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医改,真的成功了吗?
前段时间看到一条消息:"三明市第一医院又在招人了,今年第6次了。"
是的,你没看错。
作为全国医改标杆的三明市,其最重要的三甲医院——三明市第一医院,仅在2024年的前5个月就发布了6次招聘公告。
如果把时间拉长到2023年,这个数字更是惊人:13次。
一个被誉为"医改样板"的城市,其标杆医院却在疯狂"招兵买马",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什么问题?
很多人可能会说:这不是好事吗?
医院在扩招,说明发展得好啊!
但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让我们看看三明市第一医院的招聘启事。
招聘岗位中,反复出现的是重症医学科、急诊科、麻醉科、心内科等重点科室。
这些科室,恰恰是医院最核心的科室,是维持一个三甲医院正常运转的"命门"。
而这些科室的持续招聘,恰恰说明了:医生在持续流失。
一个标杆城市的标杆医院,为什么会让核心医生纷纷选择离开?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样板",真的适合在全国推广吗?
2024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三明经验"。
湖州、丽水、盐城、泉州、石家庄、重庆等6个城市被列为重点推广地区。
然而,就在这份充满信心的文件发布的同时,三明的医生们却用"用脚投票"的方式,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这就不由得让人想问:一个连自己的医生都留不住的改革,为什么还要在全国推广?
如果说医改是一场考试,那么三明无疑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药价降了,费用降了,医保结余了。
但是,当我们把目光从这些亮眼的数字上移开,转向医院的走廊,走向医生的办公室,我们会发现,这份答卷的背后,还有太多没有被说出的故事。
02在谈论三明医改的成功时,人们总是喜欢用数字说话:药品耗材降价30%、医疗费用降低15%、医保基金结余率提升...
但数字的光环下,是另一组不那么好看的数据:医生收入大幅下降,有的科室主任收入较改革前降低了40%以上。
这些数字,在官方报告中往往一笔带过,但却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持续性。
让我们把时间轴拉回到改革前:那时的医生们确实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靠"灰色收入"来补充微薄的基本工资。
但不可否认的是,那时的三明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医疗人才。
改革后呢?
网上看到一位从三明市第一医院离职的医生说:"以前做一台手术,收入是现在的好几倍。
现在呢?
手术做得更多,责任更大,收入反而更低了。"
他说这话时,语气中既有无奈,也有些许苦涩。
这就是三明医改的悖论:为了降低医疗成本,我们确实成功了,但代价是优质医疗资源的流失。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情况正在形成恶性循环:
核心医生流失→医院服务能力下降→难以招募高水平人才→更多医生选择离开→医疗质量进一步下滑→患者信任度降低→最终导致优质医疗资源的整体衰退
看看三明医改中的几个核心措施:
1、集中带量采购:降低了药品和耗材价格,但也限制了医生对优质医疗产品的选择权。
2、DRG支付方式改革:控制了医疗费用,但也让某些疑难杂症的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3、薪酬制度改革:堵住了"灰色收入",但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
现在的情况就像是过度节食减肥,体重是降下来了,但身体的营养也跟着流失了。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情况正在向全国扩散。
湖州、丽水等6个试点城市的医生们,已经开始感受到了与三明医生们相似的困境。
有人说,这是阵痛,是必经之路。
但问题是:当这些"阵痛"导致优质医疗资源的持续流失时,我们还能指望这样的改革带来真正的"脱胎换骨"吗?
就像那些曾经轰轰烈烈建设,现在却渐渐荒废的四线城市体育中心、会展中心一样,我们不得不思考:在医疗资源匮乏的当下,这种"一刀切"的改革方式,是否真的适合全国推广?
03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过犹不及。"
这句话放在医疗改革上同样适用。
任何改革都不应该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而应该是一道需要仔细权衡的综合题。
三明医改给我们上了一课:仅仅关注控费、降价是远远不够的。
真正的医疗改革,应该是一个多方共赢的方程式:
患者得到实惠
医生获得尊严
医院持续发展
医保基金可持续医改的成功不应该仅仅体现在降价降费上,更要看到优质医疗资源是否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三明是一个GDP不到3000亿的地级市,其改革经验未必适用于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也未必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
把三明模式作为样板全国推广,就像是让所有人穿同一尺码的衣服,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而且医生不是慈善家,他们也需要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获得与付出相匹配的回报。
如果我们总是以压缩成本为导向,那么优秀人才的流失将是必然的结果。
改革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医改不是简单的"削峰填谷",而是要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医生有尊严,患者有保障,医院有发展,医保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