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人物:十四岁登基,十八岁斩首,晋愍帝司马邺的悲催帝王生涯

抗抗说历史 2023-04-11 22:37:11

衣赐履按:这一回,我们讲西晋末帝司马邺。

公元311年,六月,汉赵帝国大军攻破洛阳,生擒晋怀帝司马炽,送往首都平阳(山西省临汾市)。

八月,汉赵大军围攻长安,镇守长安的南阳王司马模献城投降。汉帝刘聪擢升始安王刘曜为车骑大将军,雍州牧,改封为中山王,镇守长安。

晋朝冯翊(陕西省大荔县)太守索綝(读如嗔)与安夷护军、金城(甘肃省兰州市东)人麹允(麹读如躯)、频阳(陕西省富平县东北)县令梁肃,一起逃奔到安定(甘肃省镇原县东南曙光乡)。当时,安定太守贾疋(读如雅)与氐人、羌人都向汉赵帝国送去人质,打算投降。索綝等人在阴密县(甘肃省灵台县西南)遇到贾疋,一把薅住,大伙儿回到临泾(安定郡郡政府所在县),商量还是要忠于晋朝廷,于是共同推举贾疋为平西将军,率军五万进攻长安。

【麹允,满能打的】

雍州(陕西省中部)刺史麹特、新平(陕西省彬县)太守竺恢也不愿归降汉赵帝国,听说贾疋起兵,哥儿俩就与扶风(陕西省眉县)太守梁综一起,率军十万,与贾疋会合。

衣赐履说:我个人认为,军队人数,肯定是夸张了。新平郡和扶风郡,都属于雍州。《晋书·地理志》载,晋初,设置雍州,包括七个郡、国,三十九个县,九万九千五百户。新平郡,两个县,二千七百户;扶风郡,六个县,二万三千户。也即是说,新平、扶风,两个郡,一共二万五千七百户。一般按一户五口算,此两郡不到十三万人。人口十三万,如何能凑出十万军队来?最关键是,这个人口,是晋初时的,虽然后来有所增长,但经过了八王之乱后,老百姓都打没了,或死或逃,长安(雍州)一带,动不动就“人相食”,从哪弄出十万大军来?真有这么多军队,长安也不至于被汉赵帝国打得跟筛子似的了。史官们,大多不是理科生,对数字,总是由着性子来,也不管合不合逻辑,呵呵。

另,雍州刺史麹特手上不会有多少兵的,雍州治所在长安,而长安已经被汉赵帝国占领,麹特能逃得一命就不错了(估计是逃到新平郡投奔竺恢),手上即使有兵,数量也很有限。

汉赵帝国河内王刘粲,屯驻新丰(陕西省临潼县东北),命手下将领刘雅、赵染,进攻新平郡,索綝前往救援,与汉赵军大小百余战,刘雅等人败退。汉赵帝国中山王刘曜与贾疋在黄丘(陕西省泾阳县西北)交战,刘曜军惨败。

贾疋袭击汉赵帝国的梁州刺史彭荡仲,将其斩杀。麹特等人在新丰打败刘粲,刘粲还归首都平阳。

一连串胜利下来,贾疋等人军威大振,关西地区的胡人和汉人纷纷响应。

衣赐履说:略有疑问,索綝、贾疋等人这么能打,汉赵军队打长安时,这些人都跟哪儿呢?如果记录属实,或许说明,当时镇守长安的南阳王司马模,非常不得人心。

此时,秦王司马邺身在许昌,豫州刺史阎鼎打算送他前往关中,占据长安,向四方发号施令。司空荀藩、司徒左长史刘畴、镇军长史周顗(读如以)、司马李述等人,也跟着西行,但这老几位,都是崤山以东地区的人,压根儿不想去长安,就于中途主动走失了。

衣赐履说:个人感觉,荀藩、刘畴等人,大约并不十分看好司马邺,所以离开。

阎鼎与司马邺从宛县(河南省南阳市)开赴武关(陕西省商南县西南),一路上颇经历了些磨难,到达蓝田(陕西省蓝田县),着人通知贾疋,贾疋派出军队迎接。十二月,司马邺进入雍城(陕西省凤翔县),贾疋派扶风太守梁综率军保护。

到了公元312年,贾疋等人攻打长安好几个月了,汉赵帝国中山王刘曜接连出战失败,决定放弃长安城,驱赶了八万多老百姓逃奔首都平阳。

于是,司马邺进入长安。

五月,汉帝刘聪把刘曜贬为龙骧大将军(原为车骑大将军),行大司马事。刘聪派河内王刘粲在三渚(河南省孟津县境)攻打晋朝司徒傅祗(读如支),派右将军刘参进军怀县(河南省武陟县),攻打晋朝河内太守郭默。傅祗恰巧病故,三渚陷落,刘粲把傅祗的子孙以及士人、百姓二万余户都迁往平阳。

九月一日,汉赵帝国卫尉梁芬,投奔长安。

衣赐履说:《晋书·刘聪传》载,公元311年,刘粲、刘曜攻打长安,镇守长安的南阳王司马模投降,刘粲杀了司马模及其子司马黎,送卫将军梁芬等到平阳。也即是说,梁芬本来就是晋朝的卫将军,可能归降汉赵帝国后被任命为卫尉,此番,找了个机会逃回长安。

九月三日,贾疋等人尊奉司马邺为皇太子,在长安建立行台(临时政府),登祭坛祭天,设置宗庙、社稷,大赦天下。

衣赐履说:从八王之乱到永嘉之乱,司马家的王爷们,死了大几十位,不过,活着的也还不少,为什么立司马邺为皇太子?

司马邺是吴王司马晏的儿子,后来过继给了秦王司马柬,即秦王位。司马晏和司马柬,都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司马柬和惠帝司马衷是一母同胞,此时,司马炎的孙子,基本上都死绝了,司马邺大概是硕果仅存的一位。有的读者可能会纳闷,后来的晋元帝司马睿,从年龄、资历和实力上看,似乎更适合继承皇位,他为什么没有跳出来争位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宗法和血缘上论,司马睿离得远,司马邺离得近,而且,司马睿和晋怀帝司马炽平辈儿,年龄还大八岁,晋朝出过皇太子、皇太弟,甚至还出过皇太孙,但还真没出现过“皇太兄”这个物种。所以,司马睿此时不宜出头,得等机会。

司马邺任命阎鼎为太子詹事,代理统领文武百官;贾疋为征西大将军;秦州刺史、南阳王司马保(故南阳王司马模的儿子。时驻上邽,甘肃省天水市)为大司马。又以司空荀藩督领远近事务,光禄大夫荀组兼任司隶校尉、豫州刺史,与荀藩共同守卫开封(河南省开封市)。

汉赵帝国故梁州刺史彭荡仲的儿子彭天护,率胡人军队攻打贾疋,双方交战,彭天护佯装不敌,率军后撤,贾疋追击,在夜间掉到山涧之中,被彭天护擒获,斩首。汉赵朝廷任命彭天护为凉州刺史。

【不知道是不是贾疋】

衣赐履说:贾疋是贾诩的曾孙,死得有点可惜。

晋朝长安临时政府官员,推举始平(陕西省兴平市)太守麹允兼任雍州刺史。太子詹事阎鼎与京兆太守梁综都想说了算,互相不服,阎鼎就把梁综给杀了,任命王毗为京兆太守。麹允与索綝、梁肃等人,合力攻打阎鼎,阎鼎出奔雍城(陕西省凤翔县),被氐人首领窦首杀害,首级送往长安。

衣赐履说:胡三省注说,蛮族势力正强,贾疋、阎鼎、麹允、索綝,团结一致,辅佐晋朝廷,犹怕不能保全,何况自相屠杀?长安失败的征兆,已见于此。

胡三省说的固然不错,但是,团结,太难了,一帮人里,如果没有一个盖世豪杰,谁都不服谁,如何团结得起来?越读史书,越对刘邦、刘秀,甚或曹操、刘备、孙权这样的人佩服,他们就能把一帮子谁都不服谁的人拢到一起,有这个本事,就胜出;没这个本事,就被别人干掉。

【团结很重要,大家都知道】

这个阎鼎,真算不上什么人物,不够老辣。《晋书·阎鼎传》载,阎鼎最初主张司马邺到长安,并且一路陪同,这是“立功天下”。麹允、索綝等人对阎鼎之功,相当忌惮,他们也想掌权诶。冯翊太守梁纬、北地太守梁肃,都是梁综一母同胞的弟弟,梁家和索綝还有姻亲关系,于是,这帮人就打算除掉阎鼎,哥儿几个上奏说,阎鼎有无君之心,专戮大臣,应该讨伐,于是,就把阎鼎给灭了。

这些人要么是兄弟,要么是姻亲,阎鼎在诛杀梁综时,如果做过调查,了解这些情况,依然下手,则说明他相当无脑;如果没做调查,不知道这些人之间的枝枝蔓蔓,就下手了,作为一个外来户,实在草率,根本不堪大任。司马光在《通鉴》中,基本上没有提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会给读者造成误解的。

公元313年,二月一日,汉帝刘聪,下令把将晋怀帝司马炽处死。

四月一日,司马炽被害的消息传到长安,皇太子司马邺举行哀悼,行加冠礼(本年十四岁)。

四月二十七日,司马邺即皇帝位,是为晋愍帝,宣布大赦,改年号永嘉为建兴。

衣赐履说:悲催的永嘉年号,改成了更悲催的建兴年号。

司马邺任命卫将军梁芬为司徒,雍州刺史麹允为尚书左仆射、录尚书事,京兆太守索綝(阎鼎死后,索綝做了京兆太守)为尚书右仆射,兼领吏部。不久,又任命索綝为卫将军,代理太尉,军政大事,全都交给索綝处理。

当时,长安城中,居民稀少,杂草荆棘丛生,连公务用车带私家车,一共四台,文武百官没有官服,没有印章绶带,只有官署名号而已。

汉赵帝国中山王刘曜、司隶校尉乔智明、平西将军赵染进犯长安,晋朝廷派麹允在黄白城(陕西省三原县)抵御。

五月十八日,晋朝廷以琅邪王司马睿担任左丞相、大都督,都督陕东(河南省三门峡市以东)诸军事;以南阳王司马保任右丞相、大都督,都督陕西(三门峡市以西)诸军事。下诏书说:

左右丞相,茂德齐圣,都是皇室至亲,必须依靠二公,扫除大恶,迎回怀帝的灵柩,中兴我朝。命令幽、并两州,率军三十万,进兵平阳;右丞相司马保应当率领秦州、凉州、梁州、雍州的军队三十万人直接到长安;左丞相司马睿率领所属的二十万精锐兵士,直接到洛阳,分别派出前锋部队,作为幽州、并州军队的后援。共赴大业,完成功勋。

衣赐履说:这道诏书,让人迷惑。司马邺本年十四岁,似乎并没有显示出过人的智慧,因此,诏书当是他身边儿人所作。大笔一挥,就弄出八十万大军来,这得喝了多少啊?司马保、司马睿看到诏书,必然对长安朝廷更加不当回事儿。事实证明,除了并州刺史刘琨有所行动,其他人都无动于衷。

司马邺又派殿中都尉刘蜀前往建康(江苏省南京市),督促左丞相司马睿按时进军,与皇帝的大驾在中原相会。

八月二十日,刘蜀到达建康。

司马睿见到刘蜀,说,刘都尉,不好意思啊,我们江东这嘎达,老是闹土匪,我是见天儿跟他们打,一直没消停,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北伐啊!

衣赐履说:司马睿虽然不是雄主,但占据江东之后,脚下有地,手中有兵,仓中有粮,府中人才济济,特别是,本朝皇帝随时可能被人灭掉,要说司马睿一点儿没动过当皇帝的心思,恐怕说不过去。我理解,对司马睿而言,最佳策略,就是看你们打,而不是帮你们打,你们打废打残之后,就轮到我了。

另,建康即建业,或者建邺,避司马邺的讳,从此改为建康,同时,改邺城为临漳。

汉赵帝国中山王刘曜、平西将军赵染,攻打黄白城,麹允多次出战,均告失利。晋朝廷任命索綝为征东大将军,率军援助麹允。

赵染对刘曜说,麹允率大军在外,长安肯定空虚,咱去搞它一下,怎么样?

刘曜同意,让赵染率五千精锐骑兵袭击长安。

十一月十九日,夜,赵染攻入长安外城。愍帝司马邺奔往射雁楼,赵染焚烧晋军营垒,斩杀、俘虏一千多人。

十一月二十日,晨,赵染退到逍遥园驻扎。

十一月二十一日,晋朝将领麹鉴从阿城(长安城西南,秦朝阿房宫故地)率五千人马援救长安。

十一月二十二日,赵染回师,麹鉴追击,与刘曜在零武(应在陕西省咸阳市境)相遇,麹鉴军大败。

刘曜连番获胜,就有些得意,防备开始松懈,麹允率军袭击,打得刘曜大败,斩杀乔智明。刘曜率军返回首都平阳。

公元314年,刘曜、赵染再次进犯长安。六月,刘曜屯驻渭汭(渭水注入黄河处。汭读如瑞),赵染屯驻新丰。

晋朝征东大将军索綝率军阻击,赵染颇为轻敌,赵染的长史鲁徽说:

晋朝君臣,都知道不是咱们的对手,因此,他们每战都有拼死之心,您可不能小瞧他们啊。

赵染说:

老鲁,看你那点儿胆子!当年,南阳王司马模,强大不强大?被我打得满地找牙,不得不投降。索綝这小子,难道还能弄脏我的马蹄、刀刃吗!

早晨,赵染率领几百轻骑兵,迎着索綝的军队就冲过去了,对兵士们说,兄弟们,抓到索綝之后,我们再吃早饭。

索綝和赵染在新丰城西就干上了,没干多久,赵染兵败逃回。

回到大营,赵染下令,斩鲁徽。

鲁徽死前儿,说,赵染,天地报应,你不得好死!

衣赐履说:赵染杀鲁徽,让人想起袁绍斩田丰。

晋朝廷任命索綝为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录尚书事,代表皇帝行使职权(承制)。

刘曜、赵染与将军殷凯,率军数万进攻长安,麹允在冯翊迎战,失败退军。入夜,麹允袭击殷凯军营,斩杀殷凯。刘曜进军怀县(河南省武陟县),攻打河内太守郭默。郭默的粮食吃完了,就把妻儿送到刘曜那里当人质,请求向刘曜购买粮食,刘曜同意。郭默买完粮食,立即关闭城门固守。刘曜气得差点吐血,把郭默的妻儿投入河中淹死,继续攻城。郭默想到新郑(河南省新郑县)投奔荥阳太守李矩,李矩派人迎接郭默,但兵少不敢向前。这时,并州刺史刘琨派参军张肇率五百多鲜卑骑兵前往长安,因道路不通,正往回走,路过李矩的军营。李矩就请张肇一道攻打刘曜。

刘曜大军正在攻城,远远看到来了一群鲜卑骑兵,立即慌神儿了,不战而走,这样,郭默便率众归附了李矩。汉帝刘聪让刘曜回到蒲坂(山西省永济县)驻扎。

衣赐履说:总体上感觉,看苟晞、王弥、石勒,以及鲜卑军团打仗,不论胜负,基本上比较痛快。而长安保卫战,就跟拉大锯似的,给人一种粘粘乎乎,腻腻歪歪,很不痛快的感觉。

另,匈奴军团,看到鲜卑军团就闪了,显然,鲜卑铁骑的战斗力,真不是吹的。

秋季,赵染攻打北地(陕西省耀县),遭到麹允阻击,赵染被一箭射死。

衣赐履说:被赵染杀掉的那位鲁徽,言中了。

公元315年,二月十二日,司马邺任命司马睿为丞相、大都督,督中外诸军事;南阳王司马保当相国;荀组(时驻浚仪,河南省开封市)为太尉,兼豫州牧;刘琨(时驻阳曲,山西省阳曲县)为司空、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刘琨辞让司空,坚决不受。

衣赐履说:将左、右丞相,改为丞相、相国,自有其用意。理论上,相国地位高于丞相,提升司马保当相国,但没有了都督军事的权力,某种程度上算是明升暗降吧。这种人事安排,有一种向司马睿托付后事的感觉。司马邺这皇帝当的,生不如死。

汉赵帝国大司马刘曜不断进犯长安周边地区,攻城略地,晋朝君臣惶惶不可终日。

司马邺多次向相国司马保征召军队,司马保手下干部都说:

王爷,不可派兵啊!被蝮蛇咬了手,则壮士断腕。现在贼寇太厉害了,咱应当封锁关隘,观察事态的发展变化。

从事中郎裴诜(读如申)说,各位,你们是在搞脱口秀吗?还壮士断腕?现在,毒蛇已经咬了脑袋了,难道把脑袋截断吗!

司马保这才以镇军将军胡崧为前锋都督,但要求各军全部集结后方可出发。

麹允想护送皇上司马邺到司马保那里,索綝说,如果司马保得到了天子,指不定会干出什么事儿来呢(言下之意,应指司马保有不臣之心,可能会架空皇帝)!于是,没能成行。

长安城里,弹尽粮绝,官员们也没吃的,靠采集野生的谷子果腹。

衣赐履说:朝廷真难啊,都快完蛋了,各方还在互相算计。

公元316年,七月,汉赵帝国大司马刘曜击败晋朝大都督麹允,占据北地郡。

八月,刘曜进逼长安。

晋朝相国司马保派遣胡崧率军救驾,在灵台(长安城西二十公里处)打败刘曜军。胡崧担心国威重新振作,使得麹允、索綝的势力变强,就率军移屯渭水北岸,不再前进,不久,回师槐里(始平郡郡政府所在县,陕西省兴平市)。

衣赐履说:胡崧不进兵的理由,让人瞠目。《晋书·张寔传》上说,凉州牧张寔给司马保写了一封信,说,忽闻北地陷没,寇逼长安,胡崧不进,麹允持金五百请救于崧,云云。给我一种感觉,司马保本来就没打算真的救援皇上,派胡崧出来,只是一个姿态而已。胡崧更绝,麹允给钱,我就打一仗;没钱了,我就闪人。整个儿一个雇佣军诶。这大晋朝能不亡吗?

刘曜攻陷长安的外城,麹允、索綝退到小城自守。没粮食,人吃人的惨剧再度发生,士兵逃亡,无法禁止。最后剩了几十个麦饼,麹允把饼弄碎,兑水做成稀粥给司马邺吃,没几天儿,麦饼也吃光了。

十一月,司马邺哭着对麹允说:

内无食物,外无救援,我们恐怕挺不住了。为社稷而死,是我的事,但我实在不忍心让将士们跟着我一块儿去死,老麹啊,丢脸就丢脸吧,在他们还没破城之前,我出城投降吧,至少让老百姓免受屠城之祸,派人去递降书吧,我意已决。

【这图传神】

说完又感叹道,误我事者,就是麹允、索綝二公啊!

衣赐履说:司马邺说,误我事者,麹、索二公也。这句话大概是指投奔南阳王司马保的事儿,俩人最后决定不能去,如果当时成行了,司马邺可能不至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司马邺派侍中宗敞给刘曜送交降书。索綝暗中留住宗敞,派自己的儿子前往刘曜大营,说:

现在城中虽然粮食不多了,但维持个年把时间,问题不大,你们想攻下来,是不大容易的。不过,如果大王许诺,封我老爹索綝为仪同、万户郡公,我们就说服皇上献城投降。

刘曜啥话也没说,直接让人把索綝的儿子给砍了,将尸首送还索綝。

十一月十日,宗敞前往刘曜军营,呈上降书。

十一月十一日,司马邺乘着羊车,袒露臂膀,嘴里咬着一块玉璧,后面跟着拉着棺材的车,出东门去向刘曜投降,群臣放声大哭,司马邺悲不自胜,御史中丞吉朗当场自杀。

刘曜下令把棺材烧掉,接过司马邺嘴里的玉璧,派宗敞陪司马邺返回皇宫。

十一月十三日,刘曜把司马邺以及公卿大臣们,全都安置到自己的军营之中。

十一月十七日,把他们全部送到平阳。

十一月十八日,汉帝刘聪来到光极殿,司马邺向刘聪行稽首礼(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跪拜礼中最恭敬的)。麹允伏地痛哭,拽都拽不起来,刘聪发怒,将麹允囚禁,麹允自杀。

刘聪任命司马邺为光禄大夫,封怀安侯。任命大司马刘曜为假黄钺、大都督、都督陕西诸军事、太宰,封为秦王。宣布大赦,改年号为麟嘉。又以麹允忠烈,追赠为车骑将军,谥为节愍侯。对那个想仪同、封郡公的索綝,刘聪一点儿没客气,下令把这个不忠之徒斩首示众。尚书梁允、侍中梁濬等人,以及各郡太守,都被刘曜所杀。

公元317年,十月间,汉帝刘聪出猎,让司马邺暂时担任车骑将军,穿上军服,手执画戟,为刘聪开路。路上的人都指着司马邺说,快看快看,那个就是晋朝的皇帝唉!

老百姓聚集观望,很多原来晋朝的老人儿,都唏嘘流泪。刘聪听说后,心中不爽。

十二月,刘聪在光极殿大宴群臣,让司马邺给大家斟酒,洗酒杯。刘聪去上厕所(更衣),让司马邺执伞盖侍候(执盖)。在坐的晋朝旧臣,大多失声哭泣。尚书郎、陇西(甘肃省陇西县)人辛宾起身,抱着司马邺嚎啕大哭,刘聪下令,将辛宾斩首。

刘聪发现,司马邺只要活着,就是一种精神力量,那些忠于晋朝的官兵、百姓,就总觉得还有希望,随时可能抄起家伙跟汉赵帝国拼命。于是,下令诛杀司马邺。

公元317年,十二月二十日,司马邺在平阳遇害,时年十八岁。

西晋灭亡。

衣赐履说:我们终于把西晋讲亡了,这一回,是衣赐履读通鉴《八王之乱》单元的最后一回。本单元一共三十七回,二十二万多字,包括八王之乱,成汉、汉赵政权的建立,永嘉之乱,以及西晋灭亡等内容,以“八王之乱”命名,显然是盖不住的。强以名之,主要是出于篇幅的考虑,并尽可能对历史阶段作相对合理的划分。从下一回开始,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单元——《大赵天王》。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23

抗抗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