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云相:皖南事变中摧毁新四军的元凶,逃到台湾后为何选择出家

醉波看过去 2025-03-28 20:18:42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这是周总理在皖南事变后为死难者的题词。

抗战当中,本该与我党通力合作、共御敌寇的国民党,却屡屡与我党制造摩擦。

1940年10月初,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奉蒋介石之命,率国民革命军第89军1.5万余人,向新四军发起进攻,不料反被新四军消灭1.1万余人,史称黄桥战役。

这一事件对国民党当局的触动很大,为不久后爆发皖南事变埋下了伏笔。

1940年10月19日,国民政府给朱德、彭德怀、叶挺等人发来一封“皓电”:

似此对敌寇则不战而自退,对友军则越轨以相侵,对商定后提示之案则延富不理,面以非法越轨视为常事,此不特为袍泽寒心,且直为敌寇张目也。(电报节选)

同时,国民政府责令黄河以南的新四军限期开赴长江以北。

很显然,这是对新四军的污蔑之词,其真实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趁新四军北移之际,对其进行歼灭。

“皓电”发出后不久,国民政府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制定歼灭计划,这个任务被交给顾祝同,顾祝同又将自己保定军校六期的老同学上官云相调到皖南,参与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这个上官云相,正是皖安事变的元凶,是皖南事变的实际指挥官。

01

上官云相是河南商河人,1895年出生,字纪青。

1919年,上官云相从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与他同时毕业的,日后成为大人物的人有不少,比如顾祝同、余汉谋,再比如叶挺。

据说,上官云相在保定军校学习期间,博闻强记,过目不忘,成绩非常好,各科都是优等,号称“上官第一”,是保定军校的风云人物。

毕业之后,上官云相投靠了孙传芳,因其才学兼备,很受赏识,很快就升任旅长,到1927年已经是师长了。

在孙传部效力期间,上官云相的战绩很好,以敢打、善打硬仗而著称,是一员赫赫有名的悍将。

不过,在国民革命军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上官云相碰了颗大钉子,竟然战败被俘,好在他比较机灵,趁着守卫放松之时逃脱。

1928年,孙传芳部被蒋介石收编,上官云相随即转入国民党军。

上官云相在国民党内部同学比较多,加之他善于揣摩心思,对蒋介石极力巴结,很快就得到了蒋介石的赏识,当上了第四十七师师长。

为了迎合蒋介石,上官云相积极配合蒋介石发起的军事行动,先后参与第二次北伐、中原大战和对红军的围剿,因为打仗卖力,又比较听话,所以颇受蒋介石青睐,一直做到了“剿匪”第五路军总指挥。

尤其是对红军的围剿,上官云相可以说是不遗余力,让红军遭受了巨大伤亡。

不过,上官云相这个人十分贪婪,在贵州、四川围剿红军的时候,蒋介石曾让他沿着黔北线修筑碉堡,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他却见钱眼开,竟然贪污军工筑路款项,结果被人告发,他被迫辞去职务,远赴欧洲游历并考察军事。

上官云相原以为自己的军事生涯算是到头了,但他的运气很好,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家正值用人之际,蒋介石认便重新启用他,让他当上了军长,跟随薛岳参与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结束后,上官云相积极表现,又在时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的同学顾祝同的帮助下,当上了第三战区总参议,之后又被顾祝同提拔了第32集团军司令长官。

此后,上官云相长期在京杭一线与日寇打游击战,在江西期间,他给了日军很大的打击,因其表现很好,所以蒋介石、顾祝同都很欣赏他。

02

上官云相的军事才能虽然不错,但人品德行却不怎么样,而且沾染了许多不良习气。

与众多国民党大员一样,上官云相有三大爱好,一是鸦片,二是女人,三是钱财。

上官云相从何时开始吸食鸦片,已经无从知晓了,只知道他烟瘾很大,喜欢在战斗进行的时候躺在炕上,让一个打扮妖艳的女子为他烤烟泡,供他吸烟提神,他则守着电话指挥战斗。

可以说,如果没有鸦片,上官云相无法完整地指挥完一场战斗,这在当时的国民党军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上官云相还很好色,他在河南商河老家有一个妻子,却又在上海法租界养了一个女人,这两个女人都被他称之为“内人”。

上官云相的家族世代务农,到他父亲这一代,才因为学了些古董瓷器而赚了点小钱,但也只能勉强维持家中七个子女的抚养开销。

为了供上官云相读书,他的父亲不惜变卖家产,而他也很争气,读书时成绩很好,一个姓阎的老师很喜欢他,便将女儿阎淑芝嫁给他。

阎淑芝很贤惠,是上官云相的贵人,在她的帮助和鼓励下,上官云相一举考中保定军校,毕业之后的发展也顺风顺水,直至当上国民党高级将领。

不过,上官云相发达之后,却将原配夫人阎淑芝视如敝履,将其安顿在商河老家,自己则在外勾三搭四、寻花问柳,与众多女子纠缠在一起。

1934年,在一个交际舞会上,上官云相结识了一个叫做易衡的女子。

易衡面容姣好,身材苗条,还擅长交际,很讨男人欢心,上官云相第一次见到她,就被她的美貌深深吸引,于是对她展开疯狂追求,为此不惜花费巨资,还给她写下保证书,保证婚后不会再纳小妾,一心一意只对她好。

在上官云相的蛊惑下,易衡最终嫁给了他,两人还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不过,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个偶然的机会,易衡得知上官云相在河南老家还有个妻子,便感到非常生气,于是吵着闹着要离婚。

为了安抚易衡,上官云相答应只让原配待在老家,对外则只称易衡为妻子,他还在上海法租界买下一栋洋楼供易衡居,环境非常好,而且配备了佣人。

就这么着,易衡才不再提离婚之事,但上官云相依然不满足,经常背着她在外寻花问柳,到处物色美女,把不再纳妾的誓言抛诸脑后。

有一次,上官云相到戏院看戏,看上了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戏子,此戏子年纪虽然小,但长得却十分美丽,而且唱腔很好,很讨人喜欢。

为了得到这个戏子,上官云相利用权势对其进行威逼利诱,逼迫其嫁给自己,不料此事被易衡知道了,易衡气急败坏地跑到军中大闹一场,搞得他十分狼狈。

为了平息此事,上官云相又给了易衡一笔钱财,同时写下了一封荒唐的“纳妾誓约”交给易衡,承诺娶了那位戏子当小妾之后,小妾不得过问家中财产,不得在外单独居住,凡事要听易衡的话,等等。

在上官云相的软磨硬泡下,易衡最终答应他纳妾,他便将那戏子接到家里居住。

但是,喜欢新鲜感的上官云相,很快就对这位戏子感到厌烦了,将其冷落在一边,转而跑到烟花柳巷找女人。

这个戏子也不是吃素了,有一次她跟着上官云相,抓了个现行,跟上官云相大吵大闹是,甚至给顾祝同写了一封举报信,说上官云相贪污军饷、大肆敛财,顾祝同虽自然不会过问,但上官云相却很狼狈,让同僚看了笑话。

后来,上官云相故技重施,给了那位戏子一大笔钱,又写了一份保证书,保证以后不会再去寻花问路了,如果违反,就在他腿上打一枪。

这当然没什么用了,不久上官云相就死灰复燃,那个戏子感到很失望,就回去继续唱戏去了。

为了维持吸食鸦片、养女人及赡养父母、兄弟的开销,上官云相不得不大肆捞钱。

说起来,上官云相还是个大孝子,由于他父亲去世得早,所以家中七子女都是由母亲王氏一人拉扯大的,十分辛苦,他很心疼母亲,自他军校毕业后,就经常给家里写信寄钱。

上官云相还在孙传芳部的时候,有一次他率部驻扎在济南,母亲王氏突然来访,向他哭诉家里人多事杂,开销巨大,妯娌姐妹之间还经常拌嘴。

上官云相得知此事后,便火速带着母亲返回家中,主持了分家,同时表示要承担母亲及几个兄弟姐妹的生活费。

因为这件事,上官云相得了个“孝子”的美名,却也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加之他是个瘾君子,又十分好色,开销就更大了。

此后,上官云相便不断借职务之便大肆捞钱,为了搞钱,他无所不用其极,贩卖武器弹药,贪污军费,甚至克扣军饷。

即便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上官云相也没有忘记搞钱,大发国难财,多次派人潜入沦陷区贩卖粮食和棉花,从中获利颇丰。

因为太过贪钱,上官云相差点退出军界,好在他同学多、人脉广,又懂得巴结上司,这才得以长期担任高官。

03

上官云相虽然在军校的成绩很好,军事才能也不错,但与她的同学顾祝同、叶挺等人相比,他还是差点意思,这跟他的人品和恶习不无关系。

据说,上官云相在军中人品极差,有功则归自己,有过则推给下属。

抗战时期,有一次上官云相奉命伏击日军一个联队,他手下的第七十九师副师长段朗如建议等日军一出现,就马上发起进攻,他却不同意,非要等到日军先头部队过去后再进攻。

事实证明,上官云相的决策是错误的,第七十九师因为出击太晚而遭到日军猛烈反击,结果损失惨重,段朗如被迫带着部队撤退。

事后,上官云相为了推卸责任,便与顾祝同一起诬陷段朗如“畏缩不进,贻误战机”,报蒋介石后将段朗如残忍杀害。

上官云相与顾祝同的关系极好,两人可以说是沆瀣一气,上官云相能够重返国民党军,而且不断得到升迁,顾祝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顾祝同看来,上官云相就是他的得力助手,指哪儿打哪儿,一点都不带犹豫的。

1940年10月,黄桥战役之后,蒋介石打便与顾祝同密谋歼灭皖南地区的新四军。

很快,顾祝同就进行了秘密部署,将上官云相的第32集团军调到皖南宁国,与唐式遵的第23集团军相连接。

为了对付新四军,上官云相可以说是绞尽脑汁,为了让新四军放松警惕,他向老同学叶挺“以政治人格做担保”,在新四军北移的时候,绝对不会发起进攻。

当新四军准备送苏南渡江的时候,顾祝同、上官云相等开始加紧密谋,主持召开了一次秘密军事会议,研究制定了歼灭新四军的计划。

在会上,上官云相拍着胸脯对众人说:

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顾长官调我到皖南来担任这个任务,是因为我部拥有最现代化的装备,各位要绝对保守机密,绝对不许让共军得知我们的计划!

会后,上官云相作为计划的指挥官,在云岭到茂林一带布下了天罗地网,只待新四军进入“口袋”。

1941年1月4日,叶挺、项英率新四军军部、教导团、特务团及三个支队9000余人从云岭出发,第二天抵达茂林地区。

抵达茂林后,叶挺派人给上官云相送了一封信,大致意思是:新四军会按照预定路线路线北移,请上官云相在新四军经过的路线上予以让路,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上官云相收到信后大喜,非但没有让路,还下令手下的第40师师长方日英部占领茂林山道南下出口的各处制高点,严密封锁道路,并修筑防御工事,随时准备作战。

此时,除了第40师之外,顾祝同、上官云相还在丛山环绕、断崖绝壁的茂林及周边地区布置了其他7个师,总兵力达到了8万人之多。

可想而知,只有9000人的新四军一旦落入顾祝同、上官云相布置的陷阱,只能是九死一生了。

04

由于连续下了好几天大雨,所以新四军的行军速度很慢。在章家渡渡口渡河的时候,又因为河水暴涨导致浮桥难以搭建,将士们只能趟水过河。

1月5日下午,新四军抵达茂林以南,因为将士们十分疲惫,所以叶挺下令休整一天。

恰恰就是在这一天时间里,上官云相及时调整了国民党军在星潭方向的部署,堵住了新四军所有的出口。

1月7日,新四军抵达星潭,当即遭到了国民党军第40师的猛烈进攻,皖南事变第一枪打响。

在叶挺的指挥下,新四军夺取了几个山头,但奈何敌众我寡,国民党军又控制着星潭周边的所有制高点,加之道路狭窄,部队无法展开,所以新四军打得很艰苦,几次突围均告失败,人员损失非常大。

很快,新四军指战员就遭到袭击之事,向国民党方面致电进行质问,蒋介石却含糊其辞,说已经让顾祝同去查明真相了。

实际上,蒋介石只给顾祝同、上官云相等人下达了“一网打尽,生擒叶、项”的歹毒密令。

再说上官云相,他得知新四军已经进入伏击圈,便感到非常高兴,一面抽着鸦片,一面给方日英打去电话,说方日英仗打得很好,要求方日英不要放松,一定要将叶挺的主力牢牢拖住,不能让新四军跑了。

1月8日,叶挺见星潭方向无法突围,便改变策略,打算回撤到丕岭以西,从高岭方向进行突围。

然而,当新四军抵达高岭的时候,却遭到了国民党军第79师主力的进攻,无法突围。

叶挺见此路不通,便与项英商议,决定再次改变路线,从茂林方向实施突围,却又遭到了国民党军第144师拦截。

不久,上官云相就下令各部紧缩包围圈,最终将新四军包围在一个叫做石井坑的地方,此时新四军只剩下5000人了。

面对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新四军毫不畏惧,奋起发起反击,几次击退国民党军的进攻。

上官云相得知消息后,为了不让到嘴的“肥肉”丢失,于是向手下将士发出悬赏令:活捉叶挺奖10万元,活捉项英、袁国平,各奖5万元!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国民党军像疯了似的对新四军发起进攻,新四军顽强抵抗,虽然遭受了巨大损失,但成功击退了敌人。

就这样,战场陷入僵持局面,叶挺便下令部队休整一番再进行突围,同时致电党中央,说新四军已经濒临绝境,希望党中央尽快与国民党方面进行交涉。

党中央得电之后,一方面与国民党交涉,要求停止进攻;另一方面,让叶挺尽可能分批突围,可以东进或者北进。

但是,国民党方面根本不予理会,而是再次发起进攻,新四军全体将士奋战数昼夜,至13日黄昏终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

13日晚,叶挺、项英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打散部队,从各个方向进行突围,只要能出去,去哪儿都行,皖中、苏南都可,出去之后继续打游击战,再想办法汇合。

14日凌晨,新四军再次开始突围,经过十几个小时战斗,除了2000人突围出去之外,其余人或牺牲,或被俘,或散落在各处打游击。

叶挺、项英等人率领的一支部队则被包围起来,为了保全干部、将士们的生命,叶挺选择去找老同学上官云相谈判。

叶挺见到上官云相后,指责上官云相背信弃义、不知羞耻,提出要以抗日大局为重,不要自相残杀,上官云相气急败坏,当即将其扣押。

不久,国民党军再次发起进攻,项英、周子昆在突围时遭叛徒杀害,袁国平等一大批干部则在战斗中牺牲,余部或牺牲或被俘。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皖安事变,新四军遭到毁灭性打击,作为元凶的上官云相等人,也成为新四军不共戴天的仇人,陈毅甚至发誓要活剐了上官云相。

05

皖安事变发生后,国民党的暴行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和谴责,我党更是提出了严正交涉,要求严惩顾祝同和上官云相等人,

但蒋介石却进行了冷处理,非但没有处罚任何人,还嘉奖了第三战区,并升任“大功臣”上官云相为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

不过,上官云相看似风光无限,实际上他心里很清楚,自己算是把中共得罪得透透的了,在整个国民党系统内,恐怕都找不出几个人罪过比他大吧!

即便有蒋介石撑腰,上官云相内心还是有些害怕的,所以他加强了资自身安全,并尽量不对皖南事变进行宣传。

1942年,再一次军事会议上,有人提出将皖南事变列入战例材料上报,上官云相认为这么做会坐实他的“罪过”,便坚决反对,还“大义凛然”地说:

这是内战,自相残杀,在抗日战争民族大义上是理屈的,摆不到桌面上的事,哪能列入报告呢?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在即,为了帮助国民党战胜我党,从而消灭潜在危险,他再次对新四军苏浙军区发起猛烈进攻,造成了新四军的极大伤亡,一度深入浙西解放区腹地达百里之多。

解放战争时期,因为遭到排挤,上官云相失去了权势,只能每天抽抽鸦片,看看报纸,就连蒋介石都对他十分冷淡。

1948年,上官云相见势不妙,担心自己留在大陆,迟早会遭到清算,于是通过走私棉花捞了一大笔钱之后,带着妻儿老小从华北逃到上海,第二年又逃去香港,转而去到台湾。

上官云相在台湾居住期间,因为无权无势,没有人保护,又认为自己作恶太多,怕遭到报应,所以选择隐居在高雄市,不与外人来往。

即便如此,上官云相依然时常感到心神不宁,总觉得有人要找他算账。

为了寻求心灵安慰,上官云相于1968年选择出家,法号“古穆和尚”,整日吃斋念佛,为自己消罪祈福,但第二年就去世了,享年74岁。

上官云相在皖南事变中罪恶滔天,没有得到正义的审判,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

0 阅读:11
醉波看过去

醉波看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