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代谢综合征的前兆,6个药物,减轻肝脏负担,一文总结

老孙的笔记本 2024-11-16 15:04:35

1、利拉鲁肽:

本药是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 类似物,与天然GLP-1有97%的同源性。研究表明,利拉鲁肽通过葡萄糖浓度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生成、增加饱腹感、延迟胃排空、抑制食欲等方式降血糖,同时还可刺激胰岛β细胞新生并抑制其凋亡,对β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与传统降糖药相比,具有低血糖风险小、减轻体质量、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等优点。最近研究表明,GLP-1可通过增加脂肪酸氧化,改善肝脏的胰岛素敏感性及肝脂肪病变, 降低体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利拉鲁肽治疗脂肪肝,可改善患者糖脂代谢及肝脏胰岛素抵抗,降低炎症因子TNF-α的水平,有效调节糖脂代谢紊乱、减少肝脂肪变程度及肝脏炎症损伤。

2、水飞蓟宾胶囊:

本药是一种天然植物保肝药,主要成份水飞蓟宾是从菊科植物水飞蓟果实中提取的一种二氢黄酮类成分, 其进入机体后,能特异性地与肝细胞膜结合,保护、修复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加肝细胞膜对病毒、药物、毒物和自由基的防御能力,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维持肝脏线粒体功能完整及调节肝脏脂质氧化三大作用途径调节脂质的摄取和储存,改善肝脏脂肪沉积,促进肝脏合成代谢及增强肝脏解毒功能,已经广泛应用于脂肪肝的治疗。有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水飞蓟宾胶囊不仅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而且能降低肝酶及机体的炎症反应。

3、吡格列酮:

本药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γ) 的选择性配体,通过激活PPARγ产生一系列生理作用,是一种高度选择性和高效的PPAR-γ的激活剂,与PPAR-γ结合后,通过各种机制调控一系列PPAR-γ靶基因的转录,其中一部分靶基因如葡萄糖转运体4 (GLU-4) 等的表达上调导致了三大胰岛素敏感组织,即肝脏、骨骼肌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增加和对葡萄糖摄取的增加,另外,这类药物也引起了上述外周组织的糖异生及葡萄糖利用增加。这些作用共同的结果使血糖水平明显下降。同时,抑制外周组织脂肪分解,使进入肝脏的游离脂肪酸减少,减少肝脏甘油三酯(TG)蓄积,改善脂肪肝。

4、二甲双胍:

本药主要的降血糖机制是减轻肝脏与肌肉的胰岛素抵抗效应,减少肝糖元的输出,并降低肝糖元的异生和分解,进而降低胰岛素和空腹血糖(FPG)水平。二甲双胍同时还能促进肌细胞内葡萄糖的无氧分解反应,提高机体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脂肪的分解,进而减少血液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另有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明显增加人体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 (GLP-1) ,进而促进胰岛素产生,降低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加强肝糖原合成功能,并减少肝糖原的输出, 增强胰岛 β 细胞功能,降低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二甲双胍可通过增加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肝糖的产生和输出等方面的作用降低血糖,并通过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减轻体重等作用而减少肝内脂肪的累积,缓解脂肪对肝脏的损害。

5、阿托伐他汀:

本药是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抑制胆固醇合成限速酶活性,阻止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 代偿性刺激肝脏摄取低密度脂蛋白,降低胆固醇浓度,减少肝细胞内脂质沉积,从而降低血脂,阻止病情发展。他汀类药物还有免疫调节、抗氧化、增加一氧化氮 (NO) 生物利用度、抗炎和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等作用,抑制肝脏细胞脂肪变和脂肪酸合成。美国脂质协会认为,他汀类药物长期治疗脂肪肝安全性高,并不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而国内有学者,认为长期应用降脂类药物可导致肝功能损害,需要加强肝功能监测。

6、非诺贝特:

本药属于氯贝丁酸衍生物类血脂调节药,通过抑制ox-LDL和TG的生成并同时加强其分解代谢,降低血LDL-C、TC和TG;非诺贝特还通过减少胆固醇脂转移蛋白的表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同时非诺贝特可以对患者体内胰岛素抵抗产生明显的改善作用,与此同时胰岛β细胞功能也得到改善。原因可能是由于选择性激动PPAR-α的影响,PPAR-α作为重要的调节脂类代谢核转录因子,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可提高肝脂毒性的发生率。另外,PPAR-α可以对脂肪酸β氧化有关的酶表达产生调节作用,促进细胞内游离脂肪酸氧化,预防细胞内脂质出现沉积现象,降低脂毒性发生率。非诺贝特还能明显降低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避免其危害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的作用。非诺贝特治疗脂肪肝,可以显著降低患者TG,改善患者肝功能,在改善血脂、胰岛素抵抗、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同时,减少肝脏脂肪水平,改善肝脏损害。

2 阅读:223

老孙的笔记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