,与王首道在瑞金相遇后,他常浮现于她脑海。每次相见,王首道总关切询问她的近况,是否疲惫,有无难处。他如火焰般温暖,远隔亦能感其心意;又如明灯,照亮她心中最暗处。想起他,王泉媛便感前所未有之幸福,每夜闭目,独自憧憬与他的未来,品味那份甜蜜。一日,蔡畅似察觉王泉媛的心思,含笑问道:“小王,对王首道此人,你有何看法?”王泉媛脸颊瞬间绯红,羞得难以启齿。这时,金维映忍俊不禁:“你害羞什么呀,你还蒙在鼓里呢,王首道其实也对你有意。”“嗯?”王泉媛难以置信眼前的一切,恰逢即将离开遵义之际,蔡畅招呼她道:“小王,咱们一起去王首道家看看吧。”王泉媛初次邂逅王首道,然而不幸的是,这段情缘转瞬即逝,不久便成为了他们之间的永别。
【两河口相聚】王首道居于左院,蔡畅唤其至身旁言道:“王主任,王泉媛同志今日起交由你照顾,望你日后善待于她。”蔡畅与几位女同志在表达完意见后,随即离开了。王泉媛恍然,蔡畅等人早有筹划。王首道与蔡畅情投意合,他温柔地拥抱了她,二人便在大院树下静坐了许久。
王首道深情地表达:“泉媛,我希望能与你今晚缔结婚姻,成为你的伴侣。”若能不走动该多好,如此我们便能安定下来,拥有一个温馨的家。终有一天,我们会战胜蒋介石,击败日本侵略者,迎来胜利的曙光。愿我们岁岁平安,健康相伴,直至白发苍苍,携手共度余生!1935年6月,红军在翻越夹金山后,于前往两河口的路上,王泉媛接到了毛主席的命令,需随卫生部同志一同前往采购粮食。卫生部派了王泉媛和另一名女同志前往,周恩来得知后大怒:“卫生部领导怎能让两女同志单独外出,若遇敌情,后果不堪设想。”在周恩来的关怀下,王泉媛随大军出行。近日,王首道恰逢要随中央纵队北上,特地前来探望并告别王泉媛。
那日,王泉媛轻抚腰间小手枪,忆起遵义城中共度的初夜,泪水滑落脸颊。她坚定地点头,并向王首道高声喊道,生怕他看不清:“我永远不会忘怀于你。”两人渐行渐远,王泉媛直至王首道身影消失才默默转身。她未曾料到,此次离别竟是永诀,再见之时,已是半个世纪匆匆而过。【康克清寻找战友】这对不幸夫妻,一人随毛主席穿越草地抵达陕北,另一人却随张国焘三次穿越草地,四次攀登雪山,历经艰辛。1936年10月,王泉媛意外接到调令,被任命为妇女抗日先锋团团长,需统领约2000人部队,执行横渡黄河的任务。这便是与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的两万大军共同经历的,被誉为最为惨烈的河西战役。
王泉媛女将身陷敌围,西有马步芳七万雄师,加之胡宗南部,形势万分危急。红军奋勇抵抗,王泉媛率领的抗日先锋团在马家军追击下逃入祁连山,彼时山中冰雪覆盖,寒风凛冽。1937年3月,历经40余日与马家军的激战,王泉媛挺身而出,主动请缨为西路军总指挥部撤退提供掩护。此次为女子先锋团最终战役,任务成功后,近300名成员中,仅少数人逃脱,其余均遭俘虏,包括王泉媛在内,未能幸免。
王泉媛和她领导的女子先锋团,不仅完成了男人能完成的任务,而且表现更为出色,超越了性别界限,展现了非凡的能力。王泉媛乃知名女将,决不会轻易投降。在被俘的数年间,她无时不刻谋划逃脱,渴望重返党的温暖怀抱。秉持着坚定信念,1939年3月中旬,王泉媛终获逃脱良机,历经多方探寻后,顺利抵达兰州。1939年春日,王泉媛立于兰州“第十八路军兰州办事处”前,拄拐凝望许久,两行热泪悄然滑落,轻声呢喃:“我终于,回家了。”警卫员报告后,一名长官走出,询问:“请问你是谁?来找何人?”王泉媛介绍道:“我乃西路军中的女红军团长,名叫王泉媛。”这位长官未曾料到,那位才华横溢、英姿飒爽的西路军女团长,竟会陷入如此困顿的境地。王泉媛叙述道,她历经艰辛,沿途乞讨,终于找到了党组织,并表达了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够被允许重新加入队伍。这位长官面露难色,表示:“此事颇为棘手,你们离家三年,突然要求返回,我们实在难以迅速处理。”
王泉媛因历时长久而愤慨道:“西路女军为通国际路线孤军奋战至弹尽粮绝,虽被俘却不屈,因为我们坚持活下去,只为寻回党和亲人!”然而,无论怎么说都无济于事,王泉媛既无法见到往昔战友,也见不到昔日领导,更难以见到她日夜思念的爱人王首道。她终回乡,过着简朴生活。几经辗转,1942年4月,她回到敖城老家,依靠在娘家开设的饭店维持生计。
直至1962年,相关情况持续如此。1962年3月4日,朱德委员长与夫人康克清自南昌经吉安、泰和抵达井冈山,先在拿山区政府稍事休整并食用自带食物后,继续上山。朱德总司令忆及当年率军上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感慨万分。他言:“昔日百姓以油灯照明,今朝电灯明亮,公路畅通,变化着实巨大!”随后,朱德步至烈士墓前,摘下帽子默哀。望着整修一新的坟墓,他忆起井冈山斗争初期,战友们前赴后继、英勇开创根据地的壮烈场景。
接着,在吉安,他们得知有位男子正在接受审查,其配偶名为王泉媛。康克清即刻吩咐人去探询,深知王泉媛乃昔日与她三次穿越草地后失联的战友。康克清对吉安地委负责同志说道:“我深知王泉媛同志,她如此优秀,应让她重返工作岗位。”经多方了解,王泉媛已近五十岁,现任敬老院院长,多年来致力于老人福祉,且曾陆续收养7名孤儿,给予他们关爱与庇护。康克清闻讯,即遣人致以问候。历经27载别离,两位战友终得重逢。当日,王泉媛深受感动,未料昔日战友仍念及旧情。
她向康克清表达了一个心愿,渴望能见一见昔日伴侣王首道同志。然而世事无常,直至20年后,她方进入公众视线。1982年,王泉媛在江西重逢王首道,昔日少年已成长为副国级领导人。
【王泉媛复出】1982年夏,近70岁的王泉媛赴京,恳请战友康克清为其作证,以期恢复党籍,重归党的大家庭。这一年,她与王首道重逢,长谈许久。提及遵义往事,王泉媛忆起曾许诺为王首道纳鞋,却至今未践诺。王首道言:“自你音讯全无,我于延安苦候三载,对那些诋毁你的谣言,我始终坚信非真。”听闻王首道的言语,王泉媛深受触动,心中满是感激之情。
在康克清等同志的协助下,王泉媛重获党籍,并受邀参加全国妇联的第五次代表大会。她曾任省政协四届委员及泰和县第四、五、六届政协委员。1989年,76岁的王泉媛被国家确认为老红军战士待遇享受者,她泪流满面地说:“我盼这天已半个世纪,头发都盼白了,如今已过古稀,党啊,母亲,您没忘了我这女儿。”
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央视计划拍摄纪念长征纪录片,并专门邀请王泉媛前往河西走廊进行实地探访。得知消息,王泉媛爽快答应前往祁连山。抵达后,她忆起58年前在此牺牲的600余姐妹,不禁痛哭:“姐妹们,对不起,山高路遥,我终得以来探望你们了。”老战友回忆,那位高龄老人重返昔日战友捐躯之地,不禁悲从中来,放声大哭,场面令人动容。此情此景,深深触动了摄制组的每位成员,他们的眼眶不禁湿润,泪水悄然滑落,见证了这一动人时刻。
抵达北京之际,恰逢王首道同志因病正于医院休养,王泉媛作为昔日军中伙伴,前往医院探望了他。王首关切地问道:“近来你的身体状况如何,是否安康?”王泉媛默默点头,泪水不禁滑落。此行探望王首道,她特制了一双黑布千层底鞋相赠,以此兑现了60载前的一份许诺。王泉媛庄重地将布鞋递到王首道手中,泪水不禁滑落。王首道双手微微颤抖,接过布鞋的瞬间,泪水已如泉涌,淌满脸颊。
“拍张照吧。”王首道提议,女儿随即为他们捕捉了这珍贵瞬间,既是他们人生的首张合影,也是唯一一张。六十载风雨岁月或能抚平记忆的裂痕,却难以消除时光与磨难镌刻的伤痕。一段绝世爱恋,历经岁月风雨洗礼,终成千古绝唱!
【王泉媛晚年】1996年9月,江西一小村庄中,老红军王泉媛,一位老太太,正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新闻联播。王泉媛热爱阅读新闻,一个月前因病入院。这天早晨,她自觉身体状况转佳,坚持要求出院回家休养。因无子女,养女们见她身体状况尚可便同意出院。然而,当晚的一则新闻却让她再度陷入悲痛之中。
王泉媛听闻消息,几乎晕厥,"啊"的一声惊呼,新闻中提及的,正是她朝思暮想的王首道。1996年9月13日,王首道在北京去世。王泉媛闻此噩耗,泪水如潮水般汹涌而出,无法抑制自己的悲伤。王泉媛闻讯又病倒了,躺在床头不断向养女们讲述她与王首道的往事,无论是风雨还是曲折,那些经历她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你曾许诺,无论多远都会回到我身边,但你却先行离去,使我们再也无法相见。自那以后,王泉媛持续在地方学校及教育机构,向孩子们传述往昔红色故事,期盼当下人们铭记老前辈们的革命精神,勿忘历史。
2000年3月,央视某栏目举办“庆三八专题文艺”节目,期间,主持人忽然挽着一位老太太步入舞台中央。主持人介绍道:“这位是王泉媛,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女红军团团长,她历经三过草地、四爬雪山,现已87岁高龄,特来现场献艺,让我们热烈欢迎。”介绍结束后,观众席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她的故事与形象,必将深深刻印在全国观众及家乡父老乡亲的心中。2009年4月5日,这位历经无数风雨、功勋卓著的老红军女战士在江西省泰和县人民医院安详离世,享年96岁,距她初上战场已整整9年。
王泉媛逝世后,党中央多位领导纷纷敬献花圈以示哀悼,同时,老同志徐向前、王首道等人的子女也专门为她送上了花圈,表达缅怀之情。王泉媛的一生被精炼地概括为9个数字,这些数字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她的生平经历与重要时刻。历经坎坷人生,保持清廉作风,三穿草地行,四越雪山巅,历经五次婚变,抚育六孤,七遭劫难,八受暗算,终得九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