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饱受头痛困扰的唐高宗李治,即将走到生命的终点。
永淳二年(683年),病重的李治在东都洛阳下达了一道改年号的诏书,之后想要登上则天门城楼,宣布大赦天下,为自己祈福,却气喘不能骑马,只好召集百姓代表到殿前听宣。
典礼结束后,李治问侍臣:“黎民百姓是否欢喜啊?”
大臣们说:“百姓蒙赦,无不感动喜悦。”
李治感慨道:“苍生虽喜,我命危笃,若天地神祇能够延续一两个月的寿命,让我回到长安,死亦无恨。”
当晚,李治在洛阳贞观殿去世。他生前最后的愿望是回到长安,那里是大唐的都城,也是关陇集团的大本营。次年,在新君与太后两大政治集团的明争暗斗中,唐高宗的灵柩最终回到关中,葬于乾陵。
站在咸阳塬上,远眺乾陵所在的梁山,其北峰高耸,为墓室所在地,南面二峰较矮,顶端各有一个土阙,如陵墓的天然门户。
乾陵,是关中十八唐陵中目前已知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二圣合葬陵,其墓主为唐高宗李治与一代女皇武则天。不过,严格来说,武则天死后是以皇后的身份与唐高宗合葬。
这对夫妻及他们掀起的政治风云,在此归于沉寂。
爱情与政治唐高宗与武则天的陵墓被命名为“乾陵”,一说取自高宗的尊号“天皇大帝”,因《易经》的乾卦对应天,故以乾定名。后来,他们陵墓所在的地方也被更名为“乾县”。
李治是唐太宗的第九子,也是唐太宗和发妻长孙皇后的小儿子,年少时的他并非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太子之位原本属于他的哥哥李承乾。
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承乾被废后,以“仁孝”闻名的李治被唐太宗立为太子,并得到舅舅长孙无忌等重臣的支持。随着一代雄主唐太宗步入晚年,他开始用心培养接班人,每次上朝,都让李治在旁观摩,有时命太子一起商议国家大事。史载,李治表现出色,太宗“数称其善”。
唐太宗去世前一年,亲自作《帝范》十二篇赐给李治,其中有唐太宗修身治国的心得体会,用现在话说,书名可以改成《爸爸教我当皇帝》。在书中,唐太宗特别告诫李治:“成迟败速者,国也;失易得难者,位也。可不惜哉!可不慎哉!”
从后来李治在位期间的作为来看,他确实从父亲身上学到了不少。唐高宗李治上承贞观,开创永徽之治,完善唐朝律法,派兵平定边疆,吐谷浑、新罗、百济、倭国等纷纷遣使入贡。
在乾陵朱雀门外,站立着61尊与真人一样大小的蕃臣石像。石像头部早已毁坏,但每一个都身穿紧袖长袍、束腰佩剑、足蹬朝靴,两手向前拱着笔直的身躯。对于这些无头石像的来历,历来多有争议,有学者考证,其代表着前来参加唐高宗葬礼的外国使者和少数民族首领,可见当时少数民族对唐高宗的尊敬和仰慕。
▲乾陵六十一蕃臣像。图源:图虫创意
由此可见,李治早年在其父亲身边耳濡目染,确实有唐太宗的遗风,而其太子生涯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有他与自己的“小妈”武才人(即后来的武则天)之间的八卦。
武才人为荆州都督武士彟之女,他们一家本来是经营木材生意的商人,属于“寒族”,但武士彟在唐朝建立时有拥立之功,成了开国功臣,后来还被追赠为周国公。
贞观年间,14岁的武氏入宫,被封为才人,立马表现出泼辣伶俐的性格。当时,唐太宗有一匹烈马,名叫“狮子骢”,高大威猛,鬈毛似狮子,无人能驯服。武才人挺身而出,对太宗说,陛下,我能驯服它。唐太宗一愣,行,那你说说。
武才人说,我需要三样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锤,三是匕首。我先用铁鞭抽它,如果它不服,就用铁锤锤它的脑袋,还是不服,我就一匕首割了它的喉咙。
武则天晚年在回忆此事时说,她提出这个方案后,得到了唐太宗的鼓励( “太宗壮朕之志” )。一说唐太宗还给她赐了一个名号叫“武媚”,也就是“武媚娘”一名的由来。
到了唐太宗晚年,武才人常在其身边侍药,储君李治也经常与唐太宗商议国事,两个年轻人私底下眉来眼去,就这么勾搭上了,发展出一段禁忌的“地下情”。
此时,李治与武才人的这段感情更像一段露水情缘。唐太宗驾崩后,26岁的武才人与其他没有子嗣的嫔妃被送往感业寺,落发为尼,她与李治的缘分也就告一段落。
后来,唐高宗李治到感业寺进香,与武氏重逢,很快旧情复燃,这才动了纳武氏入宫的念头。
一旁的王皇后看在眼里,给了武氏逆袭的机会。王皇后出自太原王氏,祖上是西魏重臣,与李唐皇室又是旧亲,属于关陇贵族集团成员。但是,王皇后在后宫失宠无子,最得宠的萧淑妃恃宠而骄,跟王皇后很不对付。王皇后打算借武氏之手来扳倒萧淑妃,便极力支持唐高宗接武氏入宫。
于是,武氏再度入宫,成为了唐高宗李治的昭仪,备受宠爱,随后凭借狠辣手段,干掉情敌王皇后和萧淑妃,坐上了皇后的宝座。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像,传说是以武则天为“模特”雕塑而成。
武后之所以能得到唐高宗的宠爱,固然有其魅力的原因。史载,她当初被选入宫,就是因为唐太宗听说其容貌出众(“上闻其美,召入后宫”),高宗时期武氏二次入宫后,“有权数,诡变不穷”的她,在宫斗中游刃有余。
然而,那场“废王立武”的后宫争斗背后,也有政治的因素。
唐高宗即位后,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权势强大,对皇权形成掣肘。尽管长孙无忌曾经扶持唐高宗上位,还是皇帝的亲舅舅,但他及其所代表的关陇集团,已经成为李治重振皇权的阻碍。与此同时,一些出身地位低的官员也想取代世袭爵位的关陇集团,他们与武氏一同成为了唐高宗的政治盟友。
当唐高宗提出“废王立武”的想法时,长孙无忌作为关陇集团的一员,当然支持王皇后,坚决地表示反对,说出两个理由:其一,武氏出身低微,门第不高;其二,她是先帝的才人,如立其为皇后,有损皇室名声。
长孙无忌一发话,前朝元老旧臣纷纷附和。
正当唐高宗为元老大臣们感到棘手,另一个开国元勋李勣却送上助攻。当唐高宗询问其意见时,李勣圆滑地说:“此乃陛下家事,何必要问外人!”
李勣将这场皇帝与关陇贵族的暗中较劲说成是皇室家事,实则更有利于唐高宗下决断。支持武氏的一派官员更是乘机散播舆论,说:“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尚欲易妇;况天子欲立后,何豫诸人事而妄生异议乎?”
最终,李治成功废后,打击了关陇士族集团。自永徽六年(655年)武氏立后之后,长孙无忌等旧臣纷纷被贬,位列凌烟阁功臣第一的长孙无忌,甚至遭到罢官流放,自缢而死。
日后叱咤风云的武则天,就此登上历史舞台。
二圣临朝唐高宗与武则天这对恩爱夫妻,在打压关陇旧臣时结成政治同盟,此后,在唐高宗和朝中新贵的支持下,武则天的权力不断增长。
唐高宗李治患有风疾,到后期病情愈发严重,经常头晕、恶心,视力也急剧下降。他带病理政之余,让武后参与政事,起初武则天只是作为贤内助帮忙整理公文、批阅大臣奏折,精通文史的她办事得心应手。后来,随着唐高宗病情反复,武则天担当起了理政重任,乃至“百司奏事,皆委天后详决”。
从幕后走到台前,武则天和唐高宗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唐高宗因病难以处理政事,需要一个可信任的人来协助他,而感情亲密、才能出众的武后是不二人选;另一方面,武则天要参与政事,只能在唐高宗的许可下进行,她权力再大,也难以超越皇权。
在辅佐唐高宗的同时,武则天也培植了自己的政治势力,李义府、许敬宗等庶族地主出身的新贵成为她的心腹。
随着武后势力逐渐膨胀,宰相上官仪感到担忧,他逮着机会,上书请求废武后。上官仪说:“皇后骄横,天人共怨,应该将其废掉,以安人心。”善于玩弄权术的唐高宗看完上官仪的奏疏,便让他起草废后的诏书,可这事儿让武则天知道了。诏书还未发出,她就跑到高宗面前辩解,唐高宗又犹豫了,不忍废后,只好说:“这都是上官仪教我的。”
不久,上官仪被许敬宗诬告谋反,含冤而死,一家受到株连,就连年幼的孙女上官婉儿也被罚作奴婢。上官婉儿长大后为人聪慧、长于文章,被武则天任命为亲信女官,也是一个传奇人物。
除掉上官仪后,武则天更加权势滔天。与此同时,唐高宗病情加重,常在后宫静养,将朝政托付给武后,每次临朝,武则天“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大唐王朝出现了“二圣临朝”的局面。
权欲的高涨,伴随着亲情的流逝。
李治与武则天的嫡长子李弘,为人仁孝温柔,年幼时就被立为储君,长大后多次受命监国。
但仁慈的李弘,与残忍的母后截然相反。
当年,王皇后、萧淑妃被废后囚禁在别院,唐高宗有一次去探望她们,不免有些心疼,跟王皇后寒暄了几句。武则天得知此事后大怒,派人将王皇后、萧淑妃痛打一顿,随后折断手脚,投入酒瓮里,说让这两个老女人尝尝“骨醉”的滋味。
王皇后与萧淑妃被折磨数日后惨死,之后,萧淑妃的两个女儿义阳公主与宣城公主受到牵连,被长期软禁在宫中,不允许嫁人,多年后,皇帝家的金枝玉叶被迫成了“大龄剩女”。
李弘得知此事后,上书为这两个姐姐求情,请唐高宗给她们许配个好人家,安度余生。李弘的仁德之举惹怒了武则天,随后各种矛盾激化,母子二人渐行渐远。
上元二年(675年),年仅23岁的太子李弘神秘去世,成为历史上的一桩疑案。《新唐书》和《唐会要》中记载了李弘可能遭到武则天鸩杀的传言,而年代更早的史料则对其死亡原因语焉不详。按照追悼李弘的制文中提及的“沉瘵婴身”的说法,李弘应该是患有肺结核之类的疾病,染病而死。李弘去世后,唐高宗破例以皇帝之礼在洛阳郊外为其修建了恭陵。
李弘离世之后,太子之位就顺延给了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嫡次子李贤。
然而,李贤与母亲的关系更糟糕。后来,李贤卷入谋反案,唐高宗本想保太子,结果武则天连儿子也不放过,说:“为人子怀逆谋,天地所不容,大义灭亲,何可赦也!”
调露二年(680年),李贤被废,太子之位轮到了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第三子李显。这位被网友调侃为“六位帝皇丸”的老三,见识过母亲的霸道,平日里对武则天唯唯诺诺,他就是后来的唐中宗。
此时,距离唐高宗去世仅剩下三年。
唐高宗在位期间,关中地区多次出现大旱,粮食歉收。受粮食困扰的他,为了更方便获得隋唐大运河输送的资源,多次巡幸洛阳,而这也是武则天乐于见到的局面,东都洛阳远离关陇集团的大本营长安,更有利于她掌控局面。
洛阳,成了唐高宗生命的最后一站。
唐高宗知道,他驾崩之后,武则天恐怕也不会轻易放权。临终前,唐高宗口述遗诏,在权力分配上进行了耐人寻味的安排:“七天装在灵柩内,皇太子在灵柩前即皇帝位。园陵制度,务以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
唐高宗万万没想到,他的儿子唐中宗李显即位后不出三月,即因触怒母亲而被废为庐陵王,谪居房州(今湖北房县)。随后,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第四子李旦(即唐睿宗)被扶上皇位,却只能听命于武则天,成了一个傀儡皇帝。不久,远在巴州(今四川巴中)的废太子李贤被酷吏逼令自杀,死于非命。
此时,唐高宗尸骨未寒,甚至连陵墓都还未建成。
▲唐高宗剧照。图源:影视剧照
营建乾陵《唐会要》记载,唐高宗驾崩后,乾陵的营建刚刚开始。临朝听制的武则天命令吏部尚书韦待价为山陵使,按照“依山为陵”葬制,修建乾陵工程。史书记载,负责修建乾陵的队伍中,有戴罪的犯人、京城附近的百姓以及数万名士兵。
当时,有人主张将唐高宗就近葬于洛阳,也有人主张将高宗灵柩运回关中。最后,武则天遵照唐高宗归葬关中的遗愿,将乾陵的选址定在位于今陕西省乾县北部的梁山。
陵园布局仿造长安城,分为“内城”和“外城”两大部分,地面分布献殿、偏房、回廊、阙楼等建筑物,陵园四周各有一门,以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神命名。
李治去世第二年八月,太后武则天命唐睿宗护送高宗灵柩西返长安,葬于乾陵。李治生在长安,死于洛阳,而其陵墓如他生前心心念念的大唐长安一样,规模浩大,气象雄伟。
▲唐乾陵。图源:图虫创意
历经一千多年的时光,乾陵的地面建筑破坏极大,但仍保留了许多珍贵文物。
通往陵前的主神道,也被称为“司马道”,两旁站立着10对直阁将军石人像。石人身着宽袍大袖,身材魁梧,双手拄剑恭立,双目注视前方,如同皇帝的近卫军。这种石人像有个专门的名称——翁仲。
民间传说中,翁仲是秦朝的一位将领,曾多次带兵出征边疆,威震夷狄。他死后,秦始皇铸铜为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纪念。后来,人们依照其形状雕刻陵墓石人,“翁仲”成为了这类石像的名称。
此外,华表、石狮、祥鸟、翼马、仗马,分布于陵园各处,展现唐代精湛的雕刻工艺,背后各有其文化内涵,八棱柱形华表标志帝王陵墓,祥禽瑞兽象征贤君盛世。
乾陵朱雀门外,竖立着武则天为丈夫亲自撰写的“述圣纪碑”,追述高宗皇帝的历史功绩:“兴百王之绝典,播十纪之高躅……”唐代立碑之凤盛行,而武则天本人的那座无字碑比赞颂唐高宗的碑刻更出名。
▲乾陵石狮。图源:图虫创意
唐高宗入葬后,乾陵的工程没有就此停止。
又过了21年,一代女皇武则天病逝,复位的唐中宗遵照母后“归陵”遗制,重启乾陵隧道,将武则天合葬于乾陵。至此,乾陵主墓才修建完成,其墓道和墓门以石条砌成,再用铁浆灌入封闭(“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非常坚固,至今也没有被打开,留给后人无尽的猜想。
乾陵地宫有过几次险些被盗的经历。五代时,后梁崇州节度使温韬曾经聚众大掠关中,盗掘关中唐陵,盗取其中的金银珠宝。这一事件在当时影响极大,后来的后周太祖郭威有鉴于此,临终前下令要求陵墓从简。
但史书记载温韬盗陵时写了一句:“惟乾陵,风雨不可发。”
这是说,温韬盗唐帝陵时,只有乾陵逃过一劫,因为他要盗掘乾陵时,出现了极为反常的天气。温韬吓得够呛,担心遭报应就没去。
即便温韬去了乾陵,也未必就能找到地宫。民国时,孙连仲曾派一队士兵去乾陵一探究竟,结果炸了几处地方,也没找到通往地宫的墓道口。
直到1958年,当地几个农民在梁山炸山取石时,无意间炸开了墓道口,陕西成立专门的考古队进行勘查,终于在梁山主峰的中腰部找到了通往地宫的墓道。经过探测发现,乾陵墓门的石条排列整齐,空隙用铁灌注并堵塞,符合史书中的记载,且在放置武则天灵柩后应该就没有被移动过。
为了确保陵墓安全、保护文物,考古队在勘查试掘后,仍对墓道口进行夯土掩埋。
皇室恩怨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乾陵后,他们的儿子唐中宗、唐睿宗根据前朝的陪葬制度,迁懿德太子李重润、章怀太子李贤、许王李素节、泽王李上金、永泰公主、义阳公主等皇室成员的墓到乾陵陪葬,并赐大臣豆卢钦望、刘仁轨、杨再思等陪葬乾陵。
乾陵的陪葬墓共计17座(已发掘5座),其中有为大唐建立赫赫战功的李谨行、薛仁贵、苏定方等大臣,也有唐高宗的子孙。唐中宗、唐睿宗将这些皇室成员的墓搬到乾陵,也许是希望地下世界的唐高宗仍能享绕膝之乐,可对母亲武则天就不太友好了。
其中,章怀太子李贤是被废的太子,死于武则天手下的酷吏;泽王李上金也是被酷吏诬告,自杀于狱中;许王李素节是萧淑妃的儿子,一生受到禁锢,最后含冤而死;义阳公主是萧淑妃的女儿,被武则天软禁多年,年过三十才嫁人,好不容易嫁了个老公,还卷入谋反案被杀。
▲永泰公主墓壁画(局部)。图源:网络
李重润作为唐中宗李显最宠爱的长子,可能也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因言获罪,被祖母武则天处死。
那是武周大足元年(701年)九月的时候,李重润与妹妹永泰郡主年少轻狂,在家聊奶奶武则天的八卦,私下议论张易之兄弟入宫之事。张易之是武则天的男宠,他听说后,立马向武皇打小报告。
武则天得知后大怒,命令李重润的父亲李显严查此事。李显三年前刚结束流放生活,战战兢兢地回到洛阳,自然不敢怠慢,只好牺牲他的嫡长子以求自保。
之后,李重润以诽谤朝廷之罪被杖杀,年仅19岁。唐中宗复位后,追赠李重润为“懿德太子”,以帝王之礼厚葬。
诽谤案发时,永泰郡主(唐中宗复位后追封为公主)正怀有身孕,她是武则天的亲孙女,而她丈夫武延基是武则天的侄孙。武则天见永泰有孕在身,不忍处以极刑,只是将她囚禁。有些史料说,张易之兄弟害怕后患无穷,偷偷以堕胎药冒充安胎药,导致永泰郡主分娩难产而死。
1961年,考古人员对乾陵的永泰公主陪葬墓进行发掘时发现,其墓志铭上写着“珠胎毁月,怨十里之无香”,表明了公主的死因与怀孕有关。之后,法医专家对永泰公主墓中的11块盆骨碎片进行识别、拼对、粘接,再比对正常女性骨盆的医学资料,确认永泰公主确实是难产而死。
最是无情帝王家。高高在上的武则天,不允许自己的亲人诋毁自己,却逼死了孙子、孙女。
这场皇家悲剧发生的1200多年后,考古队对懿德太子墓进行发掘。进入墓中后,只见墓道满绘壁画,《阙楼仪仗图》中盛大的仪式深藏父亲唐中宗对儿子的思念,画中巍峨高峻的阙楼成为研究唐代建筑的宝贵资料。
乾陵的其他几座陪葬墓中,也出土了大量绝世壁画,其中反应了唐代社会的丰富内容,包括宫廷生活、皇家仪仗、狩猎出行、建筑、马球、宴饮、城墙、佛寺等,再现大唐王朝的真实场景。
▲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局部)。图源:网络
女皇的无字碑文献记载,民间习惯称乾陵为“姑婆陵”,一说是因为武则天合葬乾陵时,主持葬礼仪式的是其侄子武三思,对于武氏族人来说,武则天就是他们的姑婆。尽管后来武氏衰落,但民间还是跟着他们的叫法,管此地叫“姑婆陵”。
这也说明,民间百姓都知道乾陵是一代女皇的陵墓,却忽略了其另一个墓主唐高宗。
从武则天步入历史舞台的那天起,她在唐太宗宫中当了12年才人,后入感业寺当了3年多尼姑;二次进宫后,陪伴唐高宗30年,其中大部分时间辅助丈夫处理政事;唐高宗驾崩后,她又当了6年权倾天下的皇太后。
载初元年(690年),临朝参政20多年的武则天终于改唐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这一年,她已经67岁了。
▲唐乾陵。图源:图虫创意
从显庆年间参政到退位逝世,武则天执掌大唐朝政约半个世纪。在男权社会的凝视下,武则天身上不时有“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的评价。不过,纵然武则天执政手段雷霆,也无法抹去她一生的功绩:大兴科举,扶植庶族;重视农业,轻徭薄赋;尊崇佛教,文化包容……
公元701年,她离开自己扎根多年的神都洛阳,回了一趟长安。
此时的乾陵,经过十多年的不断修整,已愈发完善。接近80高龄的武则天,也许从这时候开始考虑自己的身后事了。
四年后,在“神龙政变”的动荡中,病笃的武则天让位于李显,把天下还给了李唐。临死之前,她让儿子削去自己的帝号,从“天册金轮圣神皇帝”改称为“则天大圣皇后”,并请求以唐高宗皇后之名义,与唐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
从此,“述圣纪碑”的对面,多了一座同样高大耸峙的“无字碑”。
▲乾陵无字碑。图源:图虫创意
乾陵的“无字碑”是我国历代碑刻中的巨制,碑通高8.03米,由一块巨石雕成,碑首刻有八条相互缠绕的螭龙,身躯矫健,腾云吐雾,碑座阳面正中线刻“狮马图”,雄狮昂首怒目,骏马俯首屈蹄。
但是,碑上未刻唐人一字。
这座无字碑究竟是谁下令凿刻?至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是武则天为自己立的,也有人说,是唐中宗李显为母亲立此碑,还有人提出一种说法,说是西域于阗国为唐高宗立的。
石碑,往往用来旌表死者功德政绩,乾陵“无字碑”却不着一字。或许是武则天自认为功过应留于后人评说,故只立碑,不刻字;又或许是唐中宗、唐睿宗对武周的历史难以启齿,不知该颂扬还是贬斥生母武则天的一生,遂不刻文。
无字碑成了一个千古之谜,至今也没有一个完美的解释,它只是沉默着,继续守护着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的二圣。
参考文献:
[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宋]王溥:《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1年
沈睿文:《唐陵的布局: 空间与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王双怀:《中国唐代帝陵》,陕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