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高血压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会出现不少并发症,但是根据大量患者进行观察下发现,高血压在安全区间时对身体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一些患有高血压的人出现了身体状况会比正常人好上一点,高血压患者精神会比正常人更加充沛,体力上也会更占优势。
高血压并不是说一天到晚血压都处于顶峰状态,实际上,血压在一天之内会随着人体的活动和情绪变化而上下波动,早上起来便会出现一次峰值,这一次被称作“晨峰现象”。
王先生因为生活在高压的工作环境下,在30岁就患上了高血压,在医院进行测量时,他的血压明显高于正常水平,但在他身上却看不到不适。
按照常规情况来判断,王先生本应是疲惫不堪、面色苍白、时常头晕目眩的模样,毕竟高血压对身体的潜在危害不容小觑。
然而,他却如同常人一般,神采奕奕、精力充沛,完全看不出有任何不适,而这便是因为他身体适应性强,这也给他带来了一定的好处。
王先生不管是体力还是精神都比正常人好上许多,更令人惊讶的是,在经过各项指标的检查后,王先生的胆固醇、血糖都处于正常范围内。
而这正是身体适应能力的体现,王先生的身体能够很好地适应高血压的状态,并迅速调节自身情况,这种强大的适应能力不仅让他的心脏和血管功能得到了加强,还显著提升了他生活质量。
他的心脏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变得更加坚韧有力,血管也变得更加富有弹性,能够更好地应对血压的变化,因此,尽管他患有高血压,但他的身体却比许多正常人更具活力和耐力。
王先生能够从高血压中得到“好处”,是因为他身体的特殊性,高血压对健康仍然存在威胁,但是如果能够很好的控制住高血压的弹性区间,那么也可能会拥有像王先生这样的“好处”。
人体的适应能力是不容小觑的,但是这也是有限度的,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很可能会引发并发症以及病变。
高血压这毛病是真让人头疼,它就像是没有引线的“炸弹”一样,一旦患上,就得时刻提防,生怕血压一高再高,引发各种并发症。
那么该怎么才能健康的将高血压控制在正常区间内呢?
得了高血压,医生开的降压药可不能马虎,这药得按时吃,每天固定时间,就像闹钟一样准时,别觉得自己血压降下来了,就私自停药或减量,这样血压容易反弹。
吃药期间,还得勤测血压,记录下来,定期拿给医生看,医生会根据你的血压情况,调整药的种类和剂量,让你的血压稳稳当当。
饮食上,高血压患者得格外注意,首先,盐得少吃,每天别超5克,咸菜、腌肉这些高盐食物就别碰了,多吃蔬菜水果,它们富含钾,能帮助降血压。
还有,少吃油腻、高脂肪的食物,像油炸食品、肥肉啥的,多吃点鱼类、瘦肉和豆制品,补充优质蛋白,饮食均衡了,血压自然就好控制。
运动对控制血压可有大作用,每天坚持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有氧运动,运动时,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变顺畅,血管弹性也会变好,血压慢慢就下来了。
不过,运动强度要适中,别一开始就猛练,得循序渐进,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后慢慢放松,避免突然停止。
情绪对血压影响可大了,一着急上火,血压噌噌往上涨,所以,高血压患者得学会调节情绪,遇事别急,保持心态平和,可以试试深呼吸、冥想、瑜伽这些放松方法,缓解压力。
定期体检很重要,至少每年一次,体检时,除了测血压,还得查查血脂、血糖、肾功能这些项目,因为高血压可能会引发其他问题,提前发现,就能早治疗,体检结果拿给医生看,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给出更专业的建议。
虽说高血压并不一定是不健康的象征,但一旦患上了高血压也不能放松警惕,因为高血压若不加以控制,长期下去会对身体造成诸多不良影响。
就好比一辆汽车,轮胎气压过高,虽然短期内还能行驶,但时间一长,就容易爆胎,引发事故,同样,人体的血管在长期高压的状态下,也会变得脆弱,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心脏病、中风等。
所以,高血压患者必须时刻关注自己的血压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才能确保身体健康,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当然控制高血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得长期坚持,只要按时吃药、注意饮食、坚持运动、保持好心态,再配合定期体检,把血压稳稳控制在正常区间不是难事。
参考资料
[1]武明芬.医联体模式下药师主导的慢病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实施效果分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