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缂丝凤栖梧桐图团扇 故宫博物院藏
《杖扇新录》载:“近世通用素绢,两面绷之,或泥金、瓷青、湖色,有月圆、腰圆、六角诸式,皆倩名人书画,柄用梅烙、湘妃、棕竹,亦有洋漆、象牙之类,名为团扇。”汉代既以有之,团扇别称为宫扇、纨扇、合欢扇,其中合欢扇来源最有说法:团扇型如月,暗合团圆如月、合欢吉祥之意,故称之为合欢扇。
团扇既可以用作日常扇风之用,也在人一生中最为隆重的场合出现,当象征着明月的团扇与新妇娇羞的容颜相辉映时,婚礼就越发显得美好,令人动容,这种在婚礼上用扇子的礼仪名叫却扇礼。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却扇礼,古时婚俗,新娘出嫁,须得蒙头遮面,其用意有两种:第一是“遮羞”,第二是“避邪”。新娘盖面的东西除盖巾外,还有扇子,在宋之前,用扇子居多。新娘自出阁大礼起,一直把扇子拿在手中,见人即双手张扇,用以遮面。就是拜堂拜客时,也只是低垂扇子,弯腰作揖,一直到全部嘉礼完成,众亲友退出新房为止,新娘才敢大胆地放下扇子。故洞房定情,古语美称为却扇。
“绸绣”《花卉佛手图》红木雕花柄团扇,故宫博物院藏
却扇礼最早出现的源头在晋代,《宋书.乐志》引《古今乐录》中称:“《团郎扇》歌者,晋中书令王珉捉团扇,与嫂婢谢芳姿有爱,情好甚笃。嫂捶挞婢过苦,王珣闻而止之。芳姿素善歌,嫂令歌一曲当赦之。应声歌曰:‘白团扇,辛苦五留连,是郎眼所见。’珉闻,更问之:‘汝歌所遗?’芳姿即改曰:‘白团扇,憔悴非昔容,羞与郎相见。’后人因而歌之。”此事传入民间后便有《团郎扇歌》。明代徐矩明在《事务原始》中指出:“今女子用罗扇遮面,乃其(王珉、谢芳资)遗事。”可见却扇礼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开始流行了。
却扇礼真正盛行之时是在唐朝,唐时,出现“上自皇室,下至士庶,莫不皆然”却扇诗气势。
每一个朝代的文化习俗皆继承于前代,同时又有自己的时代特色,隋唐两代亦是如此,陇西李氏掌握权利后实行的是开明的文化政策,继承、发展了来自南北朝时期的催妆、掩扇、铺帐等习俗,形成了独居特色的却扇诗。
元和六年(公元806年),刚入秘书省的进士陆畅,恰好遇到宪宗皇帝的妹妹云安公主与南川郡王刘昌之子刘士泾的大婚,陆畅作为傧相,奉皇帝之命作《傧相诗六首》,(傧相指的是古代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人。)其中有一首绝美的却扇诗:“宝扇持来入禁宫,本教花下动香风,姮娥需逐彩云降,不可通晓在月中。”整首诗都没提到新娘,却从后面两句诗中烘托了公主惊人的美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代诗人李商隐也曾做过却扇诗,诗名为《代董秀才却扇》:“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春山:指新娘的弯眉。滞上才:使才能出众的新郎诗思迟滞。仅凭这一句诗,就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新娘之美。
却扇之礼不仅流行于中原地区,在敦煌写卷中也留有些许却扇诗:“青春今夜正芳新,红叶开时一朵花,分明宝树从人看,何劳玉扇更来遮。”
唐代文人的却扇诗风清典雅、含蓄慰藉,而民间的却扇诗读之朗朗上口、通俗明快。从宫廷到民间,却扇礼在上层社会的推崇之下,在全社会范围内流行起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说婚礼上的扇子代表的是喜悦、幸福的话,那么夏天过后的扇子代表的就是凄冷、悲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扇子似乎也是这样。扇子有很强的的时令性,当酷暑消散,秋天微凉后,就会被主人收起来,不免让人有悲凉之感。
白绢地绣孔雀漆柄团扇 清宫旧藏
西汉成帝之时,班婕妤因赵飞燕的入宫而失宠,便以团扇自喻作《怨歌行》:“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就算随你出入,常伴你身侧,摇动起来微风徐徐拂面。但也常担心秋来的季节,那时凉风会代替夏天的炎热。用不着的团扇将被抛弃,扔进竹箱,往日的恩情也就半路断绝。
从杜牧《秋夕》中:“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到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再到王建的《宫中调笑》:“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都是如此。后来在诗中出现的团扇、秋扇也往往和这些失宠的女子联系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