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网络,未允侵删)
关注我这个号的姐妹九成需要在孕期注射低分子肝素,关于这个药我们之前也科普过很多次了,但是依然有一些最新研究值得我们引起注意!
01Cell Reports:促进摄食和体重增加
在写这个最新研究之前,我们先要科普一下肝素.
这并不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药物,它本来就是身体中天然存在的抗凝剂,我们所使用的肝素都是以此为蓝本研发而成。
这是由贝勒医学院与华南农业大学的研究者们联合发表在《Cell Reports》杂志上的一篇动物研究。

他们因为发现,小鼠在饥饿状态下,血清肝素水平明显上升,由此开展他们的研究。
研究者们发现,肝素能够激活下丘脑中一种叫做AgRP的神经元,这个神经元是最重要的调节食欲的神经元之一。
我们都知道,胰岛素能抑制调节食欲的AgRP神经元的活性,肝素则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释放AgRP神经元。
肝素通过刺激AgRP神经元和增加AgRP释放来增加食物摄入量,促进实验小鼠食欲大增,导致小鼠体重增加。
这个试验足以说明,肝素水平与营养状态呈负相关,肝素治疗会增加食物摄入量和体重增加。
这个试验虽然是在小鼠中进行的,但依然对人类具有借鉴意义,肝素在人群应用广泛,如果日后被大规模多中心试验中得到验证,价值重大。
02这个研究对我们的启发意义
我们知道孕期超重可引发多种不良妊娠,不仅对孕妈妈有伤害,可造成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子痫前期等;
对胎儿来说更有可能造成先天畸形、神经管发育障碍、巨大儿等,孕期超重还可能造成剖宫产率增加。
孕期超重非常普遍,我们之前科普提到过有官方统计达到47%,也就是两个人中将近有一人会超重。
根据上面的研究,我们注射肝素的孕妈中超重的比例可能比这更高。
所以,我们圈子的姐妹请在注射肝素的同时格外重视体重问题,一定要少食多餐,根据孕前BMI确定孕期总增重目标。

这个表包含最难控制体重的孕中晚期每周的体重增长范围,姐妹们可以按照这个标准执行。
低分子肝素可能加重您控制体重的难度,我们更应该管住嘴、迈开腿,少食多餐,尤其是孕中晚期,七分饱足以。
圈姐怀孕也是使用了低分子肝素,因为我的产科医生对体重控制严苛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孕早期我增重超标,最难控制体重的孕晚期他要求我每周体重不增加。
所以我孕晚期每次产检都提心吊胆,每餐只敢吃七成饱,以保证产检体重合格,但也正是得益于这种严格,我整个孕期体重只增加10公斤。
当然后果就是,每天看着可口的饭菜只能吃一点点,每天变着花样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03骨质疏松也是容易忽视的副作用
我们在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时候,过敏、疼痛、淤青是比较容易被发现的副作用,但是低分子肝素造成的骨量流失最容易被忽视。
低分子肝素是抗血栓治疗的一线药物,在临床中并未观察到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而导致的骨质疏松。
但是在动物试验中,却发现低分子肝素可以导致动物骨量减少。
肝素引起的骨质疏松常发生在脊柱和肋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加骨胶原溶解、使甲状腺功能亢进而加速骨吸收、抑制骨形成等有关。
低分子肝素引起骨质疏松的风险低于普通肝素。
所以,我们在使用低分子肝素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补钙。
在选择补钙产品的时候请一定要注意科学,不要随着广告走,更不要被各类响亮的补钙商品名称所惑。
钙进入人体首先要进入血液,再形成含钙细胞,之后再通过复杂的变化过程穿透骨头最外面的硬层,才能沉积到骨质中。
目前人体对补钙产品中钙的吸收率仅在30%左右,不存在所谓的“95%”的吸收率。
钙产品并非越贵越好,应根据自身需要选用,尽量选择含有维生素D的钙剂,促进吸收。
不同钙制剂适宜人群也不同:
碳酸钙含净钙量高,吸收率高,是传统补钙制剂,但它并不适合胃酸缺乏者;磷酸钙含磷高,不适合慢性肾功能不全者。

低分子肝素我们圈子每个人使用频率都非常高,任何关于这个药的研究都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不管它是否已经进入人体实验,我们都需要多加小心,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哪怕最后虚惊一场都比引起不良后果要好,您说呢?
郑重声明
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作为资讯分享,本账号不做任何形式的营销推广,文章观点不能直接用作医疗诊断或健康干预建议。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前,请与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沟通。
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公众号
永远在意真实数据和文献论证
抱娃路上,我愿意陪你一起走过最无助的岁月
——THE END——
参考文献
Heparin Increases Food Intake through AgRP Neurons. Cell Rep. 2017 Sep 5;20(10):2455-2467. doi: 10.1016/j.celrep.2017.08.049. PMID: 28877477; PMCID: PMC63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