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口水土流失,而对方在增多!

历史海大富 2025-02-03 03:26:22

鸭绿江是位于中国和朝鲜之间的一条界江,关于鸭绿江其名的来历流行着两种说法:一说因江水颜色似鸭头之色而得名,二说因上游地区有鸭江和绿江两条支流汇入,故合而为一,并称为“鸭绿江”。

可见,鸭绿江并不是一条普通的河流,他承担着作为我国与朝鲜的国境分界线的重要职能。自明朝以来,我国就以鸭绿江为界限,和朝鲜划江而治,一直维持着相互繁荣、共同发展的格局。

可是近年来,鸭绿江周围水域出现了水土流失的现象。据每年的地域勘测显示,属于我国的土壤疆域在不断收缩,而属于朝鲜方的领土反倒在逐年增加,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边境领土争端

众所周知的是,在过去,朝鲜国大部分是我国的附属国家,不过出于安全考虑,我国古代在大多时候仍然对朝鲜设置封禁政策,严禁两国人民未经批准私下大规模往来。但是,朝鲜地区并不如我国拥有幅员辽阔的领土,他们的土地有一半都是不适合种植作物的山地。

到了清朝晚期的时候,由于清政府对于边境的管理渐渐松散,一些经历天灾人祸的朝鲜人为了谋求生机,就大胆地跨过了边境线,跑到了我国领土上,圈一块地耕种来养活自己。

由于初期这种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仍然身处朝鲜的贫困人民听说可以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肥沃土地,都纷纷跑来争抢边境领土,就这样,越来越多的朝鲜人在两国边境地区开垦居住。

清政府终于发现了朝鲜大规模的人员迁徙,开始派出官员前去调查,发现是难民争抢边境土地后,立刻交涉朝鲜方,要求禁止朝鲜人再进入,并且清除这些跨越边境线的建筑。

朝鲜政府正庆幸清朝帮忙解决了难民这个大问题,又怎么会把送出去的人再引渡回来呢,反而是反咬一口,说官员弄错了两国的分界线,声称土门江和土们江是两条不一样的河流,土们江是土门、豆满江区域,并不存在所谓越界之说。在互相声讨无果的情况下,清政府并不愿意直接出兵攻打朝鲜,毕竟名义上仍然是自己的属国,无论是否打赢又有什么好处呢,况且“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清政府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也没有能力随意发动对外战争。

因此,就和朝鲜方商定,双方共同派出使者前去,勘测当地地形,明确双方边境线。可惜,在一月之后,双方在均不肯让步的情况下,最终都无功而返,此事到此不了了之。

之后,甲午海战爆发,清政府的内忧外患一起发作,再也没有力量去处理与朝鲜的边境问题,中朝边界就一直这么模糊了下来。虽然双方明确是以鸭绿江为界,但是鸭绿江同样存在各个直流,在鸭绿江分流的地方,这些区域怎么算呢,这些问题为以后的边境问题埋下了隐患。

中朝协商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朝历经抗美援朝战争,共同打跑了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联军侵略,结下了深厚友谊。可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从来都是以利益来衡量的。在1962年,我国出于发展考虑,准备和朝鲜政府再次就边境问题进行协商。

经过多轮和平谈判,双方决定以“两江一山”为边境界限,实现和平发展。“两江”指的是“鸭绿江”和“图们江”,“一山”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新中国认可与朝鲜方的友谊,因此主动让步,把鸭绿江上的大多数岛屿都划给了朝鲜,希望两国可以借此永结秦晋、和谐共处。

然而,水土变化的问题不是人力可以预测的。在把大片的疆域都划给朝鲜后,双方渐渐发现了问题。

原来,在鸭绿江水流冲洗的作用下,部分泥沙在反复堆积后,形成了新的岛屿。这些岛屿如果按照划分的水域,应当属于朝鲜,但是,有些岛屿距离我国的领土实在太近了,按照国际土地法,这也应当是我国的领土,其中,最靠北的“黄金坪”已经是与我国接壤了,如果这种地区都归属于朝鲜方的话,我国的国土安全就缺乏保障了。

为了避免此类问题,我国开始派出代表与朝方协商,看看这些新生成的岛屿是否需要换一个归属方法呢。但是,已经尝到甜头的朝鲜当然不愿意把口袋里的利益取出来,他们一口咬定这就是属于朝方的固有领土,谁也不可能拿走。

我们本着和平友好的原则,尽量避免了与朝鲜方继续发生冲突,对于这些新生成的岛屿,也就只能加大关注力度,保护好领土安全。

但是,近三十年来,随着东北地区的开发以及工业活动对于河床的破坏,还有朝鲜方与我们完全不同的工程活动对地质的影响,水土流失问题在鸭绿江沿岸越来越严重,鸭绿江整体河床正在北移。

如果继续以鸭绿江为界限,那么,我国的领土会不断缩小,而朝鲜方由于泥沙堆积成新的土壤后,土地面积就在不断扩大了。如果继续这么发展下去,那么我国的管辖权就管不到鸭绿江区域了,进而丧失鸭绿江区域宝贵的出海口,这无论是对于哪个国家,都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我国再三向朝方发去协商邀请,但都收效甚微,在不能坐以待毙的情况下,我国决定依靠自身解决这一问题,不再把希望放在朝方的妥协上。因此,鸭绿江区域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填海造陆”计划。

对策方法

为了防止薪岛等朝鲜再往中国一侧水域增长,我国不得已在在辽宁丹东东港市往南海域,薪岛的西侧填出一块陆地,这就就是东港填海工程,即可以防止鸭绿江口国土进一步损失,又为东港建成深水港创造条件,一举两得。

其中,东港山坡地紧邻东港城区的低丘缓坡地带,既是东港城市建设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又是本岛与周边群岛空间的转接点,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独具魅力的生态基底。规划可开发面积约375亩,远期可提升至500亩左右,其中商住用地面积占80%左右。

我们国家在解决鸭绿江水土流失问题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决心。为了防止薪岛、绸缎岛等朝鲜岛屿继续侵蚀中国领土,我们填海造地,在辽宁丹东市东港海域建造深水港,保护了我国的水土流失,也为东北地区的经济振兴开辟了新的机遇。

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我们处理领土争端的智慧,也为我国东北地区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在鸭绿江问题上实现了劣势转为优势。

我国在鸭绿江畔进行的清淤治理工程,旨在减少西水道的泥沙淤积。为此,我们国家利用鸭绿江的潮差,通过蚊子沟闸和柳林闸,将鸭绿江水引入铁甲灌区纳潮渠系。我们在柳林闸前增设引水明渠,将水引到西水道。

此外,还在渠道出口增设了一个冲沙闸门,以控制引流过程,形成了一套引水冲淤系统,对西水道进行冲淤。

保护鸭绿江岸边的生态环境也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鸭绿江对于城市雨水循环净化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鸭绿江的防洪生态护岸设计至关重要。

我们在岸边增设了水电站,以控制洪水,同时采用生态湖泊技术,将鸭绿江护岸打造成生态护岸。在科技赋能下,两岸的青山绿水显得更加美丽动人,这项惊天动地的壮阔工程也必将为东北地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让振兴东北的美好愿景发生在不远的明天。

结语

我国和朝鲜国仍然是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但是,所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亲兄弟之间都会出现间隙,何况于两个大国之间呢。

中朝边界问题是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长期问题,双方都很难明确地证明自身合理性,情况相当复杂复杂,鸭绿江改道等自然因素致土地变化,历史条约和国际局势亦影响边界划分。经济发展是东北关键,应专注跨境贸易和现代化,全局理解边界问题,协调共处与长远发展是核心。

尽管我们和朝鲜在边境线方面存在争议,但是双方积极解决、和平沟通的态度仍然是值得称赞的,我们也相信,在今后,通过双方的不断努力,一定会在边境争议上给出一个完美的处理。

此外,我们更要注意的是如何解决鸭绿江的水土流失问题,毕竟一片受污染的土地是谁都不想要的。中朝双方更应在这方面达成紧密合作,双方信息共享,让土壤资源可视化,共同分析、提出对策、联合治理,让鸭绿江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发展的纽带,永久地流淌下去。

参考文献:

《鸭绿江流域跨国界地区水土保持功能时空格局研究》,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跨过鸭绿江》,徐恺

0 阅读:90
历史海大富

历史海大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