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的历史长河中,许多英雄的事迹至今让人铭刻心间。其中,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渔家女,却凭借一己之力,在渡江战役中为解放军的胜利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她的英勇事迹,至今仍是人民心中无法忘却的传奇。毛主席亲自为她起名,并对她的勇敢表示高度赞赏。她是如何在这场关系国家命运的战役中崭露头角?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马毛姐
1935年马三姐出生在在安徽省一个临江小城,马毛姐的家庭贫困身为渔民之家的子女,她从小就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家中兄弟姐妹八人,生活的重担让他们常常食不果腹。面对这样的困境,父母在无奈之中,将年仅六七岁的马毛姐送去做了童养媳。
在婆家,她每天都要忙于家务,小小的身影在高大的灶台前忙碌着,为了够到灶台,她不得不踩着板凳做饭。有一次她在刷锅时不慎踩翻了板凳,头部重重地磕在了灶台上,鲜血顿时流了出来。然而她并没有得到任何怜悯和照顾,只是简单地处理了一下伤口,就继续她的家务劳动。因为她知道,如果做不好这些事情,等待她的将是更严厉的责骂。那次的伤疤一直留在她的额头上,成为那段苦难生活的永恒印记。
好在四年后解放军的到来为无为县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解放军所到之处,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帮助贫苦人民翻身做主,结束了被剥削、被压迫的悲惨生活。马毛姐,作为其中的一员,也迎来了新生的曙光。

马毛姐
在解放军的帮助下,她离开了那个曾经束缚她的婆家,重返自己的家园。更让她激动的是,她从土豪劣绅手中夺回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和房子。这一刻她真正感受到了解放的喜悦和自由的珍贵。
随着生活的逐渐好转,马毛姐的家庭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她深知,这一切的改变都得益于解放军的恩德。于是她暗自立下誓言:如果有人敢欺负解放军,她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如果解放军遇到困难,她一定会竭尽全力去帮助。
渡江战役即将打响的消息传来,马毛姐的心也随之激荡起来。当她看到那张布告时,识字的人告诉她:解放军需要渔民们的支持,用渔船帮助他们渡江。听到这里,马毛姐毫不犹豫地决定要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毛姐
她与哥哥商量后,毅然决定拿出家中的渔船去支援解放军。马毛姐深知单凭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她拉着哥哥的手,开始走家串户,发动父老乡亲们一起行动起来。
在马毛姐的积极动员下,竟然汇集了200多条渔船。这些渔民们世代以捕鱼为生,熟悉水性,他们的加入无疑为解放军渡江提供了重要的帮助。解放军将士们也开始教授渔夫们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射击和扔手榴弹等简单的军事技能;而渔夫们则向将士们传授游泳和划船的技巧。双方互帮互助、其乐融融的氛围让马毛姐深感欣慰和自豪。她对顺利渡江的任务充满了信心,也坚信自己能够为解放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毛姐与解放军将士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亲眼见证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她,她知道只要有了解放军的帮助和支持,无论未来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她都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和战胜它们。

马毛姐
1949年4月20日,解放军准备夜渡长江,以击退对岸的国民党军队。得知这一消息的马三姐,毫不犹豫地对自己的小渔船进行了改装,以容纳更多的战士。战士们看着这位年纪轻轻的女孩,心中不忍,觉得她年纪太小,不应该上战场。尽管马三姐竭力争取,但战士们始终不同意。
马三姐看着船只在运送完战士们过江后,很快又折返回来。这时她心生一计,她躲进了芦苇丛中,等待时机。当船只离岸后,她迅速撑着船杆成功地抢到了舵手的位置,而让视力不佳的哥哥去划桨。
战斗打响后,国民党军队发现我军渡江,立刻调动飞机、大炮进行猛烈攻击。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下,我军的小船摇摇欲坠,战士们身处险境。看着满天飞舞的子弹和激起无数水花的炮弹,马三姐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快划到对岸去!

渡江战役
然而一颗子弹击中了她的右小臂,鲜血立刻染红了衣袖。然而马三姐顾不上疼痛,简单包扎后,继续坚定地朝着对岸驶去。她深知此刻的迟疑不仅会错失战机,更会让一船的战士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经过漫长的炮火洗礼,马三姐和战士们终于成功渡过了长江。然而江南地区早已被敌人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敌人的碉堡疯狂地喷射着炮火,许多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在炮火中壮烈牺牲。
看着身边牺牲的战士,马三姐心如刀绞。她毅然跳下船利用自己对地形的熟悉,带领部队找到了一处隐蔽的地点。面对敌人坚固的碉堡,她主动站出来,凭借自己的记忆和观察,为战士们指引攻击方向。

马毛姐
在马三姐的带领下,战士们从侧面接近碉堡,用手榴弹摧毁了敌人的防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终于成功炸毁了敌人的九个碉堡。完成了这项艰巨任务后,马三姐没有停歇,她立刻回到船上,继续往返于长江两岸,运送更多的解放军战士。那一夜她和哥哥先后六次穿越长江,成功地将三批解放军战士运送到对岸,还救起了许多落水的战士。
在渡江战役中,马三姐驾驶的船只是最快抵达长江对岸的。在她和哥哥的默契配合下,这个年仅14岁的女孩以弱小的身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赢得了战士们的一致赞誉。
战后组织上为了表彰在渡江战役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召开了隆重的庆功大会。在庆功大会上,马三姐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庆祝大会结束后,在人们的簇拥下,马三姐戴着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在县城里游行,群众们争相观看她的风采。一时间,她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大英雄。

马毛姐
1951年,毛主席亲自邀请16岁的马三姐赴北京参加国庆庆典。年少的她,怀着激动与敬畏的心情,第一次走出家乡。当她站在天安门广场,看到毛主席挥手致意时,内心震撼无比。庆典结束后,毛主席特地邀请她到中南海的怀仁堂做客。席间,毛主席问到她的名字,马三姐有些拘谨地回答:“我姓马,大家都叫我‘三姐’。” 毛主席微笑着沉思片刻,说:“我给你取个名字,你姓马,我姓毛,就叫‘马毛姐’吧!”
从此马三姐变成了“马毛姐”。这个名字承载了她的勇敢与奉献,也象征着解放军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毛主席还送给她一本笔记本和钢笔,遗憾的是在马毛姐回到老家后的不久,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洪水席卷了乡村。虽然得益于政府和解放军的及时救援,村民们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但灾害带来的损失却是无法估量的。
对于马毛姐而言,最让她心痛的是那个珍藏了主席赠送的礼物的木箱,在洪水中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个木箱承载着她的荣誉和记忆,更重要的是里面的笔记本上面留有毛主席亲笔书写的一行深情寄语,木箱的失去让马毛姐深感自责,她曾多次在夜深人静时默默流泪,但毛主席的谆谆教诲却始终铭记在心。即使失去了那份珍贵的礼物,她也没有忘记主席的期望和自己的初心。

马毛姐
后来马毛姐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大潮中,她在多个工厂辛勤工作,从麻纺厂到针织厂,再到被服厂、帽厂,最后来到了东风服装厂。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表现和领导能力,她逐步晋升。
如今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圆满收官,马毛姐的家乡也迎来了崭新的面貌,最后一批贫困户成功脱贫,乡亲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岁月在马毛姐的脸上刻下了痕迹,但她依旧精神矍铄、充满活力。虽然年事已高,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辛勤劳作,但她依然热心于为各个机关和工厂做报告,义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对她而言,这是一名党员应尽的责任和使命。
马毛姐步入晚年后,她并未选择安逸地享受余生,而是以革命英雄的身份,继续发光发热,在宣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每当马毛姐站在讲台上,她的每一句话都如同清泉般流淌进人们的心间。

马毛姐
她用那朴实而真挚的语言,表达着对党和人民深沉而炽热的爱。在她的宣讲中,人们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热血与激情,仿佛能够触摸到那些革命先辈的坚毅与担当。她的每一次宣讲,都在听众心中激起层层波澜,让青年一代更加深刻地理解理想的重量与追求的价值。
三百余场的宣讲下来,马毛姐的足迹已经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她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传承着革命的火种,激发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热情与梦想。她的身影已然成为时代的见证,凝聚成一个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

马毛姐的女儿也继承了母亲谦虚、无私的品质,她深知母亲是渡江战役中的幸存者之一,因此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每当谈及现在的生活时,她总是满怀感激地说:“这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2021年,86岁的她登上了建党100周年庆典舞台,荣获“七一勋章”,这是对她一生奉献的最好褒奖。
参考资料
[1]朱胜利 渡江英雄马毛姐:初心永恒 情怀不老
[2]金其恒 也谈渡江英雄马毛姐——兼谈史料必须真实
[3]徐海涛 王菲 渡江英雄马毛姐:跟着共产党,老百姓才有好日子过
[4]李孝林 她跳上了“渡江第一船”——访电影《渡江侦察记》中刘四姐原型马毛姐
[5]中安在线 马毛姐:渡江战役一等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