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请家里老人带娃,要不要给钱?”话题引起广大网友热烈讨论!
老人带孩子要不要给钱?当然要给!
一、老人带孩子真不容易有的年轻人认为,老人为自己带孩子理所应当。尽管人人都知道,从法律角度来讲,老人没有义务和责任带孙辈。
但若老人对自己不管不问,又会生气。多少婆媳关系因为“带娃”而反目成仇?多少母女关系因为“带娃”陷入僵局?
很多老人不想帮带孙辈,把儿女带大已经够辛苦了,谁晚年不想轻松自在些?
可又不忍心看儿女辛苦,或者出于传统观念,硬着头皮拖着一把老骨头,去帮儿女带娃,心里其实不甘不愿的。
就拿我自己来说,经历了带娃这些年,酸甜苦辣个种滋味一言难尽,我一点都不想让自己孩子再经历。
即使这样,我仍旧下定决心,绝不帮儿女带孩子,而是要多挣些钱,将来请保姆,减轻儿女负担——带孩子,太累人!
二、给钱是感恩老人明事理我邻居老太太,专程从老家赶来带孙子,以便儿子儿媳能正常上班,可儿媳妇没少明暗抱怨:
不下楼把孩子闷着了、老人爱看电视孩子跟着看眼睛都坏了、极少主动买菜了、从不给孙子买东西……
老太太也委屈:
丢下老伴、拖着不硬朗的身体,千里迢迢帮带娃,不被领情倒也罢了,还被抱怨,自己又是农村人,哪有余钱贴补呢?
孙子2岁半,她提出回老家,儿媳不愿意,孩子还没上幼儿园呢!孙子跟你儿子姓,你凭啥不带?
老太太怒走:孙子是跟我儿子姓,我不也撇下老伴,给你带来了两年娃吗?
老太太走后,儿子儿媳把孩子送入早托,每月2千,为此儿媳更加抱怨了:在我们最困难时,你妈居然不帮一把?
全然否定老人的付出,认为老人带娃是天经地义,为啥要给钱?
再说说我表妹,婆婆住家帮她带娃:
让婆婆每周双休,周一到周五下班后立刻回家带孩子,让婆婆去跳广场舞。
每月给婆婆两千多钱支配,而且,都是两口子同时在场时给,说婆婆做饭带孩子太辛苦了,自己有福气才有这么好的婆婆……
婆婆觉得被尊重,也很高兴,钱要么花在孩子身上,要么花在家庭开支上,时不时给儿媳发个微信红包……
单单每周双休,婆婆就成了很多带娃老人羡慕的对象,要知道大多数老人带娃,都是出力不讨好。
有些媳妇酸我表妹,说她有心机,会哄婆婆,我倒觉得,表妹明事理懂得感恩。
“我独自带过半年娃,知道带娃辛苦,婆婆一来,我真的享福,能安心上班,能吃现成饭,还不用做家务……我是真心实意感谢她。”表妹说:
“给钱是应该的,表示我当儿媳的懂得感恩!看似每月给两千,至少1500婆婆还是用在我们小家庭上,说到底还是我占便宜了…”
三、给钱是肯定老人价值不少儿媳看不惯老人带孩子的方式,隔代亲、无原则宠溺、太讲究,我还见过因此对老人大发脾气的儿女。
但他们从不敢说“孩子你别带了!”即使他们不承认,老人帮带孩子的价值还是清清楚楚摆在那里的:
请保姆?放心靠谱又专业的带娃保姆很难请到,其次,普通家庭也未必请得起。
我当地的保姆行情是,月薪3千起,八小时、周六周日、法定节日要休息…只负责孩子吃喝拉撒,不负责大人的吃饭洗衣。
如果单纯的把老人比做“员工”,他们是加班加点、全年几乎无休、有时还倒贴钱和老伴——儿女难道不应该给钱吗?
有的人说“我还给她们养老呢!”拉到吧,为父母养老和养育未成年儿女一样,那是义务,而且是法律内的。
《吐槽大会》里,思文调侃说,婆媳关系难处的根本原因,是彼此都认为自己是甲方。
在带娃这件事上,儿女明明做了甲方,却认为自己是憋屈受欺的乙方。
比起不愉快的儿媳,不开心的女儿更为可怕!
如今姥姥带娃越来越多了,无非是舍不得女儿委屈、担心女儿和婆婆“相处微妙”。
女儿真是不拿自己亲妈当外人啊,随便用随便指责,对妈妈盛气凌人的指手画脚……
前阵子我去幼儿园开期末家长会,到会的多是老人,三五成群的扎堆诉说儿女“恶行”:
回到家就窝在沙发里刷手机……孩子喊她她就喊我……你上班管不了孩子、下班没精力管孩子,你生孩子干啥……孩子一生病就凶我没带好,你带的好你来带呀…
带娃老人的价值,远不止那么一点钱,可如果儿女连点钱都不肯给,还能给予什么?
母爱父爱自上而下,不论父母为你付出多少,你关注的重心始终是自己的孩子——这就是很多老人为什么那么憋屈、却还是帮你带孩子的原因。
珍惜为你带孩子的老人,她们帮你绝不是图钱,但如果你能给钱,她们会很高兴、很自豪、很炫耀。
珍惜为你带孩子的老人,不管你能否给钱,请给他们时间休息,给他们一点关注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