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素窝”被发现,4种坚果携带毒素,致癌还伤肝?道出实情

慕梅玩转养护 2025-01-26 10:50:33

水果放久了会“长毛”,而这些“毛”便是所谓的霉菌,这些霉菌对身体多多少少会产生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串珠镰刀霉菌便是能够产生毒性的霉菌之一,它的毒素会损伤脑神经,而它大多会出现在出现霉变的甘蔗身上。

那么黄曲霉素是什么,又会不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呢?

黄曲霉素主要出现在发霉的坚果身上,我们常见常吃的花生出现霉变之后便会产生黄曲霉素,而它会使我们的肝脏收到损伤,严重的会因此患上肝癌。

坚果作为一种美味又营养的小零食,深受大家喜爱,王先生也不例外,他家里囤了不少坚果,像核桃、杏仁、腰果等,平时闲暇时就拿出来吃几颗,享受那份香脆与满足。

几个月前,王先生从超市买了一大袋核桃,想着可以慢慢吃,但因为工作忙,他把核桃放在厨房的一个角落,渐渐就忘了。

直到有一天,他想吃核桃时,才发现袋子角落里的核桃已经发霉了,表面长出了一层绿色的毛,王先生心里有些犯嘀咕,但看着大部分核桃看起来还挺正常,他觉得扔掉太可惜,于是决定把发霉的部分削掉,把剩下的核桃吃了。

王先生没想到的是,这些看似“正常”的核桃其实已经被霉菌毒素污染了,霉菌毒素是一种强致癌物,尤其是黄曲霉毒素,对肝脏的损害极大。

吃了这些受污染的坚果后,王先生开始感觉身体不对劲,他先是觉得食欲不振,吃不下东西,还总是恶心、呕吐,家人见状,赶紧把他送到医院。

在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发现王先生的肝功能受损,肝细胞出现了明显的炎症和损伤,医生询问病史时,王先生才想起自己吃过的那些发霉核桃。

医生告诉他,霉变的坚果中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对肝脏的毒性很强,长期或大量摄入会导致肝细胞损伤,甚至引发肝癌。

黄曲霉素具有强烈的毒性,如今临近过年,坚果的购买也必不可少,但是在安全上也应该做出一些保障,以免出现对身体造成危害的情况。

因为黄曲霉素对肝脏系统的损伤,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它列为了一级致癌物,从这就就能看出黄曲霉素的可怕。

那么我们在日常购买坚果的时候要怎么查看才能避免呢?

正常的坚果颜色应该是均匀的,比如核桃是深褐色,杏仁是淡黄色,如果坚果的颜色发黑、发绿,或者颜色不均匀,那可能就是发霉了。

并且正常的坚果形状应该是完整的,没有破损,如果坚果表面有裂缝、凹陷,或者看起来像是被虫蛀过,那也可能是发霉的前兆。

坚果是自带一些短短的香味的,比如核桃的香味、杏仁的香味,如果坚果有一股霉味、酸味或者刺鼻的气味,那很可能就是发霉了。

而且,正常的坚果应该是干燥的,摸起来没有潮湿感,如果坚果摸起来黏黏的、湿湿的,那可能就是受潮了,受潮的坚果很容易发霉。

选择知名品牌购买坚果是比较保险的方法,知名品牌通常有更严格的质量控制,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包装销售,都有严格的标准,这些品牌会对坚果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没有霉变和毒素。

购买坚果时,一定要仔细查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尽量选择生产日期较近的产品,这样坚果的新鲜度更有保障。

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也很重要,如果包装有破损、漏气,坚果可能会受潮发霉,坚果虽然好吃,但也不要一次性买太多。

尽量现买现吃,这样不仅能保证坚果的新鲜度,还能避免因存放时间过长而导致霉变,购买坚果时,一定要仔细查看,避免买到霉变的坚果。

通过看外观、闻气味、摸质感、选品牌、查看包装和适量购买,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误食黄曲霉菌之后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

误食黄曲霉菌后,首先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急性中毒,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发热。

一旦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接受专业治疗,在就医前,可尝试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若条件允许,可及时洗胃,进一步清除胃内残留的黄曲霉菌,增加饮水量,促进新陈代谢,加速排出体内毒素。

牛奶具有一定的保护胃肠道黏膜作用,可以减少黄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剂量,减轻毒素对胃肠道黏膜及肝肾等器官的损害。

误食黄曲霉菌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不仅会引发急性中毒,还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和癌症,通过注意食物保存、选择新鲜食材、保持厨具清洁和定期清洁卫生死角,我们可以有效预防黄曲霉菌中毒。

如果不慎误食,应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并就医,记住,健康无小事,希望每个人都能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守护自己的健康。

参考资料

罗 绣,孙震晓 (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102488)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0 阅读:0
慕梅玩转养护

慕梅玩转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