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闹市区有座文创园:地标是一座汽车烤串,小清新随拍好去处

敏敏聊汽车 2023-05-16 09:34:39

城市的文创园,既是很多创业型公司的扎堆之处,也凭借开放时尚的规划设计,成为爱好文艺小清新风的年轻人打卡随拍的地方。在湖北武汉硚口区韩家墩街道南泥湾大道118号就有一座江城壹号文创园,它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内部规划有序,楼栋、企业社区、公共园区三方建筑各有特色。行至核心宣传墙区域,看到主题地标,有一座汽车烤串雕塑,加上涂鸦的墙壁,让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青春激扬的年代里。

与多数建在城区的文创园一样,江城壹号的位置,并不僻静。前往打卡,可以乘坐公交,有119路车次在南泥湾大道古田四路站点,下车即到目的地。如果是自驾,要走的线路有点绕,可以先走城市的二环线,在摩尔城处下到墨水湖北路,之后一直向北走到玉龙路,过汉江湾大桥到硚口古田四路与南泥湾大道交汇处即是。当然,城市的交通路网四通八达,走其他市政主干道也能抵达,无非是绕线的长短,效率还不一定低下。

来到江城壹号园区前,沿着古田四路走,进主大门。四周的建筑布局很普通,生活区的民房,街道和垃圾桶,还有公交站点齐全,行人寥寥无几,工作点的上午,这边路上看不到多少行人。看到江城壹号大门前的门岗里,老保安坐着玩手机,懒散开启闸门,继续低头沉浸。透过车窗,看到旁边几栋主体建筑高度有限,窗子和外墙,以红色系主题色为主,也有宣传彩绘、kt板立在一处,成色不新,应该是前一段时间某个地推活动留下的。

停好车出来,迎面展现的小广场前,是一座主题雕塑。雕塑的规模不大,但很高,主体是一辆辆汽车,相互叠加,像烤串一般穿在一起,垂直立在原地。汽车并非实物,但一比一的大小和装饰足以以假乱真,它们扎堆在一起,寓意不言而喻。细看之下,那些汽车的状态非全新,而是呈现出某种自然的金属疲软状态,高耸的落在眼前,也不存在其他的配套,像是工业文明破败的结局。金属是金属,混凝土是混凝土,两者连接在广场前,成为很多游客打卡的第一站。

有意思的是,与笨笨的游客照比较,在此上下班的职工早就见怪不怪。常见的一楼商铺,副食店和超市多,门面不大,但装饰很低调,穿着工装的员工,在此间的几个商铺间来回。饭点时间已到,超市的员工出来到快餐店,快餐店的员工出来到超市,相互提着东西再回去;也有外卖小哥推车过来,匆匆拿走商品,还有送餐过来的小哥,摩托车一溜烟闪过,轻车熟路的感觉就是自在。当然,这边还有大一点的餐厅,装修古朴,看着就是聚会的好地方。

绕行企业社区楼栋到西边,这里紧临生活区的商品房,之间有围墙隔绝。围墙边栽种着植被,小的香樟,更小的盆栽,本以为它们就是主体,谁料到再走几步,前面的围墙成为更加花哨的存在。上面的背景是白色,左右连亘有十几米,中心的主题是一辆超大的拖拉机在街上奔跑,各种点缀的工业配件,还有城市乌泱泱的天空,衬托出淡紫色的主题色。这样的涂鸦在哪里都不常见,印在这座文创园里,感觉是意料之中的事。

从周边的配套看,江城壹号里主楼是一栋裙楼,高度有限,四层,但东西横跨的距离超大,相当于一座小型摩天轮的构造。前面是开放的步梯,斜坡上去,再平移着阳台走动,二三四都是大平层,落地窗和开放的四合院结构,露天和小型的隔断户型,还有灯光和金属护栏搭配。每隔一段阳台,中间还有开放的休息室,这种布局,有点商场的观感,但来回的大门处都有门禁,也有闸门,挂着招牌,是企业聚集地无疑。

从江城壹号里出来,想到2012年的时候小编曾来过一次。那时候看到的园区,面貌与现在完全不同,曾经的几栋主楼,现在变成了商铺,而核心处的裙楼,那时候更加单调,几乎只有三层高度,也是空荡荡的存在。唯一有印象的是一楼里有一间长江流域文博馆的展览,全是落地窗设计,里面空调开得低,需要预约门票参观,游客极为稀少。现在来看,当初寂寥的园区似乎慢慢恢复了正常状态,成为企业社区,这样的转变也在意料之中(喵星人日志原创随笔文字,部分插图未及时标注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络删除)。

0 阅读:4
敏敏聊汽车

敏敏聊汽车

专注汽车知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