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地位高实权却不大的通政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职务?

左都御史有料 2024-04-07 09:32:53

清代的官方文献中,经常出现“九卿”一词,即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大理寺卿和通政使,确切地讲,此九个职务统称为“大九卿”。不过同为九卿,如果论其地位和权力又是天差地别,其中大理寺卿和通政使,与尚书、左都御史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大理寺卿此前曾写过不少文章,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翻阅,御史主要还是来与诸位讲一讲通政司使,看看这个表面很光鲜政治含金量不高的职务,到底是做什么的。

通政司衙门的由来

通政司这个机构历史不长,始于明洪武初年。太祖朱元璋建国后设立察言司,掌四方章奏,察言司只是一个临时设立的部门,其职能尚不成熟。

洪武十年朱元璋下令正式成立通政司,设通政使一人(正三品),左右通政各一人(正四品),左右参议各一人(正五品),经历一人(正七品),知事一人(正八品)。

按《明史·职官志》的记载:“通政使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凡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于底簿内誊写告诉缘由。凡天下臣民实封入递,即于公厅启视,节写副本,然后奏闻。凡议大政、大狱及会推文武大臣,必参预。”

意思就是说,通政司这一衙门的主要职掌就是收发内外章奏,且规定不管是官还是民,只要有冤屈都可以向通政司进行申诉。

朱元璋出身布衣,尤其能体会民间之疾苦,为了让民间的信息及时传至宫内,他还特地颁给通政司衙门一红牌,曰“奏事使”,凡遇重大事务,通政司官员凭此红牌即可随时面见,宫内守卫人等一概不得阻拦。

建文帝即位后,改通政司为通政寺,改使为卿,永乐时期恢复旧制。清入关后沿袭明制,于顺治元年设通政使司,上谕中强调:

“掌受内外章疏、臣民密封申诉之事,凡在外题本、奏本,在京之奏本,并受而进之于朝,核其不如式及程途稽限者。凡大政大狱,咸得偕部院予议焉。”不难看出,清代的通政使司的职能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与明代几乎保持一致。

通政司使位高而权不重

按照正常的程序,不管是地方官还是在京各部院衙门职官,只要是向朝廷上题本、奏本,必须先交到通政司,经过查核无误之后,再转交内阁。

清初时期尽管也有议政王大臣会议,但内阁实际上还是国家最高的中枢机构,日常的军政事务以及国家大政方针均由内阁筹划。

在密折制度尚未推行之前,所有章奏都得经过通政司,且通政司认为官员的题本、奏本不符合规定,或是出于其他原因而不被递至内阁,有了这一道审核权,通政司就有较高的实权。

然而,通政司处理的题本、奏本很多涉及到国家重大军政事务,如果经手的人太多,那么保密性就无法保证。比如明代时,很多事情还没有到皇帝那里,就有很多大臣提前知道了。

这种局面不利于皇帝驾驭群臣,如果说官员上的是弹劾朝中权臣的奏疏,那么就会提前泄密,让被弹劾者有了思想准备,且参劾者也会暴露,从而引来政治抱负。

自康熙时期开始,皇帝赐予少数地方大员密折上奏权,有意绕开通政司和内阁,这就是清代著名的“奏折制度”。

雍正即位后,大力推广密折制,级别涵盖了地方督抚布按提镇。通政司自此只能处理一些寻常章奏,几乎无法涉及重大军政事务。

不仅如此,雍正七年成立军机处之后,一跃成为实际的中枢机构,大部分章奏都是由军机处直接负责,根本不用通过通政司。别说是通政司,就是内阁的权力也被架空了。

对明清历史略有了解的读者都知道,通政司下属有一个重要的机构叫“登闻鼓厅”,主掌冤民申诉。百姓如果有冤情而得不到地方官申诉,就可以到京师递交词状,甚至可以敲响登闻鼓。

不过登闻鼓厅实际用处并不大,道理很简单,在贪婪成风、官官相护的封建专制时代,被压榨的劳苦人民,又怎么能得到申雪呢?

自康熙以后通政司几乎成了闲曹,但其编制一直存在,至光绪时期鉴于通政司“事务甚简,半属有名无实,著即行裁撤,归并内阁”,不过不久后又恢复旧制。

尽管通政司基本不介入国家核心行政事务,但通政司使毕竟位列九卿,是正三品大员,其政治地位还是有的。

而且从仕途晋升的角度来说,三品以下京堂如果要再进一步的话,那么通政司使和大理寺卿又是绕不开的一道坎,只有升任这两个职务后,才有可能跻身六部堂官的行列。

这一点就和詹事府的性质很像,翰林官如果要晋升,就必须要“开坊”,大多数人都必须到詹事府担任职务,然后才有机会入阁拜相。

也可以这么理解,通政司使是官员升迁的一个中转站,一般不会久任。而且名义通政司使列入九卿,但在九卿会议时,话语权极低,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列会而已。

9 阅读:1373

左都御史有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