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看不上张昭?投降派,也没什么功勋,竟然能与周瑜并列
其实演义黑了张昭。说张昭投降,实际是孙策遗言,告诉张昭可缓步西归。有次孙权与张昭争吵,孙权拔了刀,可张昭就看着他,最后孙权扔下刀叹气。孙权喜欢喝大酒,张昭和顾雍这两位他不叫,张昭不喝酒,顾雍在孙权喝酒时面无表情,孙权看着不舒服。
张昭代表的是江东旧士族的势力。孙策刚死孙权继位,需要借助旧士族乡绅的力量,所以对张昭委以重用。所以张昭才是投降派,换了谁当主公都行只要不伤害他的势力就行。后来孙权地位稳固,必然要清算旧士族力量,不然新贵族起不来,孙权地位就不稳固。
门阀世族在乎的是本家的安稳和传承,孙家没来之前人家就是名门望族,换成曹刘一样,谁来了都要倚重拉拢他们,他们跟孙权很大程度是合作关系,孙权为了把他们绑在自己的船上才给各种官职重用,就那么回事吧
真的不知道孙策是怎么想的,临终前嘱咐孙权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事实证明,外事不决问周瑜是正确的,而内事不决问张昭就大有问题,无论是赤壁之战还是彜陵之战,张昭就是坚定的主和派,也就是投降派,每次的结果都是啪啪打脸
讲得有道理。张昭的稳定作用是挺大的,可能相当于刘邦手下的萧何吧。还有一个吴国的大臣被演义黑得厉害,就是鲁肃。他其实与周瑜、吕蒙、陆逊等对东吴的贡献是同等的。但演义小说为了让他反衬出周瑜、诸葛亮的智慧,把鲁肃渲染成了一个鲁钝木讷、类似戏曲中丑角那样的人物,这肯定是不符合历史真实的。
张昭是世家大族,有家族的考量,对于孙权他在赤壁之战确实是实打实的投降派,应该包括大部分文臣,毕竟孙家在东吴算不上贤明。孙权也记恨了一辈子。但是赤壁之战之后,张昭也尽到大臣的责任了,也算东吴名臣之一,排位靠前。