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成为世界霸主。它现身说法,向世界展示它才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主导者,所谓“世界警察”“长臂管辖”,无不体现着霸权本质。布林肯抛出的“菜单理论”,更是为美国霸权逻辑“布道”。只不过,如今形势变了。
从它说一不二到开始出现质疑声音,从它掌控一到开始控不了场,从它一呼百应到开始拉拢不了,种种迹象越来越明显,大家终于后知后觉:世界好像突然都不怕美国了。
这就是美国霸权衰落的标志。
一 美洲峰会开了个寂寞
2022年6月10日,美国作为东道主举办的第九届美洲峰会闭幕。对于这次峰会,外界普遍共识是,形式大于意义,甚至连形式也满是槽点。我们可以用几个词概括。
首先是场面冷清。美洲国家35个,仅23国领导人出席,这次会议由此成为美洲峰会自创立以来参会领导人最少的一届,创历史新低。主要原因是美国的霸道,一边声称希望西半球团结,一边打着所谓民主的幌子,把古巴、尼加拉瓜和委内瑞拉排除在外。此举让拉美国家很愤怒,而且直接表现出来给美国看。
时任墨西哥总统洛佩斯直接官宣本人拒绝参会,只派外长埃布拉德出席。埃布拉德也直言不讳地批评,排斥三国出席峰会是“错误的”。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声称,他参会是为了一同代表遭到排斥的三国在峰会发声。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等国甚至都没有派高级官员,只打发低级官员过去充个数。
其次是明显的分裂。美国抛出美洲团结的口号,但既无心也无力促成真正的团结,反而加剧区域分裂。一方面,美国跟拉美的关注点根本不在同一个频道上。美国一直把拉美视为自家后花园,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而拉美国家想要的平等,它视而不见;美国想要控制拉美,防止域外势力增加影响,而拉美想要的经济发展,比如粮食、基建、投资,它兴趣缺缺。
另一方面,美国利用美式民主的霸权逻辑,搞门罗主义,通过发放峰会入场券,在美洲内部制造了分裂。此举引起支持美国理念的国家,同呼吁包容、反对歧视和干涉的国家出现分化。
比如,哥伦比亚总统杜克对“非民主”国家提出严厉批评,而墨西哥总统洛佩斯则声称,如果所有美洲国家都参加,那就不能叫美洲峰会,不过是在玩干涉主义的旧政治。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也不客气,直言虽然美国是东道主,但也无权剥夺其他国家参会资格。
而被排斥的三国,更是揭穿美式民主的虚伪。古巴指责,美洲峰会不过是美国控制美洲的工具,尼加拉瓜更是痛斥,美式民主不过是表面文章,美国既没有道德优势,也没有资格搞非法制裁。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遥想2001年的美洲峰会,35个国家,除了一个古巴,都签了《美洲民主宪章》,主动拥抱民主,而今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批评所谓的“民主门槛”,要求全体美洲国家都参会。他们用实际行动向美国表明,他们不要做后花园,不要做傀儡,他们要团结,要发展。
美拉矛盾不断加深,并且逐渐公开化,正说明美国在拉美的号召力、公信力不断下降。这是美国霸权衰落的一个观察点。而另一个观察点是中东。
二 中东镇不住场子
自从哈马斯发动“阿克萨洪水”行动引爆加沙冲突以来,美国在中东的霸主地位尽显尴尬。首先是以色列不听话。以军在加沙展开疯狂的无差别报复,在加沙制造人道主义危机,已经造成约4.7万人死亡,期间还以打击真主党为由跑到黎巴嫩南部狂轰乱炸。加沙冲突爆发一周年之际,以军甚至开了七线作战。
尽管外界从一开始就预判,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能够屠杀加沙平民,但不可能彻底消灭哈马斯,更不要说实力更强的黎巴嫩真主党了,但内塔尼亚胡为了延续个人政治生命,避免下台被清算,一意孤行,不断扩大军事行动。
美国最初推行和平计划,意图拉住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反而被精明的内塔尼亚胡带进沟里,最后还表态支持以色列攻打黎巴嫩南部。
还有在伊以你来我往的报复性博弈上,美国是既拉不住以色列,又震慑不住伊朗。以色列炸了伊朗驻叙利亚法使馆,又在德黑兰定点清除哈马斯领导人,不断刺激伊朗。
伊朗两度报复回去,双方报复行动出现螺旋式升级的态势,而美国既没有把全部兵力投入中东的底气,又没有直接切断对以色列援助的硬气,两头镇不住的不尴不尬着实令人唏嘘。还有人猜测,美国突然同意以军打黎巴嫩,不排除是跟内塔尼亚胡做了交易,换得第三轮对伊朗报复行动“点到为止”。
最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也门胡塞武装的持续袭扰让美国束手无策。自加沙冲突爆发之后,胡塞武装一直在红海地区打击美国和以色列的舰船,以声援巴勒斯坦。
截至2025年1月中旬,胡塞武装单单对美国“杜鲁门”号航母就实施了8次打击。期间,美国搞了护航行动,又拉着英国对胡塞武装基地实施空袭,但都没起到震慑效果,胡塞武装在红海照打不误,甚至1月19日的袭击,直接逼走了美军航母。
对此,有专家分析,美国对付胡塞武装的袭扰,导弹的消耗量太大,一个是成本太高,另一个是还得花钱补充弹药库存。目前,无论是以色列还是美国,都没找到对付这支拖鞋军的好办法。
如今特朗普上台,一边倒支持以色列,不仅解锁了以色列订购的但被拜登禁运的1800枚2000磅炸弹,甚至扬言要清空加沙,强迫中东国家接收加沙难民,而埃及和约旦不同意。此番操作无疑会加剧中东局势的混乱与动荡。
无论是拜登,还是特朗普,他们都在想方设法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因为美国无论是在心理还是在制度层面,都已经习惯了霸权的好处。
三 美国不会甘心退出霸权
自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享受了70多年的世界霸主地位,它享受着霸权带来的诸多利益,已经无法自拔。
一是霸主心理维系的国家凝聚力。作为多元移民国家,美国通过自身的霸权地位撑起国民自信心,进而升级为国家凝聚力。不难发现,经济发达、军事强大、民主制度、国际领导力是美国霸权的关键要素,也是美国民众的自信基础,同时也是政治精英执政稳固的基础。一旦这些要素的优势下降,动摇美国民众的民族自信,美国国内很可能出现社会撕裂。这一点已经出现。
二是收割全球资源和发展红利。几十年来,美国通过在军事、金融、能源、产业、意识形态、国际规则方面的绝对控制力,让全世界为它输血来维系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
军事上,一边收取保护费压榨盟友,一边武力掠夺弱国、小国资源,同时还通过军售大赚特赚。金融方面,凭借美元的霸权地位,一边从国际贸易中赚取巨额中介费,一边利用加息降息收割各国财富,同时还让全世界跟着分担赤字压力。
能源方面,二战后,作为最大能源消费国,美国逐步控制了国际石油贸易份额,而今俄乌战争改变世界能源格局,作为主要能源输出国,它又大赚特赚。产业方面,长期处于产业链最顶端,它在国际贸易中赚取巨额利润。
意识形态方面,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美国一度成为全球人才的梦想天堂,吸引大批优秀人才前去发展,为美国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国际规则方面,作为二战后国际规则制定的主导者,美国通过对国际制度的控制力获取全球公共资源和产品为自身利益服务。
再者,让全世界分担它的犯错成本。自从坐上霸主位置之后,美国犯的错可一点不少。它打了几场无谓的战争,有的还把自己拖进去长达二十年。另外,它还对别国内政进行干涉,成功率不到3%。国家治理方面的错误就更突出了,最典型的就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凭借世界霸权地位,美国可以拉着世界一起分担它犯错的代价。
不过,享受霸权地位的同时,美国也需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这也是几十年里它维系霸权的基本逻辑。
如今它还想继续享受霸权带来的好处,但又对承担国际责任感到力不从心,于是,在霸权衰落过程中,美国政客各种挣扎可谓丑态百出。拜登不断开空头支票,起码想着遮羞,特朗普则直接打出美国优先口号,连借口都懒得找了。
虽然表现不尽相同,但他们的心态基本是一样的,那就是不肯轻易从霸主位置上退下来。不过,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我们且行且看吧。
参考文献
沈逸.尴尬的美国霸权[J].新民周刊,2024,(16):31.
李巍.美国霸权及其秩序的未来[J].国际政治研究,2023,44(06):30-53+5-6.
徐烨,王瑛,邓仙来.美洲峰会黯然收场美国霸权走向衰落[J].河北教育(德育版),2022,60(Z1):2.
澎湃新闻.黯然落幕的美洲峰会:以团结之名,行分裂之实
红星新闻.胡塞武装为何敢同美国和以色列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