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同学的印象里,《水浒传》中的西门庆这个人物十分不讨喜。
虽然长相设定很帅,又有钱,但从形象上来看,就让人觉得不舒服。特别是他头上插的那朵花,很多同学觉得很“恶俗”,毁三观,觉得大男人头上戴花很娘。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西门庆佩戴的那朵花,只是宋朝时期的一种时尚潮流。
不管什么职业,不管好人还是坏人,也不管男人女人,很多人都会在头上戴一朵花,或者耳旁插一朵花。
①这头上插花的时尚活动,有一个专业词叫“簪花”。本是妇女头上的一种装饰,如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
但说起男子簪花的历史,唐朝时期便已有此现象。即便是离我们最近的清朝,也偶尔会有男子簪花的记载。
然而最盛行这一时尚浪潮的,还是在宋朝时期,当时已经非常普遍。
《宋史·礼志十五》:“礼毕,从驾官、应奉官、禁卫等并簪花从驾还内。”
宋廷专门规定,皇帝赐花百官,以罗花最贵,宰执以上官方可得之;栾枝次之,赐以卿监以上官;绢花赐以将校以下官。
也就是说,宋朝皇帝赐花,也会分官职大小,赏赐不一样的花。比如罗花最贵,只有宰执官以上的才能获得,这深刻体现了古代封建社会严格森严的身份等级制度。
包括在《梦粱录》中也有所记载,皇帝祝寿御筵毕, "赐宰臣、百官及卫士、殿侍伶人等花,各依品位簪花。后罗花亦赐百官。”
除了上述记载,还有名著小说中也有所体现。大家看看《水浒传》中的描写,也能够知道,梁山好汉也有许多是喜欢簪花的。
比如在描述浪子燕青的形象中,就有一句“鬓边长插四季花”。
还包括在上梁山之前担任刽子手的蔡庆,为什么会叫“一枝花”这个外号?其实也是因为他非常喜欢在耳边戴花,“一朵花枝插鬓旁”。
所以说,通过《水浒传》这部名著中的那些梁山英雄,我们也能够知道,除了西门庆,宋朝时期,很多男子都喜欢簪花。
②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他因为发动陈桥兵变,拿到了政权,所以非常担心武将带来的威胁。
建立宋朝之后,他先通过杯酒释兵权,巩固了自己的朝政。然后又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了两条遗训:“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这些做法,也就导致了日后的宋朝采取崇文抑武的国策!
或许在赵匡胤看来,文人就算嘴上再会说、学识再多,也不如学武之人危险。他们只会用笔来发表意见,不会拿兵器来抢夺政权。
所以即便再有想法,也不会对政权造成实际威胁。
正是因为赵匡胤的遗训,导致宋朝时期的文人备受追捧。
而文人们的处世之道就是提倡享受生活、发展艺术。只要是与风雅有关的事情,都会鼓励去做。
因此,在唐朝时期有过的男子簪花这一风气,就逐渐被宋朝发扬光大。
③当然了,能够推动男子簪花如此盛行,还得靠皇室上层的“以身作则”。比如宋徽宗,就非常喜欢戴花,不论是外出游玩,还是进宫上朝,都会戴花。
他还专门给自己贴身的卫兵,配了一套戴有金花的衣服。穿了这件衣服的人,能够自由出入宫廷,象征着身份,这也是来自皇帝赏赐的荣耀。
等到宋真宗时期,戴花已经成为了宫中的一种礼仪,也就是《宋史》中记载的“幞头簪花谓之簪戴”,而官员们就以得到皇帝赏赐的花为荣。
宋真宗当初在前往泰山封禅之前,为了稳固后方,就先任命了陈尧叟为了首都留守。在宋真宗离开期间,掌管守卫、经济、民生等大部分事情。
宫中内部则安排马知节担任大内都巡检使,负责大内安全。
安排妥当之后,宋真宗便把这两人留在宫中参加晚宴。三人当时头戴非常鲜艳的牡丹,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宋真宗还亲自把自己头上的牡丹,戴到了陈尧叟的头上,这让他受宠若惊。
在出宫回府的时候,风把牡丹的花瓣吹了一片下来,陈尧叟赶紧捡起来放到了自己的怀中,表示这是皇上赐给他的,不能随意抛弃。
那在这个时候,男子簪花,就不再仅仅只是时尚了,还代表着一种身份的象征。
④当时在宋廷宫中,为了加强这一礼仪的重要性,不管是日常晚宴、还是过节庆祝,亦或是举办祭祀活动,人人都必须戴花。
根据《宋史》的记载,戴花都已经成为百官们上朝时必须走的程序了:“群官戴花北向立,内侍进班齐牌,皇帝诣集英殿,百官谢花再拜”。
在进士及第的时候,皇宫会设席招待,还会赏赐每人一朵宫花。能够受到这种待遇,自然很让人骄傲的了。
《蓦山溪》中的“金杯酒,君王劝,头上宫花颤”就描述得非常恰当。
连上层的皇亲贵族、文武百官都如此看重戴花,那么社会上的达官贵人,自然也不会放过对于这一礼仪的追捧。
沈梦溪曾经就写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早年镇守淮南的韩琦,突然发现自己后花园一株芍药开得十分艳丽。而且颜色也十分奇特,上部和下部都是红色,但中间的花蕊却是黄色。
而这一品种在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出现,所以韩琦就邀请了自己的三位好友前来观赏。
期间,韩琦还把花摘下来送给了另外3人,4人各自戴了一只。而这4个人后来分别都坐到了宰相的位置,所以芍药也就从那时开始被称作为“花相”。
⑤除了学习皇宫中的这一礼仪,达官贵人们还会看宫中流行什么花,就戴什么花。
曾经有段时间,皇宫非常流行戴玻璃花,还起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琉璃”。于是从京城到下属各地,男子们纷纷都戴起了琉璃。
但似乎这个花的名字不怎么吉利,琉璃有点像“流离”,而且在宋度宗去世5年之后,也就是1279年,南宋王朝就灭亡了。
所以很多人也因此感慨,文化兴盛的宋朝,却因为重文而亡了国。
不得不说,在宋朝时期,因为重视文人而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词人以及书法家。比如说苏东坡、王安石等等,甚至连宋徽宗都是对书法非常有造诣的人。
也正是在他们的带领下,才让宋朝出现了一股全新的文化风气。
但文人误国这个词,用来形容宋朝是再合适不过的,他们毫无根据的改革让宋朝元气大伤。同时又把持朝政,勾心斗角,排除异己,让许多有远大抱负的人无法实现自己理想。
即便是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个岳飞,也因为秦桧的处处阻挠,导致宋朝失去了最后一点恢复当年兴盛的希望。
可能赵匡胤自己也没有想到,当初他的做法和遗训,会让宋朝误入一个崇文抑武的深渊。竟被周边小国打的节节败退,割地赔款,甚至还被掳走了两位皇帝以及众多后宫嫔妃。
这在中国史书上,饱受后人诟病。也许,他的后人真的把路给走偏了!
但不管如何,宋朝立国三百余年,是唯独没有直接亡于内乱的王朝,而且经济文化得到了空前发展。
参考资料:《宋史》《梦粱录》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