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曾国藩后两江总督一职除了湘淮两系,为何其他人都坐不稳?

左都御史有料 2024-04-14 03:24:21

自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之后,两江总督这个位置就成了朝廷与湘淮系之间最大的博弈点。从两宫和皇上的角度来看,江督一职最好控制在朝廷手里;而对湘淮集团来说,江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撒手的。

曾国藩在世时,江督的人选非他莫属,统治高层和各省督抚对此都无异议。但是随着曾国藩的去世,江督到底由谁来担任,就成了当时政坛的热点。

为了让读者朋友们了解那段历史,御史借助史料和时人笔记,来重点讲一讲这方面的内容。

朝廷一门心思要用“外人”

曾国藩去世比较突然,朝廷没有任何准备,同治十一年二月十二日,旨意以江苏巡抚何璟暂署江督。

何璟这个人可能大家还不太熟悉,他是广东香山人,与李鸿章、马新贻、沈桂芬等是同科进士。从籍贯和仕途经历来看,何璟非湘非淮,曾任安徽按察使、湖北、山西布政使,山西、江苏巡抚,任职期间,何璟与湘军、淮军高层的关系比较近。

当然,自曾国藩去世后,朝廷也想从科甲出身且非湘非淮的地方大员中,选出一位得力之人出任江督。以当时的局面来看,让何璟出任江督确实是合适人选。

与此同时,曾国藩去职后,朝臣与地方督抚也围绕江督人选在暗中发力。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最在意江督人选,他就曾怂恿让丁宝桢出任江督,也有人认为闽浙总督李鹤年也是合适人选。

不管是丁宝桢还是李鹤年,他们都是进士出身且非湘非淮,看来地方督抚和朝臣也摸准了朝廷的用人思路。但是丁、李二人均未能进入江督候选名单。

何璟署理江督原本可以顺利扶正,不料人算不如天算,这年十月何璟去位丁忧。事起仓促,朝廷循例以江苏巡抚淮军干将张树声署理江督,同时旨意让山西巡抚李宗羲即行入京陛见,这里头就透着一股邪。

张树声署理江督显然是临时之举,他是地道的安徽人,按大清的回避制度,张树声不可能实授江督。况且朝廷也不愿意将直督和江督两个最显赫的职务都交给淮系。所以让李宗羲紧急入京陛见,就是准备启用他为江督。

果然,同治十二年正月,李宗羲正赶往京师的途中就接到上谕补授江督兼南洋大臣,不必入京请训直接赴任。

李宗羲也是进士出身,不过其人略为保守,对洋务运动不太感冒,故而李鸿章对李宗羲出任江督是保留意见的。在李鸿章看来,与他意气相投、熟悉洋务的丁日昌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只是丁日昌不是正途出身,这个节骨眼如果举荐,必会遭到朝廷和其他大臣的反对。

要说交情,李鸿章与李宗羲也还不差,两人也是同科进士。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李宗羲长期在两江任职,并在曾国藩的举荐下得到火速提拔,一跃为封疆大吏。

只是李宗羲并非军功一流,且籍贯也是非湘非淮,正因如此,湘淮两系高层,都不看好李宗羲出任江督,但碍于朝廷的用人思路不好点破。

李宗羲出任江督一年后,发生了日本侵略台湾事件,东南沿海形势骤然紧张。这时科甲出身的李宗羲就暴露出了他的致命短板,在筹措军务的时候表现得极为慌乱,办差多不合圣意。

朝廷这个时候也充分意识到,江督一职看来还得是军功出身者,李宗羲也是聪明人看到了自己无法胜任江督,于是就坡下驴提出了病退申请,江督随即缺出。

江督还是得用湘、淮系成员

李宗羲开缺后,江西巡抚、湘军大将刘坤一署理江督。刘坤一这个人与湘军的关系值得玩味,他是江忠源、刘长佑一系的代表,在湘军集团中属于较为弱势的一系。

要论资历,湘军大佬左宗棠、曾国荃、彭玉麟等人的都远在刘坤一之上,即便是沈葆桢、何璟之流,也非刘坤一所能及。

事实上,当时的大臣都建议让左宗棠、曾国荃出任江督,认为刘坤一署理江督只是过渡。正好这个时候,朝廷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即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和左宗棠两位大佬互不相让,而江督人选与海防、塞防之争交织在一起,所以只能等海防、塞防之争平息后,才能最终决定江督人选。

经过激烈的争论,朝廷这次算是一碗水端平,西北那边要用兵,东南海防也不能松懈。所以以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同时实授沈葆桢为两江总督。

沈葆桢之所以能出任江督,背后李鸿章是使了劲的,但关键原因还是朝廷认为沈葆桢是进士出身非湘非淮,且与左宗棠、李鸿章两人的关系都很好,有利于兼顾海防与塞防。

此外,沈葆桢出任江西巡抚的时候,与曾国藩发生过矛盾,朝廷正是看中这一点才极力启用他,其用意很明确,就是要抑制曾氏兄弟在两江的势力。

沈葆桢自光绪十月出任,至光绪五年病逝,他担任江督的五年时间内确实可圈可点,在湘淮两系中游刃有余不偏不移,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这种局面对朝廷对东南沿海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

可以看出,自曾国藩之后,江督的人选的确让朝廷费了不少心思,其人选也表现出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要以进士出身而非军功起家之人,二是要非湘非淮。但不管用谁,一定要能兼顾湘淮两系之间的平衡。

0 阅读:39

左都御史有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